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補前調脾胃,脾土健旺才能補得進去,化生氣血津液


入秋以後,許多地方都有「貼秋膘」的習俗,正如廣府粵語民俗雲「秋風起,食臘味」,但我國地域遼闊,大多數地方秋來「伏」不去,氣候依然悶熱難耐,天上有烈日,地上多水溼,溼熱交蒸,合而為溼熱邪氣。


此時如果忙著進補,不僅達不到應有的效果,還會生出諸多弊端。


《黃帝內經》言「溼氣通於脾」,因脾喜燥惡溼,溼邪留滯,最易傷脾,從而導致人們不思飲食,營養缺乏。


此時應祛溼健脾胃,預防胃腸疾病,既是對夏季損耗的彌補,也是為冬季貯存體能、積蓄能量做準備。因此初秋調養脾胃,對於全年的養生保健而言,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為什麼都說進補前要「先調脾胃」?


1、貿然進補,運化失常,會讓脾胃更虛


  • 《素問·經脈別論》言:「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


由此可知脾的主要功能為,將飲食中的水谷精微佈散周身,維持人體正常的生命活動,即——脾主運化。


故《內經》中「五臟六腑皆稟氣於胃,胃者五臟之本也」及「人以水谷為本」等觀點,均為脾胃運化水谷,佈散精微,長養四旁的功能體現。


而脾胃受損便會影響消化功能,人體臟腑皆賴脾胃之氣以生,因此脾胃病變,導致氣血津液化源不足,其代謝失常所形成的病理產物必然影響機體正常功能活動,正如李東垣所云:「內傷脾胃,百病乃生」。


而初秋隨著暑熱消退,人們胃納改善,喜好進食營養豐富的滋補之品,改善體質,迎接寒冬,本是遵循自然規律之舉。


但是倘若脾胃虛弱,貿然進補,運化失常,必然導致脾胃更虛,痰溼凝聚,諸病叢生,與初衷適得其反,因此初秋進補,調養脾胃勢必先行。


秋補前調脾胃,脾土健旺才能補得進去,化生氣血津液

圖源:攝圖網


2、脾土健旺,可以養肺,也助於斂藏陽氣


入秋後,萬物逐漸呈現一片肅殺之象,正是肺金當令之時,而中醫五行學說中含有五行相生理論,指的是事物的相互資生、促進或助長的關係。


五臟之中,脾土生肺金,兩者的資生及促進作用主要體現在氣的生成和津液的輸布兩個方面。


其中氣的的生成方面,肺主氣,脾益氣,肺司呼吸而攝納自然界清氣,脾主運化而化生水谷精氣,上輸於肺,兩者結合化為宗氣(後天之氣),並積於胸中,宗氣走息道助肺呼吸,貫心脈助心以行氣血。


至於津液輸布方面,人體的津液由脾上輸於肺,通過肺的宣發和肅降而佈散至周身及下輸膀胱。脾之運化水溼賴肺氣宣降的協助,而肺之宣降靠脾之運化以資助。脾肺兩髒互相配合,共同參與水液代謝過程。


總而言之,肺脾兩髒互相配合促進,使得周身津液輸布及氣機的升降出入,有序不亂,維持動態平衡。


而中醫五行理論中亦有「母病及子」、「子病犯母」,而針對此類病證的治療,《難經》有云「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


如肺氣虛弱發展到一定程度,可影響及脾之健運,而致脾虛,故可用補脾益肺方法進行治療,此即虛則補其母之意。


而由於肺脾二髒對於維持人體正氣運作的重要性,在初秋之際進行調養脾胃,培土生金,脾土健旺,肺也能得到呵護和充養,不僅可以養肺,還有助於斂藏陽氣,對於全年的養生保健影響深遠。


對於脾陽不振,不能運化水溼,水溼停聚而生痰,儲於肺臟而常年咳喘之人的日常養護而言更是意義重大,正如李時珍所云:「土者萬物之母,母得其養,則水火既濟,木金交合,而諸邪自去,百病不生。」


秋補前調脾胃,脾土健旺才能補得進去,化生氣血津液

圖源:攝圖網


超全健脾法:內調、食養、中醫外治


1、3個方劑辨證調理:益氣、昇陽、祛溼


在諸多調養脾胃之法中,臨床主要依賴於中藥方劑調理,但健脾養胃治法並非堆砌藥物,需結合臨床辨證,常見健脾之法有以下三種:


▶益氣健脾:


人體氣虛,則常出現氣短乏力、神疲懶言、語音低落、面色不華、形體消瘦、飲食減少、自汗、惡風、易感冒等症狀。


而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故氣虛弱者可採用益氣健脾法以補益脾氣,扶正祛邪,宜選山藥、白扁豆、大棗等補氣健脾以防病。


秋補前調脾胃,脾土健旺才能補得進去,化生氣血津液

圖源:攝圖網


昇陽健脾:


