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中國附屬國,為與中國撇清關係,廢漢字改首都名,國名都想改

歷史上的中國一直是泱泱大國,儘管經歷無數的戰火洗禮、朝代更迭,依然流傳下了很多優秀的文化,這些寶貴的精神財富一直影響著一代代的中華人民,如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文化,仁義禮智信,而現在的中國在世界舞臺上也一直被認為是禮儀之邦。與此同時中國文化也深深地影響到中國周邊的很多國家。

本是中國附屬國,為與中國撇清關係,廢漢字改首都名,國名都想改

大家都知道歷史上很多中國周邊的國家都曾是附屬國,這一點就足以證明了那時候的中國在亞洲的影響力之大。

而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個國家離我們很近,大家一定多少也瞭解一點,它就是韓國。歷史上的韓朝是一個國家,統稱朝鮮半島,至於它的起源,在我國,根據考古發現,朝鮮半島區域最早出現古代國家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那時候的中原大地屬於分裂割據的時期,周天子只是理論上的天下之主,實際上的各國之間暗暗較勁,兼併爭霸是常態,這裡有個關鍵人物叫做箕子,是周朝分封的殷商貴族,而他的封地就在現在的東北,後來因為一些原因被迫遷入到朝鮮半島,既來之則安之,他沒有抱怨或者說想要回家之類,反而在這裡定居,因為他一直以孔子為自己的榜樣,所以他在這裡傳播弘揚儒家文化,並教百姓們耕地桑織,發展農業文明,所以箕子這片土地上最早時期的統治者,很受百姓愛戴而且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他被認為是將文明引入這片土地的先驅者。

本是中國附屬國,為與中國撇清關係,廢漢字改首都名,國名都想改

直至西漢初年,燕王叛亂,結果以失敗告終,他的一位部下名叫衛滿,就逃到了朝鮮半島,而且可能推翻了箕子政權,並統一了北方的大部分領土,成為了統治者,歷史上稱為衛滿朝鮮。

本是中國附屬國,為與中國撇清關係,廢漢字改首都名,國名都想改

這些是根據史料及考古發現得出的結果,但韓朝那邊現在並不認同這種說法,他們更願意相信神話傳說,就像中國古代的女媧造人、古希臘的宙斯以及上帝造亞當夏娃之類的傳說,而他們認為自己的祖先是檀君,傳說這個人是天帝之子,下凡歷劫降於太白山(妙香山)神檀樹下,並與化為女子的熊結合生子,名為王儉,號為檀君,他在這片土地上教化百姓,開創文明,才有了後來的朝鮮。

本是中國附屬國,為與中國撇清關係,廢漢字改首都名,國名都想改

但後來這個故事越來越神乎其神,以至於將檀君這個人物真實化,並建了陵墓以紀念。其實這些也不難理解,畢竟世界各國之間的交流日益頻繁,不同文化之間相互碰撞融合,外來思想的瘋狂湧入,勢必是不利於本土民族文化的發展與繁榮,在這種情況下,最重要的就是樹立民族文化的正統性。

朝鮮半島也經歷了很多朝代的興衰更迭,後來的事情大家也知道,形成了朝鮮與韓國兩個獨立的國家。

本是中國附屬國,為與中國撇清關係,廢漢字改首都名,國名都想改

瞭解了歷史,我們再來看看文化,就拿語言來說,在古代韓國,一直以來是沒有自己的文字的,所以他們嘴裡說的是韓語,但寫的卻是漢字,而且在那個時候只有地位高的貴族才享有上學的權力,普通人是沒有受教育的權利的,換句話來說文盲比率很高。後來終於有一位君王認識到了這個問題,他就是李氏王朝的世宗大王,他根據"天地人"三個基本元素創造了現在的韓字,但各種正式場合還是會使用漢字出現。

本是中國附屬國,為與中國撇清關係,廢漢字改首都名,國名都想改

就像上文所說,為了弘揚他們自己的民族文化,他們想要從教育開始,漸漸廢止漢字,但這就出現了問題,因為韓字始終是有限的,這就會出現同音不同字的現象,例如在韓語中,會葬、會長、會場等寫出來都是同一個詞,很容易造成誤解,所以又漸漸恢復了漢字的使用。

在現代社會,文化之間的相互碰撞交流以及相互融合成為日常,各國也應該正視這種現象,畢竟各種優秀的文化只有在相互融合創新的過程中才能繼續發展繁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