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表面發白,是霜黴還是白粉?易混淆病蟲害超詳細圖解來了

葡萄表面發白,是霜黴還是白粉?易混淆病蟲害超詳細圖解來了

Part.1灰黴病 VS 穗軸褐枯病

葡萄表面發白,是霜黴還是白粉?易混淆病蟲害超詳細圖解來了

灰黴病:上穗後,花會乾枯脫落,溼度大時生有灰色黴層,之後轉移侵染果梗、穗軸,病部由褐轉黑。

葡萄表面發白,是霜黴還是白粉?易混淆病蟲害超詳細圖解來了

穗軸褐枯病:果梗或是穗軸發病重,初期褐色水浸斑,嚴重時乾枯失水,花器也會枯萎脫落。

相似點

①發病時期接近,在花期有侵染高峰;②均有黑梗、枯花等病症

不同點

主要是率先感病部位不同,灰黴病先侵染花器,再發展至果梗、穗軸,而穗軸褐枯病多直接在果梗、穗軸發病。

當然,田間的情況往往會複雜一些,一般是在灰黴之後,併發穗軸褐枯病,這是因為灰黴病發生後,病斑處會有外滲物而誘發穗軸褐枯病。

防治方法

灰黴病:注意園區的控溼排水;開花前重點防,藥劑可選擇啶酰菌胺、氟唑菌胺、嘧黴胺、腐黴利、咯菌腈等;對於已發病的葉片、花序等徹底剪除,帶離後銷燬。

穗軸褐枯病:花前可用嘧菌酯、代森錳鋅、吡唑醚菌酯預防,發病初期用苯醚甲環唑、氟硅唑、戊唑·異菌脲等。

Part.2綠盲蝽(幼果) VS 黑痘病(幼果)

葡萄表面發白,是霜黴還是白粉?易混淆病蟲害超詳細圖解來了

綠盲蝽:幼果受到刺吸危害後,幼果會發黑壞死,嚴重時枯萎、脫落。

葡萄表面發白,是霜黴還是白粉?易混淆病蟲害超詳細圖解來了

黑痘病:黑褐色斑點在果面隨機分佈,斑點大小存在差異,嚴重時連成一大片,形成僵果。

葡萄表面發白,是霜黴還是白粉?易混淆病蟲害超詳細圖解來了

若是前期發病不太嚴重的,隨著膨果期的到來會出現典型的“鳥眼”斑。

相似點

①均會引起幼果發黑;②黑斑在果面上一般沒有固定規律

不同點

①黑痘病的病斑可連接成片,綠盲蝽的則相對獨立;②仔細觀察,黑痘病病斑是略微向下凹陷的,綠盲蝽的病部是有點突出的。

防治方法

綠盲蝽:做好冬春清園,葡萄萌芽展葉、花前花後及時用藥防治,藥劑可選擇噻蟲嗪、烯啶蟲胺、聯苯菊酯、吡蟲啉等。

黑痘病:掌握在葡萄展葉、花果期時,及時用藥防控,可選擇苯醚甲環唑、戊唑醇、嘧菌酯、代森錳鋅等。

Part.3 霜黴病 VS 白粉病

葡萄表面發白,是霜黴還是白粉?易混淆病蟲害超詳細圖解來了

霜黴病:在幼果期時可見白色黴狀物,而後皺縮脫落。

葡萄表面發白,是霜黴還是白粉?易混淆病蟲害超詳細圖解來了

若是在膨果後受到侵染,一般不會形成黴層,表現為褐色軟腐狀。

葡萄表面發白,是霜黴還是白粉?易混淆病蟲害超詳細圖解來了

白粉病:前期果實感病時,幼果停止生長,病斑上附有白色粉狀物,後期感病時,除有白色粉狀物外還易引起裂果。

相同點

幼果期發病均有白色物質附著

不同點

①一個是白色粉狀物,一個是白色黴層;②膨果後,霜黴病不產生黴層。

防治方法

霜黴病:保護性藥劑如銅製劑、代森錳鋅、吡唑醚菌酯等;治療性藥劑可選擇霜黴威、烯酰嗎啉、氟噻唑吡乙酮、氟吡菌胺、氯溴異氰尿酸等。

白粉病:藥劑可選擇氟硅唑、烯唑醇、露娜森、醚菌酯、肟菌酯、苯醚甲環唑、腈菌唑、丙環唑等。

Part.4潰瘍病 VS 白腐病 VS 水罐子病

葡萄表面發白,是霜黴還是白粉?易混淆病蟲害超詳細圖解來了

潰瘍病:果梗乾枯發病,果粒易落。

葡萄表面發白,是霜黴還是白粉?易混淆病蟲害超詳細圖解來了

白腐病:果梗枯萎皺縮,果粒的基部出現灰褐色軟腐易落,部分發病早的果粒會失水乾枯,形成僵果,不脫落。

葡萄表面發白,是霜黴還是白粉?易混淆病蟲害超詳細圖解來了

水罐子病:果實轉色不良,發軟易落,皮肉易分離。

相同點

①發病時期接近,均在轉色至成熟期;②果實發軟、脫落嚴重

不同點

①考量果柄,可區分出水罐子與潰瘍、白腐病,前者果梗基本沒有症狀,後兩者會枯梗。

②考量果實,可區分出潰瘍病與白腐病,前者除去掉粒,無其他明顯症狀,而後者伴有失水、凹陷、腐壞等症狀。

防治方法

潰瘍病:有效藥劑包括腐黴利、苯甲·嘧菌酯、戊唑醇、嘧黴胺、異菌脲、啶酰菌胺、咯菌腈、抑黴唑等,對於已發病的先藥控,再修穗,再補噴一次藥劑,可配上紅庫等優質葉面肥,效果更佳。

白腐病:主要還是前期的預防,套袋前吡唑醚菌酯+咯菌腈+蓋世美葉面肥、摘袋後苯醚甲環唑+丙環唑、轉色期發現白腐病可打苯醚甲環唑+嘧菌酯等控制。

水罐子病:屬生理病害,一般是由於肥水不足、掛果過多、樹體早衰等情況所致,需做好肥水管理,後期控氮增磷鉀。對於已發病的要及時剪除發軟的果粒,並勤噴紅庫葉面肥,儘可能保住其他的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