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文章,做編輯、注意宗教禁忌(4)


第二節 宗教禁忌

作者為宗教期刊編輯,我們有必要了解宗教禁忌,避免在相關文章中出現錯誤。

第一類 佛教禁忌

  禁忌,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必須注意和尊重的事情。所謂“禁忌”,即指禁止說犯忌諱的話和禁止做犯忌諱的事。

  一、漢傳佛教的禁忌

  佛教傳入中國漢地以後,與中國儒家的社會倫理道德有明顯不同,因此佛教徒在生活方式、社會交往、人生禁忌和信仰活動等方面,都與世俗百姓有著顯著的區別,這些獨特的風俗習慣構成了中國佛教文化的一個重要內容。中國佛教禁忌風俗一方面來自佛教本身的戒律儀規,顯然留有古代印度社會風俗的痕跡;另一方面也受到中國本土傳統民間風俗的影響。它是隨著佛教在中國文化圈裡的傳播而逐漸形成的。這些禁忌形成之後,反過來又推動了佛教向民間的廣泛傳播。

  佛陀臨逝世時教導弟子們,在他去世以後要以戒為師。佛教的戒(禁忌)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針對僧人和僧團的,另一方面是針對在家修行者的。佛教的禁忌,是以佛教事業的興盛和佛教的根本教義得到弘揚為目的的。佛教自傳入中國後,同各地的民俗、文化相融合,形成不同的禁忌。

  中國佛教的禁忌一方面來自於佛教本身的戒律儀規,另一方面也受到中國本土傳統民間風俗的影響。皈依佛門的人,無論在家出家,為了發慈悲心,增長功德,都要持佛教的戒律,漢傳佛教禁忌的主要內容有:

  (一)對一切學佛者的普遍禁忌

  (1)皈依
佛教對一切學佛的人,無論是出家還是在家,都要求皈依三寶,即確信佛、法、僧為自己終生身心依靠之處,這是入佛、學佛的第一步,表現了佛教中對三寶不可分離的觀點。按照佛教制度,不皈依三寶,就不是真正的佛教信徒。三皈依莊嚴而神聖的儀式,既體現了佛教的神聖,也表達了佛教信仰者的宗教感情,所以凡進入佛門的人,要鄭重履行佛教三皈依。

  (2)持戒
皈依佛教的人,無論在家、出家,為了發慈悲心,增長功德,都要持佛教的戒律,最基本的是“五戒十善”。

  “五戒”是殺生戒、偷盜戒、邪淫戒、妄語戒、飲酒戒;

  “十善”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慾、不嗔憤、不邪見。

  “五戒十善”即是佛教最基本的教條。五戒十善的內涵如下:

  所謂“五戒”,即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十善”是將五戒中的“不妄語”分解為不兩舌、不妄言、不惡口、不綺語,將“不飲酒”擴展為不貪、不嗔、不痴,加上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而成,稱作“十善戒法”,或稱“十善業道”。五戒是十善的基礎,十善是對五戒的擴張和加深,其內容並沒有多少差別,只是五戒側重於身的修為,而十善兼明心的動態。

  由於佛教徒修持的層次不同,分有在家的(居士)五戒十善或八戒,出家的十戒、比丘戒、比丘尼戒,還有大乘的菩薩戒,但都是以上述五戒十善為基礎作些升格或詳析,大同小異。

  五戒十善的內涵相當豐富。

  (1)不殺生而慈心生仁。無論是人,還是飛禽走獸、昆蟲蟻螻,凡是有生命的動物,佛教認為都不可以殺害。也不論是親自操持刀槍或用手足傷殺對方的生命,還是指使他人去殺害,甚至看到他人傷害物命而心中竊喜,都是不許可的。佛教主張佛性平等,即對一切眾生,應一視同仁,切勿殘殺加害,基於此,僧人食素不吃葷腥。釋迦牟尼提倡慈悲救世,他以平等慈悲的教義,為被殺害的眾生呼援。不殺生的重點是講不殺人。在釋迦牟尼看來,人類能夠慈心於仁,不相互殘殺,各種生靈能夠安順天然,世間免去爭鬥仇恨,天下便可太平無憂。在此理念下,佛教時有祈禱世界和平法會。

  (2)不偷盜而義利節用。偷盜包括詐騙潛竊和強劫豪奪。佛教認為,凡是不與而取,非分而取,無功而取,都是偷盜行為,為人所不齒。他們主張致利須合宜,利己要利人,利人與利己相統一稱作義利。如果人人都行義利,並節儉日用,精打細算,奉養父母,撫育子女,與朋友同事金錢往來以及經貿活動中也能恪守信用,那麼就不會發生偷盜欺詐瞞騙行為和不履行合同的行為,社會即可安寧,個人與家庭也能得到幸福。

