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風車業務市場份額達66.5% 嘀嗒出行正式赴港IPO

順風車業務市場份額達66.5% 嘀嗒出行正式赴港IPO

經濟觀察網 記者 童鋒亮 北京時間10月8日晚間,嘀嗒出行正式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說明書,若進展順利其或將成為“中國共享出行第一股”。

相關信息顯示,嘀嗒出行成立於2014年,前身為專注私人小客車合乘、車主和乘客順路搭乘的“嘀嗒拼車”。2018年,嘀嗒拼車品牌升級為嘀嗒出行,目前業務主要有順風車與出租車兩大板塊。

根據嘀嗒出行遞交的招股說明書顯示,若按2019年順風車搭乘次數計算,目前嘀嗒出行佔據了66.5%的市場份額,為中國最大順風車出行平臺。截至 2020年6月30日,嘀嗒出行在全國366個城市提供順風車平臺,擁有約1920萬名註冊私家車主。在出租車業務上,同樣按照2019年搭乘數算,嘀嗒出行出租車業務在出行平臺中排名第二。截至2020年6月30日,嘀嗒出行已在86個城市提供了出租車網約服務,並與17個城市的市級或區級出租車協會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係。

在收益模式上,目前,嘀嗒出行的順風車業務主要為向在嘀嗒出行平臺提供順風車搭乘的私家車主收取服務費;而在出租車業務上,嘀嗒出行於2019 年8月開始向出租車司機收取服務費,同時其也從廣告及其他服務中產生收益。

在主要財務數據方面,嘀嗒出行招股說明書顯示,自2017年-2019年嘀嗒出行收益分別為0.49億元、1.18億以及5.81億元。在淨利潤方面,由於出行行業投入資金較大同時回報週期較長,嘀嗒出行在前期經歷了高額虧損階段,數據顯示,在2017年與2018年嘀嗒出行分別取得的經調整虧損淨額為0.97億元與10.68億元。但自2019年起嘀嗒出行已實現盈利,2019年及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6個月,嘀嗒出行經調整利潤淨額分別為1.72億元和1.51億元,經調整淨利潤率分別為29.7% 及48.6%。

嘀嗒出行前期虧損和目前盈利均與“撒錢換市場”的出行平臺補貼戰相關,該補貼在2019年得到了大幅控制,這成為其目前實現盈利的一大因素。體現在財務數據上,在2017年、2018年及2019年,嘀嗒出行的的服務成本分別為人民幣0.25億元、0.48億元及1.2億元,分別佔同期總收益的50.5%、41.4%及20.5%;銷售及營銷開支上,嘀嗒出行同期花費了0.99億元、10.94億元與2.19億元,分別佔同期總收益的203.0%、930.7%及37.7%。

雖然順風車市場份額拿到了第一,出租車市場分額名列第二,但嘀嗒出行仍存在壓力與挑戰。嘀嗒出行招股書說明書顯示:“我們的競爭地位可能受(其中包括)我們通過挽留及吸引用戶擴大規模的能力、我們提供卓越用戶體驗的能力及與我們競爭對手相比我們旗下服務的聲譽、普及程度、價格、實用性、易用性、性能及可靠性的影響。”此外,嘀嗒出行表示,出行行業及網約車行業的政府政策及監管也是重要影響因素之一。

在業界看來,嘀嗒出行的最大競爭對手為滴滴出行,後者拿到了網約車最大的市場份額,而在與嘀嗒出行產生直面競爭的順風車與出租車上,滴滴出行目前正在逐步恢復其順風車業務,同時在今年獨立了青菜拼車並佈局了花小豬打車,“變相”加碼順風車;而針對出租車業務,滴滴則在近期宣佈通過重啟快的來佈局並升級其出租車業務。

嘀嗒出行此次遞交的招股說明書中,未透露具體發行價以及發行量。信息顯示,嘀嗒出行的機構股東包括蔚來資本、IDG、崇德投資、易車、高瓴資本、京東、攜程等,在嘀嗒出行上市前持股比例分別為21.60%、10.23%、7.15%、4.95%、4.14%、4.14%、2.86%。

本文經「原本」原創認證,作者經濟觀察報,訪問yuanben.io查詢【3HG1XC4D】獲取授權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