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自由》:诙谐背后,隐藏着成长中个体化与社会化的矛盾之争

《轻松自由》是2014年上映的一部法国片。电影的导演和编剧是同一个人,叫本杰明·格德杰,在影片上映的2014年,他刚满25岁。也许是同龄人的缘故,本杰明对当下年轻人的“废柴”心态展现的真实生动、诙谐有趣。豆瓣电影评分8.3分。

《轻松自由》:诙谐背后,隐藏着成长中个体化与社会化的矛盾之争

影片讲述了29岁的“废柴青年”塞巴斯蒂安,他胸无大志,对工作没有兴趣,最喜欢的事就是:躺下。在与两个朋友的相处中,塞巴斯蒂安经历了周遭的质疑与指责后,内心从开始的满足到茫然再到恐惧,并最终开始审视自己的生活,从理想踏入现实,找到了内心真正追求的生活目标和人生意义。

主人公塞巴斯蒂安「享受无聊」的生活对于现实的我们充满诱惑与共鸣。在豆瓣上,有网友评论说“看了这部电影就像捡了钱一样高兴”、“看见塞巴斯蒂安,就像看到另一个自己”。生活中的我们也往往以这样的调侃来表达真实的渴望:

  • 每个月总有那么30几天不想上班;
  • 我的梦想就是每天睡觉睡到自然醒;
  • 上班就是在浪费时间与青春;
  • ......

塞巴斯蒂安把很多人渴望但无法实现的“无所事事”作为自己坚持的生活方式,但他还是免受不了受到“社会自我”的约束,最终走向了社会化的一面。这部影片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种启发:我们真的能以极端满足自我和真正表现自我的方式来生活吗?如果不能,我们该以怎样的方式进行社会化,才不至于在现实生活中失去自我,活的压抑与痛苦?

本文将围绕着主人公塞巴斯蒂安从开始坚持虚妄的“理想自我”,到被周围人影响进入“社会自我”,最后忠于内心寻找到“真实自我”的过程,来探讨在坚持自我与社会妥协中,我们该如何在社会中找寻到属于自我的价值和积极的人生意义;最后,我将结合影片中的主人公“四次逆行”,来谈一谈象征手法对影片主题表达上的意义。

一、“理想自我”阶段:

按照自己的意愿过一生看似是一种幸福,实际上会导致孤独的产生,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理想主义

电影的主人公塞巴斯蒂安是一个拥有2个博士学位、3个硕士学位,3个学士学位的学霸级人物,按理来说,毕业后他应该能获取一份光鲜亮丽的工作。但塞巴斯蒂安有个独特的三观:他认为现实是无聊的。他不喜欢工作,对成功不感兴趣,他的志向是躺在床上,做一个平和舒展的人。所以,毕业后的塞巴斯蒂安每天睡觉、跳舞、读书,就是不去找工作。

《轻松自由》:诙谐背后,隐藏着成长中个体化与社会化的矛盾之争

相信看到塞巴斯蒂安的志向,很多年轻人都有共鸣,毕竟这样无所事事的生活几乎是很多人的憧憬。不在乎外界的反映,按照自己的意愿过一生的确是每个人的期望。这其实是一种极端的个人主义。

德国心理治疗师弗里茨·珀尔斯在《格式塔的祈祷者》的书中提到极端个人主义:

“我做我的事,你做你的事,我的生活不必符合你的期望。你的生活也不必符合我的期望。”

听上去特别符合现在我们的价值观。但是,我们需要回答这样的问题:我真的能不在乎外界的评判、社会的压力,以极端满足自我和真正表现自我的方式来生活吗?

塞巴斯蒂安在表达出自己的志向后,被父母认为是逃避现实。妈妈把他推出家让他自己去租房,希望帮助他走入社会。然而塞巴斯蒂安并没有像父母期望的那样,反而申请到了社会低保来支付房租,继续“无所事事”。对于塞巴斯蒂安的这种“与众不同”,合租的两个室友由最初的理解到最后的抱怨,最后也选择离开。塞巴斯蒂安这才觉得,

他所坚持的“个体化”将自己孤立了起来

当塞巴斯蒂安把自己置于一个“特别”的存在,脱离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那他就会陷入孤独与无助。我们是社会性动物,拥有归属的基本需求。而我们强烈的感觉到孤独时,就会渴望与人们建立一种关系,感受到自我的存在感。所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过一生是一种理想主义状态,只能存在于我们的臆想中而无法实现的。

