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燕京八絕”之花絲鑲嵌

花絲鑲嵌


老北京“燕京八絕”之花絲鑲嵌


花絲鑲嵌,簡稱花嵌,又叫細金工藝,是一門傳承久遠的中國傳統手工技藝,主要用於皇家飾品的製作。為“花絲”和“鑲嵌”兩種製作技藝的結合。花絲選用金、銀、銅為原料,採用掐、填、攢、焊、編織、堆壘等傳統技法。鑲嵌以挫、鎪、捶、悶、打、崩、擠 、鑲等技法,將金屬片做成託和瓜子型凹槽,再鑲以珍珠、寶石。

花絲鑲嵌工藝起源於春秋戰國金銀錯工藝,在明代中晚期達到高超的藝術水平,尤以編織、堆壘技法見長,而且還常用點翠工藝,取得金碧輝煌的效果。對寶石的大量運用和完善了寶石鑲嵌工藝,是明代花絲鑲嵌首飾對中國傳統首飾的最重要貢獻,它改變了中華民族傳統首飾重紋飾輕寶石的傳統。清代寶石資源逐漸枯竭,採用點翠和燒藍來替代寶石的位置。而今,花絲鑲嵌工藝只留存於北京、成都兩地,且尤以北京的花絲鑲嵌工藝最為齊全。北京花絲鑲嵌集中代表了中國宮廷花絲鑲嵌工藝的特色。

2008年6月花絲鑲嵌製作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0年2月昭儀珠寶公司與國家級傳承人白靜宜合作在北京宋莊小堡村藝術東區建立了國家花絲鑲嵌技藝傳承基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