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廿三,南方廿四”不一樣的小年習俗,你盤哪個?

轉眼,已是小年,春節也越來越近、年味也越來越濃。南方二十四,北方二十三,南北方的小年相差一天,你知道南北方小年有哪些不同嗎?下面,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

南北方小年日期有不同


“北方廿三,南方廿四”不一樣的小年習俗,你盤哪個?

北方以臘月二十三為小年,過了二十三,離春節只剩下六七天了,過年的準備工作顯得更加熱烈了。要徹底打掃室內,俗稱掃家,清理箱、櫃、炕蓆底下的塵土,粉刷牆壁,擦洗玻璃,糊花窗,貼年畫等等。

南方以臘月二十四為小年,稱"撣塵"。據《拾遺記》記載此俗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當時它是先民驅疫鬼,祈安康的宗教儀式,也就是把陳舊的東西一掃而光,這既指庭院內的陳年積垢,也指舊歲中遇到的不快。

祭灶神必不可少


“北方廿三,南方廿四”不一樣的小年習俗,你盤哪個?

祭灶是南北地區這一天最重要的活動。

北方除了供奉糖瓜、糕點,還要換灶神畫像。把舊的灶神畫像揭下的同時,家家戶戶也都要“請”回來一幀新的灶王像。

南方主要是燒紙祭送,還要把所有的菜餚先供過灶公灶婆後,才端上桌大家一起分享。

小年美食別錯過

在北方,糖瓜、飴糖、麻糖等本是為給灶王爺嘴上抹的吃食,逐漸演變成了小孩小年必吃的零食。晉西北有"二十三吃麻糖,吃不上麻糖啃指頭"的俗話。


“北方廿三,南方廿四”不一樣的小年習俗,你盤哪個?

小年要吃“圓火燒”,團團圓圓寓意好。北方小年習俗,祭灶這天除吃灶糖之外,火燒也是很有特色的節令食品。每到臘月二十三祭灶這天,城市中的燒餅攤點生意非常興隆。


“北方廿三,南方廿四”不一樣的小年習俗,你盤哪個?

祭灶時,各地的習慣不同。

首先有蒸花饃的,蒸花饃分為兩種,一種為敬神用的,另一種用來走親訪友;還有製作大棗山的,放在供桌上獻給灶王爺;

“北方廿三,南方廿四”不一樣的小年習俗,你盤哪個?

很多人家會選擇包餃子來給灶王爺送行,正所謂“上車餃子下車面”。人們上供時,餃子要端端正正擺上供臺。


“北方廿三,南方廿四”不一樣的小年習俗,你盤哪個?

另外在我國北方很多地方還有“二十三、粘糕粘”的民謠,家家戶戶在臘月二十三這天蒸粘糕,意為粘住灶王的嘴,讓其上天只言好事。粘糕用黃米、紅棗等為原料,香甜勁道,入口綿軟,同時取“年年高”的吉慶之意。

南方小年祭品的區域性很強,例如南寧有過小年吃年粽的習俗,年粽是新年吉祥的象徵,俗話說:“年粽年粽,年年高中(粽)”,而在廣西武宣、桂平等地民間有做米餅的習俗。


“北方廿三,南方廿四”不一樣的小年習俗,你盤哪個?

老福州祭灶,甘蔗和荸薺是必不可少的。甘蔗有"甜甜蜜蜜"的含義。荸薺,則是為了取其福州方言的諧音,寓意“好運從年頭一直延續到年尾”。


“北方廿三,南方廿四”不一樣的小年習俗,你盤哪個?

在南方,做年糕也是小年這一天很多地方的傳統,

寓意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北方廿三,南方廿四”不一樣的小年習俗,你盤哪個?

剪窗花,貼窗花

“北方廿三,南方廿四”不一樣的小年習俗,你盤哪個?

在北方,剪貼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動。貼上窗花寓意著新的一年越來越好。剪好窗花後貼在打掃一新的屋子裡,自然為家中增添不少喜氣。

沐浴理髮迎新年

“北方廿三,南方廿四”不一樣的小年習俗,你盤哪個?

“有錢沒錢,剃頭過年”,北方人總是會在小年前後理髮沐浴

,為新年做好準備。

南方人一般會在除夕前理髮沐浴。

儘管習俗不同,但是我們對節日的期待是相同的。節日承載著人們對未來的美好期許,更是飽含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

最後,做個小互動:你們家的小年怎麼過?有哪些特別的風俗?歡迎大家留言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