二、“社会自我”阶段:

放弃自我进入社会自我看似是融入,但却会导致人生目标的丧失,带来迷茫和痛苦

塞巴斯蒂安被父母从家里赶了出去后被女同学安娜邀请做了室友,和另一位室友布鲁诺,3人一起合租住在一起。在这里,塞巴斯蒂安坚持虚妄的“理想自我”虽然获得了其他两个人的理解,但他“不想工作”的志向还是受到了接二连三的质疑与打击:

  • 同学的指责:

安娜和塞巴斯蒂安共同的大学同学来聚会,当大家得知塞巴斯蒂安不想工作时时,纷纷指责他,“你想让那些在工作的人们来资助你的假期,这并不公平”、“你这样的人就是社会毒瘤”等等。

  • 路人的愤怒:

塞巴斯蒂安每天在公园里看书,却被一个路过的女人以“打扰自己的生活”为由指责了起来。这个女人认为塞巴斯蒂安什么也不干的悠闲行为,让她们这些整天上班忙工作下班忙孩子的人无法接受,最后,塞巴斯蒂安被警察开了罚单。

《轻松自由》:诙谐背后,隐藏着成长中个体化与社会化的矛盾之争

经过这一系列的打击与压力,塞巴斯蒂安的心态由坚持的“理想自我”开始发生动摇,他找了一份工作。

美国精神分析社会学奠基人之一的埃里希·佛洛姆,在他的《逃避自由》一书中提出:机械趋同的概念。

“机械趋同:就是一个人因为自由而感到孤独,为了克服这种孤独,他就把自己变得和其他大多数人一样。一样的着装、一样的品位、一样的看法,甚至连梦想都是一样的。通过这种做法,个人就融入了环境,他放弃了个性,成为一个机器人,和周围其他的几百万机器人一模一样,也就不必觉得孤独和焦虑了。但他的代价是昂贵的,那就是失去了自我。”

塞巴斯蒂安选择这份工作就是选择了机械趋同,他对这份工作没有丝毫责任感,工作对他而言只是耗时间而已。这只是他不想再被旁人当成异类的挡箭牌。

室友布鲁诺的志向是当一名体育新闻解说员。但他却畏难并不去尝试,而是选择了其他违背内心的职业。

塞巴斯蒂安和布鲁诺一样,为了获得别人认可,放弃个性选择机械趋同,在这种“社会自我”阶段,他们却并无价值感而言,愈发感到迷茫与不安。

三、“真实自我”的实现:

在融入社会的过程中,坚持内心的自己,达到个体化与社会化的平衡,才能找到生活的意义,达到真实的幸福

武志红老师在他的《自我的诞生》中提到:

“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社会化和个体化是一对经典的矛盾。社会化,是个体融入社会的过程;个体化,是成为自己的过程。”

室友安娜是一个目标很明确的姑娘。她想过着不错的生活,干着喜欢的工作,生活的快乐。所以她积极的融入社会,选择去喜欢的公司去实习。她的梦想是游遍全世界,当现实不允许时,她就用抢镜的方式出现在各国游客的照片中。安娜试图在坚持自我与社会妥协中间的寻找到平衡点。

《轻松自由》:诙谐背后,隐藏着成长中个体化与社会化的矛盾之争

而塞巴斯蒂安的第一份工作并没有给到他工作的兴趣和快乐感,所以他选择继续窝在了家里。安娜告诉他:你是在逃避,在恐惧。你说自己喜欢做梦,悠闲度日都是谎言,那不是真正的快乐。这时的塞巴斯蒂安才真正的意识到:他从来没有考虑过什么是幸福的感觉。

最终,塞巴斯蒂安战胜恐惧踏入了现实,他选择了一份与自己的爱好关系密切的工作,卖床垫。这时他的“社会自我”开始向“真实的自我”靠近。在影片的最后,塞巴斯蒂安已经在事业上获得了成功。在妻子的支持下,他做成了自己生命中最想做的工作——家庭主夫,做到了自我坚持与社会妥协的最佳平衡点

《轻松自由》:诙谐背后,隐藏着成长中个体化与社会化的矛盾之争

坚持独特性和社会认同不是非黑即白的,相反,我们有维护自己与众不同的需要,也有的获取社会认同的需要,只有平衡两者的关系,我们才能在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中,实现真实的自我。

