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獲許可證?華為“大海思”困境難破,“小海思”迎來轉機

近日,突然傳出一則讓人興奮不已的消息,那就是臺積電獲得了許可證,可以幫助華為生產芯片了。不過按媒體的報道稱,這個許可證也是有條件的,那就是隻能是成熟工藝,不能是先進工藝。

而成熟工藝是什麼,業內人士解讀為28nm或更成熟的工藝,而不包括臺積電的16nm、14nm、10nm、7nm、5nm等這些先進的工藝。

臺積電獲許可證?華為“大海思”困境難破,“小海思”迎來轉機

由於華為手機、5G基站,服務器、AI芯片等都使用的是先進工藝,所以很多網友表示,那這個許可證沒什麼太多用啊。

事實上,可能是很多人對於華為不太瞭解,別小看了28nm的成熟工藝,拿到了這個許可證之後,也許華為大海思的芯片困境難破,但“小海思”迎來了轉機。

臺積電獲許可證?華為“大海思”困境難破,“小海思”迎來轉機

華為旗下其實有兩家海思公司,一家是2004年成立的深圳市海思半導體有限公司,這家被稱之為大海思;一家是2018年成立的上海海思技術有限公司,這家被稱為小海思。

這兩家海思都設計芯片,都不生產芯片,但分工則是完全不同的,其中大海思專注於為華為體系設計芯片,而小海思主要聚焦於為業界設計芯片。

從具體的芯片類別來看,麒麟、鯤鵬、天罡、昇騰這些大芯片,華為自用的芯片,都是大海思設計的,使用的是都是先進工藝,比如7nm、5nm等。

臺積電獲許可證?華為“大海思”困境難破,“小海思”迎來轉機

而像物聯網芯片、視頻監控芯片、路由器芯片、機頂盒芯片、電視芯片等等,這些採用成熟工藝製造的芯片,並且對外銷售的芯片,基本上是小海思設計出來的。

所以就算臺積電獲得的許可證只可以生產成熟工藝的芯片,對於華為小海思而言,都是重大的轉機,可以生產眾多的這些對外銷售的芯片了,也能夠滿足華為一部分的業務需求,畢竟並不是所有的芯片都需要先進工藝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