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志異:西僧

你嚮往遠方的風景嗎?

有兩個僧人從西域而來,一路跋山涉水,十分辛苦。他們其中一個想要去五臺山出家,另外一個準備去泰山。他們穿著奇怪的衣服,其衣服顏色款式和他們的語言樣貌都跟中國的不一樣。

其中有一個說,我為了來到這裡,走過了火焰山,重重的山峰上火浪翻騰,熱氣熏天,如同一個火爐,似乎能焚盡一切。若想從火焰山走過,必定要選在雨天之後,而且必是瓢潑大雨,大雨過後來到火焰山,還必須要聚精會神,雙眼注視著前方,腳步一定要十分輕巧,而且要十分靈活,千萬不能碰到山中的石頭。若是不小心碰到山石,山中就會騰起火焰,火焰一旦升騰而起,瞬間就會將人灼燒。

然後又經過了流沙河,流沙河河面寬廣,在河中間有一座水晶山,山石料峭,絕壁橫生,山上有峭壁直插天際。這座山四面晶瑩剔透,如同透明的一樣。而山中又有一隘口隘口狹小,僅僅可容一輛單車通過,有兩條龍守在隘口兩端,龍角相對把守著隘口,若想從山中過去,必定要先誠心對龍跪拜,若龍同意,那龍角便會打開讓人通過。那龍如水晶山一樣,全身晶瑩剔透,身上的鱗片鬍鬚亦如水晶一樣。

聊齋志異:西僧

另外一個僧人說道,我來到這裡,中間歷經了18個冬夏,我離開故土的時候,有12人,歷盡波折到了中國,就只剩了兩個人。在故土的時候,相傳中國有四大名山,一座是泰山,一座是華山,一座是五臺山,另外一座是落珈山。據說在這四座山上遍地都是黃金,觀音菩薩、文殊菩薩就住在這座山上,誰若能到這幾座山,那麼他就能成佛,長生不死。

聽到這兩個西方的僧人如此說,是不是有一些莫名的熟悉感?我們不也如他們一樣羨慕著西方的國土嗎。

倘若有想往西去的人與往東來的過客,在中途碰到,兩人各自把所見所聞告知對方,那麼估計兩人會相視一笑,各自返回,免去了長途的跋涉的辛苦。

有一句話叫做"遠來的和尚會念經",我們總是在追逐遠處的風景,卻從來不願意停下,看看我們的四周,遠方的風景固然美麗,卻不知,我們身邊的風景也是遠方的人所向往的,做個隨遇而安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