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奔赴中國海拔最高的大學支教,新冠肺炎研究成果引發國際同行高度關注!

"我現在正在中國海拔最高的大學——西藏大學,希望各位畢業生不忘初心、砥礪前行,衷心祝願你們前程似錦!"今年6月,

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醫學遺傳學教研室李楓教授向學院畢業生髮了一段畢業祝福視頻,視頻裡的西藏風景宜人。從珞珈山下到青藏高原,李楓有一段特殊而又寶貴的經歷。

他奔赴中國海拔最高的大學支教,新冠肺炎研究成果引發國際同行高度關注!

2019年12月19日,當得知西藏大學醫學院急需醫學遺傳學專業的援藏教師時,李楓毫不猶豫地接受組織的安排,準備在今年5月中旬赴西藏大學開展援藏支教工作。

然而,未及動身,疫情先至。雖然無法在一線抗疫,但他不忘初心,以飽滿的工作熱情投入到科研工作中,開展疫情相關科研攻關,同時密切關注西藏的動態,認真備課,隨時待命援藏。

他奔赴中國海拔最高的大學支教,新冠肺炎研究成果引發國際同行高度關注!

作為一名科研人員,他非常關注新冠肺炎的病毒檢測和治療研究。雖然基於咽拭子樣本的病毒RNA檢測技術已經十分成熟,但是新冠肺炎患者的血清中是否存在病毒,以及血清樣本中的病毒量是否與患者疾病嚴重程度存在關聯,這些問題尚不清楚。

為了闡明這些科學問題,李楓與中部戰區醫院檢驗科合作,對該醫院42個新冠肺炎患者的血清SARS-CoV-2載量進行了檢測,並將檢測結果與疾病嚴重程度、炎症因子水平和其它生化指標進行了關聯分析。研究發現,新冠肺炎病毒RNA血癥存在於危重病人中,並且和炎症因子IL-6的水平密切關聯,表明新冠肺炎危重病人血清中的病毒載量和炎症因子風暴存在密切關聯,揭示COVID-19危重病人抗病毒與抗炎症因子風暴聯合治療的重要性。相關研究結果呈現在"Detectable Serum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Viral Load (RNAemia) Is Closely Correlated With Drastically Elevated Interleukin 6 Level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With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這一研究論文中,論文於4月被傳染病領域的主流期刊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雜誌接收發表,李楓是該研究論文的通訊作者。

他奔赴中國海拔最高的大學支教,新冠肺炎研究成果引發國際同行高度關注!

研究論文正式發表之後迅速引起了國際同行的高度關注,Altmetric評分曾達到92分,在發表後的3個月裡一直是Altmetric Top 5%的熱點研究成果。論文被引用30餘次,包括髮表在Critical Care Medicine的成人重症新冠肺炎治療指南也進行了引用。

他奔赴中國海拔最高的大學支教,新冠肺炎研究成果引發國際同行高度關注!

五月初,在全國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後,李楓接到西藏大學關於進藏開展教學的通知。受疫情影響,課程開課時間有所推遲,一學期留給《醫學遺傳學》這門課程的教學時間十分有限。

為了高效完成援藏教學任務,一到拉薩,李楓來不及對高原環境進行更充分的適應,便立即全面開展教學工作。

在西藏,上課學生共有192人,由於人數較多,為了配合疫情防控,教學採用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每週需授課4到5次。學生中約有一半為少數民族學生(其中絕大多為藏族),考慮到學生的基礎可能稍有薄弱,擔心授課內容太難導致學生對課程失去興趣和信心,李楓精心準備了大量遺傳病例,激發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同時將基本知識融入到病例中,幫助同學們更好地理解相關知識。課後,他還會第一時間與同學們進行線上交流,瞭解同學們對學習內容的掌握情況,靈活調整講課的進度。

7月14日,經過一個多月的高強度工作,李楓順利完成了援藏支教任務,包括《醫學遺傳學》課程的日常教學、期末考試出題和閱卷等。在教學之餘,他積極和西藏大學醫學院的同行進行學術交流,建立了良好的關係。回到武漢後,他又立即回到了實驗室,一心撲到了科研工作中。

他奔赴中國海拔最高的大學支教,新冠肺炎研究成果引發國際同行高度關注!

"西藏很美,西藏大學很漂亮!此次援藏經歷讓我收穫良多,今後我將繼續做好教學和科研工作。如果國家和學校有需要,我會毫不猶豫再次出發!"李楓感慨道。

關注"武漢大學招生辦公室"頭條號,獲取更多精彩資訊!

本文素材來自: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官網

圖片來源於: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官網、官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