脾胃久衰,陰盛而陽虛,導致食少不化、嘔吐、洩瀉、四肢清冷、怠倦、面色萎黃、頭暈、唇淡等症狀。


正是由於脾具升清之功,能敷布人體所需的精微物質,濡養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竅等。脾胃虛弱,清氣不升,濁陰不降,故五官九竅失其濡養,則導致耳鳴耳聾、視物不清等症出現。脾陽不升,濁陰不降,法當升脾陽補脾氣,常用中藥有黃芪、人參、白芍、升麻等。


▶健脾祛溼:


脾失健運,不僅會出現腹脹、便溏、乏力、消瘦等氣血生化不足病證,而且還會出現水溼停滯,從而產生痰、飲、水腫等病理狀態。


治以健脾祛溼之法,選用薏苡仁、茯苓、陳皮、蓮子等藥健脾運溼以養生防病。


2、飲食:規律、適中、合理、按時、少菸酒


除了以上調理在短期內取得一定療效外,調理脾胃更重要的在乎日常飲食之養,在日常飲食當中應當注意做到以下幾點:


▶飢飽相宜:


凡飲食過飢或過飽,皆可造成脾胃損傷,而脾胃既損,運化無力,又致諸生百疾。


孫思邈《千金要方》:「欲如飽中飢,飢中飽」、「不欲極飢而食,食不可過飽」等說法即提出飲食中應當注意控制食量,規律進食,避免過飢過飽,令胃氣充盛、脾氣健旺。


▶寒熱適中:


李東垣《蘭室秘藏》雲:「若飲食失節,寒溫不適,則脾胃乃傷。」


飲食要注意寒溫適中,不可貪涼飲冷,亦不可過食辛熱之物,避免脾胃之氣損傷。


但局部地區氣候異常亦有例外者,如四川盆地寒溼凝聚,需多使用辛辣之物驅散寒溼之邪,但大多地區應當堅持寒熱適中,以免損傷脾胃的元氣。


秋補前調脾胃,脾土健旺才能補得進去,化生氣血津液

圖源:攝圖網


▶勿偏嗜味:


朱丹溪《格致餘論》雲:「五味太過,疾病蜂起。」


飲食放縱,追求口味,煎、炸、炒、燜、煮諸多搬弄,五味偏嗜日久會造成脾土受傷,轉輸失職,胃雖稟水谷而不得以運化,故造成氣血兩傷,抗病能力下降,而邪襲生病。


飲食不偏嗜、口味合理,即「氣味合而服之」,則能保養機體、促進健康、改善體質。


▶按時飲食:


《靈樞·五味》曰:「谷不入,半日則氣衰,一日則氣少矣。」


每日飲食之際,不可過時不飲,使脾胃之氣無所養,病邪皆入。且一日之中,飲食不宜過晚,正如「胃不和,則臥不安」。


▶慎防酒傷:


李東垣《脾胃論》曰:「酒性大熱,以傷元氣。」


酒性辛熱,最易損傷脾胃,常年飲酒者,既蒸騰臟腑精氣,又使人意志消沉,最是形神俱傷之害。而突然暴飲者,又容易灼傷胃絡,重者甚至嘔吐鮮血。


因此,飲食當中應當慎防酒傷,因酒傷人脾胃,而致「元氣」傷,故損人壽。


秋補前調脾胃,脾土健旺才能補得進去,化生氣血津液

圖源:攝圖網


3、通過針灸、拔罐、艾灸,溫補脾陽


中醫健脾養胃,除藥物調理及飲食和養之外,外治法之中亦有效果頗佳者:


▶艾灸:中脘穴、解溪穴、關元穴、足三里穴、豐隆穴


中脘:胃之募穴,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之用。

解溪穴:足陽明胃經之經穴,有和胃降逆的作用。

關元穴: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任脈的交會穴,具有培補元氣的功效。

足三里穴:足陽明胃經五輸穴之合穴,具有健脾和胃,扶正培元的功效。

豐隆穴:足陽明胃經之絡穴,有和胃健脾,祛溼化痰之用。


秋補前調脾胃,脾土健旺才能補得進去,化生氣血津液

中脘穴


秋補前調脾胃,脾土健旺才能補得進去,化生氣血津液

關元穴


秋補前調脾胃,脾土健旺才能補得進去,化生氣血津液

足三里穴


艾灸上述諸穴,可奏健脾養胃,溫補脾陽,祛溼化痰之功。


▶針灸:巨闕、中脘、下脘,配取足三里


以調理上、中、下三焦氣機兼益胃降氣。三焦得通,氣機升降的通道無阻,則有助於脾升胃降功能的恢復和加強。


▶拔罐:沿督脈閃罐、走罐


有通督昇陽、祛除溼邪、通調三焦的作用。對於脾陽不振患者效果顯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