四、「4次逆行」的画面隐喻了主人公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变化

在电影中塞巴斯蒂安有4次个人逆行穿过人群的画面,这4个画面隐喻了主人公逐步将自我坚持与社会妥协达成平衡的过程。

《轻松自由》:诙谐背后,隐藏着成长中个体化与社会化的矛盾之争

第一次,塞巴斯蒂安穿着黄色卫衣,穿过迎面匆匆走来的城市人群。开始,他被城市人群代表的社会化吓到,但很快他便镇定下来依然坚定前行,隐喻了他当时打算坚持自己的「理想自我」

第二次,塞巴斯蒂安为了拿到低保,换上了红色卫衣出门去邮寄点寄伪造拒绝信,他同样逆行穿过的人群。不同的是,这组镜头直接运用了俯拍,全面显示出主人公急匆匆,毫不犹豫的穿过人群,隐喻塞巴斯蒂安已经坚定按照自己的志向生活的想法

第三次, 塞巴斯蒂安成功申请到了社会低保,他终于解决了生计问题,可以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这里同样使用了俯拍镜头,一把小红伞,暗喻着他有了低保这把“保护伞”,但同样他也即将迎来更大的社会化挑战。

第四次,塞巴斯蒂安这时的生活已经完全发生了改变,他已经成功的融入社会,遇到了爱人,有了孩子,而他也过上了在家相夫教子梦想生活。当他带着妻子一同穿过迎面而来的人群,走到中间,方向相反的人群突然转向,和他们同向前行,

隐喻着塞巴斯蒂安终于在坚持自我和社会认同中找到了最好的平衡,在融入社会的过程中实现了自我。

五、这部影片带给我们的现实意义:

1、战胜恐惧的唯一办法就直面恐惧,尝试去解决问题而不是后退躲藏

从塞巴斯蒂安的成长经历来看,我们不难看出,作为学霸的他在学生阶段是非常成功的。这也造成他害怕失败而不敢跨入人生的另外一个阶段。塞巴斯蒂安用逃避的方式一直催眠自己不喜欢工作,只喜欢做梦。只有坚信这一点,他就不用去找工作,可以避免失败。

当安娜的抱怨戳破了他的谎言,他像个小孩子一样跑回家问妈妈:如果我摔了你会接住我吗?这其实就间接的表明塞巴斯蒂安对踏入另一段人生的恐惧。

当他成功的战胜恐惧,非常镇定的尝试着德语稳住了一头狗熊时,他终于尝试着去面对人生的恐惧,找到了跟自己爱好匹配的工作,进入了新的生活。

塞巴斯蒂安面对踏入社会的恐惧,从选择逃避到直面恐惧,开启了人生的另一段可能性。在面对未知的旅程时,恐惧是我们的本能。 但当我们感到恐惧而躲起来,停下来的时候,世界就会变得越来越小。我们只有尝试着去解决问题,勇敢面对,才能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2、寻找生活中的乐趣,有让自己快乐起来的能力

低保申领处的政府工作人员理查德是一位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普通的长相,普通的生活,普通的工作。在他自我介绍时,语气低沉,面容苦涩,他就像我们生活中的某位朋友、同事一样,习惯了生活中的琐碎,人生早就失去了激情,过的浑浑噩噩,一潭死水。但塞巴斯蒂安的出现让理查德的生活鲜活起来,他读了他送的书,他开始跳起了舞,他的人生变的有趣起来,在他的脸上,我们重新看到了生活的乐趣。最后,理查德还在塞巴斯蒂安的影响下开了一家他自己的烤饼屋 ,实现了他一直以来的梦想。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因为工作生活的繁杂事不满意、不顺心。时间久了,我们逐渐丧失了生活的快乐,每天按部就班的生活着,无惊喜也不感动。只有主动去寻找生活中的小乐趣,发现人生中的小感动,我们的生活才能脱离死水状态,重新鲜活起来。

写在最后:

《轻松自由》这部电影用一种法式幽默的口吻,探讨了人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遭遇的自我个体化和必然社会化之间的矛盾,展示了年轻人初入社会的迷茫、自我、困惑,并给我们指出了一个人最好的社会化,就是在不失自我的前提下,对社会有基本的适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