  (3)不邪淫而貞良守禮。除了正式結合的夫妻以外,不能發生性關係。一切不受國家法律或社會道德承認的男女關係,都稱為邪淫。即使夫妻之間的性愛,也不能非時、非處和變態。成年男女能做到這一點,便是不邪淫,也就是貞良守禮。這是佛陀教導居士結婚後,要夫婦相敬如賓,不與妻子以外的女子苟合,互相尊重,和睦相處,使家庭美滿。肛交、口交、乳交,與動物交合,都是邪淫。

  剋制淫慾的最簡便的方法。“又當淫慾熾盛,情不能制之時。但將女陰作毒蛇口,如以陽納蛇口中。則心神驚悸,毛骨悚然。無邊熱惱,當下清涼矣。此又窒慾之最簡便法也。”(《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三不可錄重刻序)是說,當性慾非常強,難以自制的時候,只要把女人陰道觀想成毒蛇的口,如同陽物被毒蛇咬在口中一樣,就會心驚膽戰,毛骨悚然,這樣淫慾帶來的無邊熱惱,就會立即變得清涼了。這是剋制淫慾的最簡便的方法。“若偶起慾念,即想毒蛇吞己男根。(此法妙極。若是女人,當想毒蛇入己女根。)則欲心直下消滅矣。”(印光法師文鈔三編卷一復陸培谷居士書)是說,如果偶然產生了淫慾的念頭,就觀想毒蛇吞咬自己的男根(生殖器)。(這個方法非常妙。如果是女人產生了淫慾的念頭,要觀想毒蛇進入自己的女根(女性生殖器官)那麼淫慾的心當下就消滅了。

  手淫、意淫、夢淫是不是也犯戒。戒律沒有明說,也是吧。

  (4)不妄言而誠實無欺。就是做人要誠實,不說謊話、大話、虛偽的話,不作欺騙他人的事。佛教認為,說謊固然是妄言,有時以眼色、手勢、點頭默認或暗示的做法,蓄意使對方受騙,也是妄言。如果人人遠離妄言,大家以誠相待,童叟無欺,互相信賴,那麼這個世界就成為得道樂土了。

  (5)不兩舌而無爭是非。“兩舌”是指搬弄是非,離間他人的感情。人際接觸中能夠遠離兩舌,說正直話,做正直事,同事鄰里和氣相待,感情融洽,就不會有是非煩惱纏身了。

  (6)不惡口而出言慈和。不惡口指語言文明,不用惡言毒語咒詛他人,不說粗言穢語有辱於人的話。“惡語傷人六月寒,良言美語三冬暖。”佛教認為不惡口而出言慈和,可積德善,為人敬愛。

  (7)不綺語而言說有禮。所謂“綺語”,包括花言巧語,戲弄人的言詞和使人生諸邪念的不正經語言。佛教認為綺語者輕浮無禮,是輕賤之人。人若不綺語,則心正言順,彬彬有禮,莊嚴威儀,為他人所敬仰。

  (8)不貪慾而慈心舍施。貪慾之人在順境中追求名、色、財、食、睡五欲而不知足,便會產生種種罪孽,比如貪髒枉法,中飽私囊,等等。故佛教極力勸人慈心舍施,對自己正當的收入,除了用於自己的家族日常開支外,還應幫助貧病孤苦之人,或捐給社會福利機構進而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9)不嗔恚而慈忍積福。嗔是生氣,“恚”指在逆境中憎惡而不能忍受,即遇事不順,埋恨於心,發怒於形。釋迦牟尼常常教導人們勤修慈悲,養成忍辱負重和堅韌不拔的品格,以對治恚,這樣可以成就自利利他之大事業。

  (10)不邪見而多聞增智。邪見即缺乏智慧,不明事理,對是非不能辨別,固執邪見,胡作非為。佛經說,修般若慧以對治愚痴,教人多學習,明事理,開闊眼界,增長知識,增添才幹,做遠離邪見的善人。

  以上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是身三善業;不妄言、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是口四善業;不貪慾、不嗔恚、不邪見是意三善業。

  (二)對出家僧人的基本要求和禁忌


出家修行是佛教的傳統,從印度到中國,都有男、女二眾出家。出家修行有兩大任務,一是自度,為求得自己的解脫,為證得阿羅漢果而出家修行;二是協助他人和護持眾生修學佛法,幫助眾生得度和覺悟。佛教對出家僧人的要求和禁忌更為嚴格,除五戒十善,出家僧人的禁忌還有以下幾個方面:

