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廿三,南方廿四”不一样的小年习俗,你盘哪个?

转眼,已是小年,春节也越来越近、年味也越来越浓。南方二十四,北方二十三,南北方的小年相差一天,你知道南北方小年有哪些不同吗?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

南北方小年日期有不同


“北方廿三,南方廿四”不一样的小年习俗,你盘哪个?

北方以腊月二十三为小年,过了二十三,离春节只剩下六七天了,过年的准备工作显得更加热烈了。要彻底打扫室内,俗称扫家,清理箱、柜、炕席底下的尘土,粉刷墙壁,擦洗玻璃,糊花窗,贴年画等等。

南方以腊月二十四为小年,称"掸尘"。据《拾遗记》记载此俗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当时它是先民驱疫鬼,祈安康的宗教仪式,也就是把陈旧的东西一扫而光,这既指庭院内的陈年积垢,也指旧岁中遇到的不快。

祭灶神必不可少


“北方廿三,南方廿四”不一样的小年习俗,你盘哪个?

祭灶是南北地区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

北方除了供奉糖瓜、糕点,还要换灶神画像。把旧的灶神画像揭下的同时,家家户户也都要“请”回来一帧新的灶王像。

南方主要是烧纸祭送,还要把所有的菜肴先供过灶公灶婆后,才端上桌大家一起分享。

小年美食别错过

在北方,糖瓜、饴糖、麻糖等本是为给灶王爷嘴上抹的吃食,逐渐演变成了小孩小年必吃的零食。晋西北有"二十三吃麻糖,吃不上麻糖啃指头"的俗话。


“北方廿三,南方廿四”不一样的小年习俗,你盘哪个?

小年要吃“圆火烧”,团团圆圆寓意好。北方小年习俗,祭灶这天除吃灶糖之外,火烧也是很有特色的节令食品。每到腊月二十三祭灶这天,城市中的烧饼摊点生意非常兴隆。


“北方廿三,南方廿四”不一样的小年习俗,你盘哪个?

祭灶时,各地的习惯不同。

首先有蒸花馍的,蒸花馍分为两种,一种为敬神用的,另一种用来走亲访友;还有制作大枣山的,放在供桌上献给灶王爷;

“北方廿三,南方廿四”不一样的小年习俗,你盘哪个?

很多人家会选择包饺子来给灶王爷送行,正所谓“上车饺子下车面”。人们上供时,饺子要端端正正摆上供台。


“北方廿三,南方廿四”不一样的小年习俗,你盘哪个?

另外在我国北方很多地方还有“二十三、粘糕粘”的民谣,家家户户在腊月二十三这天蒸粘糕,意为粘住灶王的嘴,让其上天只言好事。粘糕用黄米、红枣等为原料,香甜劲道,入口绵软,同时取“年年高”的吉庆之意。

南方小年祭品的区域性很强,例如南宁有过小年吃年粽的习俗,年粽是新年吉祥的象征,俗话说:“年粽年粽,年年高中(粽)”,而在广西武宣、桂平等地民间有做米饼的习俗。


“北方廿三,南方廿四”不一样的小年习俗,你盘哪个?

老福州祭灶,甘蔗和荸荠是必不可少的。甘蔗有"甜甜蜜蜜"的含义。荸荠,则是为了取其福州方言的谐音,寓意“好运从年头一直延续到年尾”。


“北方廿三,南方廿四”不一样的小年习俗,你盘哪个?

在南方,做年糕也是小年这一天很多地方的传统,

寓意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北方廿三,南方廿四”不一样的小年习俗,你盘哪个?

剪窗花,贴窗花

“北方廿三,南方廿四”不一样的小年习俗,你盘哪个?

在北方,剪贴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动。贴上窗花寓意着新的一年越来越好。剪好窗花后贴在打扫一新的屋子里,自然为家中增添不少喜气。

沐浴理发迎新年

“北方廿三,南方廿四”不一样的小年习俗,你盘哪个?

“有钱没钱,剃头过年”,北方人总是会在小年前后理发沐浴

,为新年做好准备。

南方人一般会在除夕前理发沐浴。

尽管习俗不同,但是我们对节日的期待是相同的。节日承载着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期许,更是饱含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最后,做个小互动:你们家的小年怎么过?有哪些特别的风俗?欢迎大家留言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