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实现财务自由的路径:《定投十年财务自由》(2)

2. 怎么买:低估买入+定期不定额

知道了要买哪些指数基金,是不是就可以直接买了呢?不是的,市面上基金公司很多,针对每一类指数基金,诸多基金公司都有开发相应的可以购买的基金产品,具体选购哪些,还需要进一步分析,这里提供三个挑选基金的秘诀:

秘诀一:基金规模小于1亿元不要选。因为指数基金规模较小,它清盘的概率就较大。基金清盘并不是说投资血本无归了,而是按照某一基金净值强制赎回,会导致我们的投资中断。所以一般挑选指数基金的时候,会避开规模较小的指数基金,最好规模在1亿元以上再考虑。

秘诀二:挑选费用较低的基金。对指数基金收益影响较大的就是基金的收费,所以要尽量挑选费用较低的基金,从而提高收益。指数基金的费用主要是:申购费、赎回费、管理费、托管费。申购费、赎回费是交易的时候收取。管理费和托管费是持有的时候,每年从基金净值中扣除。

申购费率,通常是1%~1.5%,如果通过蚂蚁财富、天天基金、蛋卷基金等平台申购,申购费一般是打1折的,也就是费率平均在0.1%~0.15%。

赎回费,目前如果持有基金在7天之内进行赎回的话,会有一个赎回费,费率为1.5%。超过7天之后,赎回费率通常是0.5%左右。我们投资指数基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很多指数基金在持有1~2年之后就会免除赎回费了。

管理费,大多数指数基金管理费率在0.5%~0.8%,未来还会逐渐下降,最后会在0.1%~0.2%。因为指数基金同质化比较严重,如果某只指数基金的管理费率更低,那么它相比同类基金就更有吸引力。所以竞争越激烈,指数基金的管理费率就会越低。

托管费,费率一般在0.1%~0.2%。要注意的是,所有的基金都有管理费和托管费,不管是场内基金还是场外基金。我们看到的基金净值,已经是扣除了管理费和托管费之后的。

指数基金的费率,是所有金融产品中最低的。只要不频繁做短线交易,这就是国内费率最低的金融产品了。其他类型的金融产品,费率远远比指数基金要高。

秘诀三:选择追踪误差较小的基金。追踪误差在基金公告里就有写,这是每只指数基金需要定期披露的数据。这个误差,主要是看两个方面。第一,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与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的差值。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就是这段时间里,基金净值上涨了多少。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就是这段时间里,指数上涨了多少。它们之间的差值,可以衡量收益上的差距。如果基金净值增长率比业绩比较基准的收益率高,差值就是正的,就说明基金的收益比指数的默认收益好。第二,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标准差与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标准差的差值。这个指标不常用到,但是也很重要,它可以让我们看到每个时间段指数基金的净值是不是与指数比较接近。

总体来说,规模至少大于1亿元、管理费率和托管费率等越低、追踪误差控制良好的指数基金,是我们主要考虑的对象


普通人实现财务自由的路径:《定投十年财务自由》(2)


除了以上三个挑选指数基金的秘诀之外,最好能结合估值,会让基金定投赚钱更容易。

对指数基金收益影响最大的三个因素为市盈率、盈利、分红。根据这三个因素的变化,我们就能判断出指数基金的长期收益。另外,企业的净资产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市盈率,市值/净利润,它包括静态市盈率、动态市盈率、滚动市盈率、席勒市盈率以及中位数市盈率,其中,滚动市盈率时效性更强。但是市盈率指标不适合用在盈利变化大的品种上,不适合强周期性品种,遇到金融危机和经济周期的底部会失效。

市净率,市值/净资产,相比较市盈率来说,市净率会更稳定,因为净资产这个财务指标比盈利更加稳定。

股息率,现金分红/市值,衡量现金分红收益率的指标。

结合以上三个指标,得出三种指数基金估值的方法。

第一种估值方法:盈利保持不变:看现金流收益率高低。

如果一个品种的盈利始终保持不变,实际上这就是一个债券类资产。通常来说,这类品种可以参考债券基金的收益,它的收益跟债券基金品种的平均收益接近,不会有太大的差别。但绝大部分指数基金,并不是这一类型,而是盈利稳定增长、盈利快速增长、盈利大起大落这三类。

第二种估值方法:盈利稳定增长:盈利收益率法。

盈利收益率是市盈率的变种。市盈率是用公司市值除以盈利,而盈利收益率则是用公司盈利除以公司市值。换句话说,盈利收益率约等于市盈率的倒数。在当前的国内利率和基金的收益水平下,我们使用盈利收益率来定投指数基金的策略如下:

  • l 当盈利收益率大于10%时,分批投资。
  • l 盈利收益率小于10%,但大于6.4%时,坚定持有已经买入的基金份额。
  • l 当盈利收益率小于6.4%时,卖出基金。

