故事:嫁到美國,她後悔了,3個月後"逃"回國

鄰居溫大媽的女兒阿姍在網上徵婚,意外認識了一個美國人。

阿珊在大學讀書學的是英語,因此她的英語不錯,和美國人的交流很順暢,沒有什麼語言障礙。兩人時不時地互相寫寫E-mail,打打網絡電話,或者視頻聊天,很快就熟悉起來。

美國人名叫傑克,猶太裔,年齡大約39歲,離異沒有孩子。和阿姍熟悉之後,他又陸續發過來一些照片和視頻。在這些照片和視頻上,他開的是豪車,住的是別墅,別墅裡還有四季不敗的花圃和恆溫的泳池。阿姍就這麼"戀"上了他。

故事:嫁到美國,她後悔了,3個月後

大家很快都知道了阿姍要嫁到美國去。在院子裡,溫大媽喜滋滋地把打印出來的照片拿給大家看。鄰居們不好撂她的面子,便都恭維著她:

"溫大媽,你真有福氣,找到個有錢的洋女婿!"

"溫大媽,你以後出國去享福了可不能把我們給忘了。"

聽了鄰居們的話,溫大媽更開心了。

和傑克在網上交往大半年後,阿姍辦了一張簽證,飛去了美國。

到了美國後不久,阿姍那邊就傳來了結婚的喜訊。她和傑克在感恩節那天舉行了婚禮。婚禮是在一艘遊輪上舉行的。地面上鋪著紅毯,桌面上鋪滿了紅玫瑰,還有香檳美酒,三層大蛋糕,看著羨煞旁人。

雖然參加婚禮的客人似乎沒有幾個——阿姍獨在異國,客人都是男方家的親戚,婚禮規模極小,不過看上去也還體面。

阿姍換了兩次禮服,一件是白色的西式曳地長裙,綴滿珍珠和寶石;一件是大紅色的中國旗袍。

國內的我們,在溫大媽那裡看見阿姍婚禮的視頻和照片,都為她找到了幸福而感到高興。

故事:嫁到美國,她後悔了,3個月後

可是,婚禮後剛三個月,阿姍就獨自拖著行李箱回國了。溫大媽的臉色很不好看,我們雖然詫異,卻誰也不好多問什麼。直到又過了一段時間,才逐漸得知真相。

美國人傑克是一家公司的高管,雖然收入還不錯,卻並不是什麼富豪,住的別墅是租來的,每個月都要交租金。開的豪車也是買的二手車,而且在美國買車的費用並不貴。

阿姍在美國沒有工作,她沒有綠卡,也無法出去找工作。她每天待在家裡,除了家務就是做飯。由於文化差異,她在美國生活得並不習慣,再加上遠離親人,沒有朋友,日子過得既寂寞又無聊。

婚後不久,阿姍和傑克就為家中的錢財開支發生爭吵。阿姍離開中國時兌換過一些美元。到了美國後,她帶去的不多的美元很快就用完了。她原本以為,和傑克結婚後,可以依靠傑克,不用擔心沒錢用。

可是,她並沒有想到,傑克對家中的開支很有計劃。每週,他只把家中消費需要用的錢支給阿姍,這些錢也就剛好夠阿姍用來採購家中每天需要的食物水果蔬菜以及其他日用消耗品。傑克不會給阿姍更多的錢。有時,阿姍想買點自己喜歡的東西卻苦於囊中羞澀。

雖然嫁給了美國人,住著體面的房子,可是阿姍卻感覺到自己的日子過得窘迫無比,一天,她終於委婉地向傑克提出想有一張他的信用卡。

"我不會給你信用卡,你現在也不需要用信用卡。"傑克斷然拒絕。

故事:嫁到美國,她後悔了,3個月後

阿姍不會開車。可是在美國,去超市距離有些遠,到鎮上的醫院看看病也不近,不管上哪兒都需要以車代步,阿姍不得不學開車。只是,當她想讓傑克陪著練練車時,傑克都很不耐煩,對她的態度很粗暴,有幾次還衝她破口大罵。

阿姍真切地感受到,這份在國內親友們眼裡顯得"高、大、上"的異國婚姻,對於她不過就是一塊無味的雞肋。她想家,想念遠在中國的親人和朋友。好在阿姍不是一個優柔寡斷的人,她迅速決定止損,果斷拋棄這塊"雞肋"。

於是,阿姍揹著傑克,開始悄無聲息地收拾行李,並把收拾好的行李箱藏了起來。然後,她又瞞著傑克訂了一張回國的機票。

很快就到了要離開的那天。早晨,阿姍精心地給傑克做了一頓中式早餐。傑克吃完早餐後,阿姍目送著他離開家去公司上班。

隨後,阿姍穿戴好,給傑克留下了一張字條後,帶著行李,離開了傑克的別墅。她坐著提前約好的計程車前往機場,登上了回國的飛機。

一年後,阿姍的美國丈夫傑克通過律師寄來了離婚函讓阿姍簽字。阿姍與傑克討價還價之後,傑克賠償了阿姍10萬美元,阿姍在離婚協議上籤了字。

阿姍用傑克賠給她的錢,首付買了一套小房子,又買了一輛車,風風光光地開起來。阿姍的生活回到了正常的軌道上,心情好,日光也正好。

故事:嫁到美國,她後悔了,3個月後

異國婚姻,既有機遇也有風險。嫁到美國,如果遇著"對"的人,可能會一步登天;但是遇著了"錯"的人,那可能就是落草的鳳凰不如雞。

曾經有一些女孩,以為美國是夢裡的天堂,為了得到那張綠卡,不惜遠嫁重洋。然而在異國的土地上,卻不是每一個遠嫁的女子都能夠如期迎來幸福。有的人幸運地抓住了幸福,但是也有的人遇見的只是苦難,墮入了不幸的深淵。

一個女人能否得遇良人,婚姻能否幸福,並不取決於國籍,亦非取決於身份,而在於那個男人的心。他的心裡是否有你,他是否在意你,願意珍惜你,想要一生對你好。如果他是,他才值得你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