  (1)飲食方面的禁忌
素食:素食成為漢傳佛教區別於其他佛教宗派和其他宗教的重要標誌之一。素食的概念包括不吃“葷”和“腥”。“葷”是指有惡臭和異味的蔬菜,如大蒜、大蔥、韭菜等,《楞嚴經》說:葷菜生食生嗔,熟食助淫。所以佛教要求禁食;所謂“腥”是指肉食,即各種動物的肉,甚至蛋,出家人都不能吃。所以大乘佛教經典《楞嚴經》等,都強調素食,嚴禁肉食,體現了佛教的慈悲觀。不過素食的範圍也比較廣,例如:辣椒、生薑、胡椒、五香、八角、香椿、茴香、桂皮、蕪荽、芹菜、香菇類等都可食用。豆製品、牛奶和乳製品,如奶酪、生酥、醍醐等也都不在禁止之列。
不飲酒

:酒能麻醉神經、能亂性,所以要絕對禁酒。不飲酒也包括不飲一切能麻醉人的飲料,包括粳米酒、果酒、大麥酒、啤酒等。能夠麻醉神經與分泌系統的各種“毒品”,更在禁止之列。
不吸菸:吸菸雖然不是五戒範圍的內容,但是吸菸是一種精神依賴的不良習慣和嗜好,體現了一種精神的追求和貪慾,同佛教要求清淨無我的境界不相符,因此也在佛教的禁忌之列。
過堂:僧人在寺院過集體生活,吃飯要過堂,不能三三兩兩或個人在住處私自搞小灶,亂做飯菜。過堂是出家人一項重要的儀規和修行生活,是出家團體修行的一項重要制度,作為出家僧眾,要堅持進行,不能偏廢。
過午不食:這是佛陀在世時的制度,上座部佛教堅持較好。漢傳佛教不注重,但近年來也有不少漢傳佛教僧人把過午不食作為自己修行生活的重要內容,甚至有的寺院晚上不開火。
不吃零食:這是佛教對僧人的要求,既是僧人威儀的需要,也是僧人修行的需要。所以,同出家人共處時,不宜向僧人敬菸;同桌就餐時,不宜將素菜葷叫,不宜對僧人敬酒,勸酒,或者勸吃肉,也不宜提議同僧人乾杯(茶、飲料等)。

  (2)著裝和修飾方面的禁忌
僧衣:出家人平時必須穿著佛教規定的出家人的服裝。根據佛教制度,僧眾的衣服有五衣、七衣、大衣三種。一是用五條布縫成的小衣,在勞動時穿。二是七條布縫成的中衣,是平時穿的。三是九條乃至二十五條布縫成的大衣,我國俗稱祖衣,是禮服,是出門或見尊者時穿的。三衣總稱為袈裟。僧衣是出家僧人的重要標誌,是僧人修行的體現,因此,僧人已經出家,不能穿著在家人的服裝。
剃髮:又作削髮、祝髮、落髮、淨髮等,剃髮是僧人出家最基本的條件,留髮是僧人最大的禁忌。

  ③剃鬍須:留鬍鬚也是佛教的禁忌,要求出家人皆不得留鬍鬚。
香疤:香疤即僧人受戒時在頭上燃香燙戒疤,出家人在受戒時,為了表示發菩薩的大宏誓願,以期難忍能忍,難捨能捨,以燃頂香來顯發自己的心跡。

  (3)個人生活方面的禁忌
不淫
不結婚、不能談戀愛。這是漢傳佛教特有的要求。對一般信眾要求不邪淫,對出家人是要求不淫。

  不蓄私財。佛教認為出家僧眾擔負著住持佛法、續佛慧命的重大責任和終身事業,因此必須獨身出家才能成就,積蓄私財是違背出家本意的。此外,還要求不著香花幔,不香油塗身,不自歌舞,不觀看聽取歌舞,不坐臥高級豪華床位,不接受金銀象馬等財寶,不作買賣,不看相算命,不顯示神奇,不禁閉、掠奪和威嚇他人等。僧人出家受戒後,戒律還要求比丘、比丘尼分別住在各自寺院中,不能同住一個寺院。

  (三)居士的禁忌
在家居士,即不出家而信仰佛教、學修佛法的男女二眾,一般將這些信眾稱為居士。居士的禁忌一般有:
皈依三寶。皈依即身心歸向依靠之處,皈依三寶即確信佛、法、僧三寶為自己終生身心依靠之處,學佛者不能皈依佛教以外的其他宗教和神廟。