盈利收益率法也是折现率10%的绝对估值法。盈利收益率法第一条规则是盈利收益率大于10%,这也是使用盈利收益率法买入指数基金的主要规则。盈利收益率法也有它的局限性,只适合于流通性比较好、盈利比较稳定的品种。目前国内适合盈利收益率的品种,主要是上证红利、中证红利、上证50、基本面50、上证50AH优选、央视50、恒生、恒生中国企业等指数的指数基金。这几个品种的投资很简单,当盈利收益率大于10%时就可以投资,小于6.4%时就可以卖出。


第三种估值法:盈利快速增长:博格公式法。

如果一个品种长期盈利增长速度远高于10%,那就不适合用盈利收益率法了。这个时候,我们用博格公式法来估值:指数基金净值=市盈率×盈利+分红。短期内,指数基金的涨跌,主要是由估值的变化决定的。但是时间拉长后,指数基金的上涨,是由背后公司的盈利增长和分红积累推动的。因为估值的变化是有极限的,它只会在一个范围内来回波动,不具备复利增长性。指数基金真正具备复利增长能力的,是盈利的长期增长。

综合来说,指数基金挑选方法是挑选长期盈利增长率良好的品种,同时在估值处于低位的阶段买入。这个低位,要同时满足两个要求:一是在自身历史估值处于低位,二是估值要跟自身盈利增长速度匹配。对此,彼得·林奇提出一个出名的估值指标PEG指标,PEG=市盈率数值/长期盈利增长速度数值,通常来说,PEG的合理区间是1~2,平均值也是1.5。这也跟成熟市场的估值和盈利增长速度相匹配。如果PEG小于1,也就是市盈率的数值小于未来长期盈利增长速度的数值,那还是比较好的。如果市盈率处于高位,或者PEG也大于2,那这个品种大概率就是处于高估区域,这时就要谨慎一些。

结合以上指标,每次挑选指数基金进行计算还是比较麻烦的,有一个比较简便的方法就是,作者银行螺丝钉在其公众号“定投十年赚十倍”会定时公布开盘日的指数估值数据,可以参考定投

应用估值方法,计算出来还是会有误差。所以要保留一定的安全边际,为自己留出容错的空间。


普通人实现财务自由的路径:《定投十年财务自由》(2)


了解了挑选长期盈利增长率良好的品种,在估值处于低位的阶段买入,那具体应该如何定投呢?有四种定投的方式:

第一种:定期定额的定投,在A股并不适用。定期定额就是选择一个固定日期,然后投入相同的金额。比如说,在每个月的第一天定投2000元的指数基金。不过针对A股,不建议大家采用定期定额的定投方法。原因一是:中国的人均收入增长较快。所以定期定额的定投,只能是一个短期的设置。原因二是:相同金额的购买力随时间在下降。因为通货膨胀、指数上涨等原因,定投的金额不变,实际上买入的基金份额在逐渐减少。

另三种属于定期不定额的定投。第二种是慧定投,基于均线的定期不定额定投方法。慧定投是基于均线的定期不定额,所谓的均线,就是用过去一段时间的平均价格绘制出的曲线。比如说支付宝的慧定投,可以选择用500日均线。这里的500日均线,就是最近500个交易日的平均价格。如果当前的价格高于过去500个交易日的平均价格,那定投的时候就会少投一些。并且高的幅度越大,定投的金额也会减少得更多。慧定投的两个不足之处,

第一个缺陷,是适合的品种有限。目前支付宝的慧定投,最适合的就是沪深300、中证500,以及创业板这三个指数对应的指数基金;第二个缺陷,是无法解决投什么基金收益更好的问题。

第三种是价值平均策略,基于市值的定期不定额定投方法。价值平均策略,就是给手里的指数基金设定一个市值增长速度。比如说,设定的目标是:保证让手里的指数基金市值,每个月增长1000元。第一个月,我们买入1000元的指数基金。第二个月,我们打开账户,发现市场出现了下跌,我们第一个月买入的指数基金,现在只有950元了。按照计划,我们第二个月,需要持有2000元的指数基金。所以第二个月,我们就不能定投1000元,而是需要定投1050元。这样第二个月投完,我们就持有2000元市值的指数基金。第三个月,我们的目标是3000元。但是打开账户,发现指数基金上涨了,我们持有2100元的指数基金。这样第三个月就只需要定投900元。这就是价值平均策略,也被称为市值恒定策略。这种定投方法,非常适合为某个目标积累财富

