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农村小伙儿也能乘“丰”破浪

收完麦子、种上玉米,把托管的400多亩地安排妥当之后,金丰公社小社长李秀合迎来了难得的清闲。


咱农村小伙儿也能乘“丰”破浪

图丨金丰公社小社长 李秀合


拖拉机上的童年

李秀合今年35岁,他从小在拖拉机上长大,对农业有着不一样的情结。

自打李秀合记事起,家里就有一台手扶拖拉机,每年到了秋种,家里从早到晚就会有人来找父亲帮忙耕地,“忙的时候天不亮父亲就出去,晚上很晚才回家,那时候机器落后,手扶拖拉机才12马力,从早忙到晚,一天顶多耕10多亩地,虽然累,但父亲很喜欢这活,他说大家需要他,他的工作可以让大家种地稍微轻松一点。”小时候,李秀合就经常坐着父亲的拖拉机跑东跑西,父亲为家人忙碌操劳、为乡亲任劳任怨的身影深深印在了李秀合的脑海里,在他儿时的印象里,父亲的工作是给村里人耕地,是出大力的活儿。


子承父业的艰辛

“农忙的时候父亲吃不好、睡不好,有次我跟着父亲一起出活,老感觉他脸色不对,胸口一直放在方向盘上压着,但一直坚持到给人家把地耕完,回家之后才知道父亲胃疼,第二天去医院检查,结果是胃出血,当时我就下定决心要接父亲的班,让他歇歇。”二十出头,李秀合从父亲手里接过了一台25马力的拖拉机,也接过了为农服务的重任。


从此之后,李秀合正式开始了自己的农机手生涯,“时间长了,同行越来越多,竞争很大,不好找活,而且农户的地都很分散,零零散散的,这一块给耕完,得跑很远去耕另一块,费油,效率低,我们的成本高。”李秀合坦言道,以往在三夏时节,自己和父亲两人搭档,没日没夜地奔走在田间地头,最后挣到腰包里的最多两万多元,这让李秀合更加真切地体会到了父亲当初的不易。


2019年1月21日,一个陌生电话给李秀合送来了致富的敲门砖。这个电话是金丰公社的业务人员刘启正打来的,电话里简单沟通后两人约定时间见了面。刘启正为李秀合详细介绍了金丰公社,并问他是否愿意加入进来,做金丰公社的小社长。“因为之前没有听说过这么个组织,将信将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心里想着,能行就干,不行反正我也损失不了什么。”就这样,李秀合正式成为费县金丰公社的一名小社长,从此踏上了一条崭新的农业服务之路。


试出“金饭碗”

“有了金丰公社,再也不用自己到处找活了,以前单干的时候,活儿单一,只能给农户耕地、收割,加入金丰公社之后,他们给免费培训,我学会了开无人机,庄稼管理季节给农户打药,另外,金丰公社还有农资套餐服务,让我增加一部分收入。”忙完玉米播种之后,李秀合算了笔账,飞防、收割、播种、农资套餐……一整套服务算下来,李秀合在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净赚13万多,比原来的收入翻了好几番,小日子越过越舒坦。


咱农村小伙儿也能乘“丰”破浪

图丨李秀合(左六)与金丰公社服务团队部分成员

在加入金丰公社之前,李秀合一直有个小愿望——再买一台200马力的拖拉机,但因种种原因,这个愿望迟迟没能实现。2019年8月,通过金丰公社,李秀合终于如愿地开上了新座驾。“我之前的机器效率很低,没有驾驶室,夏天作业很辛苦,到了农忙的时候,农户也着急,所以一直想买个好一点的拖拉机,自己少受罪,同时也能给农户提供更好的服务,金丰公社解了我的燃眉之急。”李秀合高兴地说道。


叫我新农人

看到李秀合添了新装备,他的父亲在高兴的同时,也羡慕不已,“这多好,有驾驶室,有空调,冬暖夏凉,打药用上了无人机,手机一摆弄,一天1000多亩地跟玩儿似的,这咱以前都没听说过,不用再受罪了,发展的越来越好了。”作为一名老农机手,李秀合的父亲曾调侃道,儿子加入金丰公社之后,他给儿子“打工”也越来越有劲头了,不光挣的多,自己也涨了不少见识。


“有人吃饭,就得有人种地,地以后谁来种?肯定是有能力的、能跟得上时代发展的,别人都去城里找‘铁饭碗’,我在农村家门口找到了‘金饭碗’,这个饭碗不仅让我自己受益,周围的农户也能受益,他们种地轻松了,收入也提高了,我觉得自己做的工作很有价值,很有成就感,现在别人问我是干嘛的,我都说自己是新农人。”从原先的怀疑到如今的坚定,李秀合只说了一句话:金丰公社肯定行,中国农业肯定行!


咱农村小伙儿也能乘“丰”破浪

图丨李秀合在田间作业场景

小社长 大作为

强化小社长队伍、提高服务能力是金丰公社的核心工作之一,要建好这个队伍,关键在于找对人,像李秀合这样有能力、有技术、有潜质的人正是金丰公社所需要的,他们能够接受新理念、新技术,金丰公社帮他们换装备,让他们机械化,为他们提供培训,让他们专业化。随着老一代农民的逐渐退役,这些遍布全国的小社长的成长壮大,不仅让他们在农村的广阔舞台实现了自身价值,更重要的是,破解了中国农业“谁来种地”这一世纪难题。


他们并不是中国的草根,恰恰是他们,未来会改变中国农业,小社长将有大作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