第四种是估值定投策略,基于估值的定期不定额的定投方法。我们可以把定投跟指数基金的估值结合起来。在熊市指数基金处于低估的阶段开始投资。低估区域,指数基金下跌风险会更小,长期收益也会更理想。配合估值,对同一只指数基金来说,通常估值越低,投资价值越高,也越值得定投买入更多的金额。这就是基于估值的定期不定额的定投方法。


普通人实现财务自由的路径:《定投十年财务自由》(2)


3. 何时卖:不同品种选择不同止盈策略

以上内容,介绍了如何挑选基金和购买基金,那么该何时卖出呢?这里的卖出,也叫“止盈”,最常用的指数定投止盈思路有三种:

第一种思路,是投资者从自身收益角度考虑来止盈。

第二种思路,是投资者从投资品种的价值角度考虑来止盈。

第三种思路,是不止盈,低估时买入指数基金,长期持有,依靠基金的分红获取现金流。

我们分别来介绍下三种思路,第一种思路,是从收益率角度来考虑止盈,是最常见的基金止盈策略当看到自己持有的某只基金的收益率达到了设定的收益率,就可以开始卖出止盈。比如说我们定投沪深300指数基金,当我们看到这只基金的账面收益率达到了我们设定的收益率,如20%,就可以赎回持有的这只沪深300指数基金,完成投资。这种思路需要谨记两点,

一是不能太频繁止盈,因为指数基金短期买入卖出,赎回费还是比较高的。如果持有不到7天就赎回,会有一个惩罚性的赎回费率1.5%,大大影响投资者的收益。持有超过7天后,大部分指数基金赎回费率是0.5%。大部分基金继续持有超过2~3年,赎回费免除。二是止盈的收益率设置得不能太低。比如说大牛市,可能一轮牛市上涨会超过200%,如果我们赚了8%就止盈,那对牛市就比较浪费。设定止盈收益率时,有一个比较常用的数字:30%。这种止盈方式比较适合暴涨暴跌的品种,定投波动大、周期性强、估值变化剧烈的品种,按照收益率止盈效率会更高。通常2~3年就可以止盈一次。代表就是证券、能源等周期性比较强的行业。

第二种思路是按照估值来止盈,这种思路有优点也有缺点优点一是在牛市收益高。通常从低估到正常估值,从正常估值到高估,每一个区域都有30%~40%的涨幅。到了高估区域,如果遇到像2006—2007年那种大牛市,涨幅很惊人。所以这种止盈方法,能在牛市获得很高的收益。优点二是投资者可以比较长地享受到投资品种本身盈利上涨带来的收益

缺点一是投资者需要非常有耐心。按照高估来止盈,必须要有大牛市,那就得7年甚至10年才能等到。在牛市来之前,投资者必须要耐心持有,才能享受丰厚的收益。缺点二是这种策略对指数基金的品种有要求,主要适用于两类基金:一类是优秀的宽基指数基金,特别是策略加权指数基金,如红利、基本面、价值、低波动等;另一类是优秀的行业指数基金;如消费、医药、中概互联等。大牛市没来时,低估买入,持有它们,也会有很不错的收益。通常是7~10年止盈一次。 鉴于估值止盈的优缺点,我们采取“梯度止盈”的方式,进入高估区域后,我们把手里的指数基金分成多份,估值越高,卖出的比例也越高,即分批卖出、按照估值调整卖出金额。这种卖出方式的好处是,防止在牛市初期就把指数基金全部卖出。因为一次大牛市,可能市场整体涨幅会很高,如果刚进入高估就卖出了,后面的收益会缺失。不过风险是,有可能牛市结束了,还没有卖完。

第三种思路是不止盈,长期持有。这种方式投资者能收获两种收益:一种是资本利得收益(净值上涨的收益),另一种是分红收益

。“股神”巴菲特和“指数基金之父”约翰·博格都提倡过这种投资方法。这样做要求投资者有一个足够强壮的心脏遇到股市大幅波动的时候,能够坚持下来。运用这种方式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适合股息率高的指数基金二是长期分红收益与初始买入时的股息率关系较大,如果打算长期持有获取分红收益,一定要在股息率比较高的时候再买入,只要买入时的股息率比较高,长期来看指数基金提供的分红现金流也会比较稳定。依靠分红现金流能满足日常生活的需求,投资者也就不需要再揪心股票市场的涨涨跌跌了。代表就是股息率高的宽基指数基金,如上证50、沪深300、恒生、H股、标普500等,以及高股息率的红利类指数基金

综上分析,我们可以根据投资的品种不同,选择合适的止盈思路:

如果一个品种盈利不稳定、估值变化大,最好用收益率止盈方法。

如果一个品种盈利增长比较稳定,那适合低估时买入,长期持有,耐心等高估。

如果一个品种盈利稳定,分红良好,可以在低估、高股息率的时候买入,长期持有获取分红。


普通人实现财务自由的路径:《定投十年财务自由》(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