必須奉行五戒十善八正道。如前所述,五戒,即不殺生、不倫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十善,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慾、不瞋恚、不邪見;八正道,即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持齋。在每月特定的日子裡實行一種剋制的生活,即不塗香裝飾,不觀聽歌舞,不坐臥高廣床座。持齋日子一般是陰曆朔日(初一)、初八、十四、望日(十五)、二十三、二十九日。

 (四)佛教交往中的禁忌
①同僧人交往的禁忌:
一般人見了出家人,可以合掌問訊,以代替俗人間的握手禮。不要主動伸手與僧人握手,尤其注意不要與出家的女尼握手。非佛教徒對寺院裡的僧尼或在家的居士行禮,以合十禮為宜。佛教徒禁忌別人隨意觸摸佛像、鐘鼓、經書等。更禁忌撫摸被佛教徒視為“聖物”的僧人的身體、僧人佩戴的念珠等。

  ②同出家人共處時,不宜向僧人敬菸;

  ③在同出家人同桌就餐時,不宜向僧人敬、勸酒,或者勸吃肉,不宜提議同僧人乾杯(包括茶、飲料等);與僧人同桌就餐時,不宜將素菜葷叫,例如排骨、雞、鱔魚等。現在素菜館有的就將素菜起葷菜名,這是不對的。

  ④對僧人不宜問是否吃肉、是否已經結婚之類的話,更不要議論或者譏諷;

⑤不宜邀請僧人唱歌、跳舞或參加其他不符合佛教清規戒律的娛樂活動。
⑥同比丘尼交往的禁忌:男性公民到比丘尼寺院,不能進尼眾的寮房,同比丘尼說話時要有另外的人在場;所有男性,包括小男孩,都不能在比丘尼寺院過夜住宿,到晚上都要離開;到比丘尼寺院參觀、拜佛,應衣冠整齊,特別是不要赤身露體;不要唱流行歌曲;不要主動同比丘尼握手。
⑦參觀寺院的禁忌:到寺院勿大聲喧譁,高談闊論,指指點點,評頭論足,應衣冠整潔;

我國漢族地區的佛教主張素食,為保持佛門清淨,嚴禁將一切葷腥及其製品帶入寺內。

  佛教信徒入寺拜佛一般要燒香,通過扶搖直上嫋嫋的香菸,把訴諸佛的“信息”傳遞給眾佛。燒香時,每炷香可以有很多枝,但必須是單數,一般燒3炷稥。

  拜佛,為什麼要燒三炷香?首先我們要弄明白燒香的含義:(1)表示虔誠恭敬供養佛、法、僧三寶,以此示範接引眾生。(2)表示傳遞信息於虛空法界,感通十方三寶加持。(3)表示燃燒自身,普香十方,提醒佛門弟子無私奉獻。(4)表示點燃了佛教徒的戒定真香,含有默誓“勤修戒、定、慧,熄滅貪、瞋、痴”意,佛並不嗜好世間大香貴香,但卻喜歡佛弟子的戒、定真香。
上三支香是表示“戒、定、慧”三無漏學;也表示供養佛、法、僧三寶。這是最圓滿且文明的燒香供養。上香不在多少,貴在心誠,所謂“燒三支文明香,敬—片真誠心”。
具體的方法是:把香點燃後應插在香爐中間,第一支香插在中間,心中默唸:供養佛,覺而不迷;第二支香插在右邊,心中默唸:供養法,正而不邪;第三支香插在左邊,心中默唸:供養僧,淨而不染。上完香後,應對佛像,肅立合掌,恭敬禮佛。現在有人將一把香點燃以後拿在手上拜佛,既可能引起火患,燒傷他人或自己,也容易燒壞拜墊和器物,更造成濃煙滾滾,汙染環境,危害健康,實在是不文明不如法。

  特殊禁忌。勿到寺院裡談情說愛。勿亂動亂敲寺院的法器,以免影響僧人的修行生活,影響寺院的宗教活動;如果到殿堂拜佛,要在兩側拜墊上進行,不可佔據中央大拜墊,這是寺院主持所用;勿強行要求參加僧人的傳戒、誦戒活動等,也不要有意無意偷聽僧人傳戒和誦戒;如果應邀參加佛教界舉行的大型慶典活動,在活動中可以不參加拜佛;到寺院觀光旅遊的人,不經允許,最好不要到寺院禪堂裡面去,也不要隨意到僧人閉關的地方去,特別是女士到寺院,更要注意;尊重佛教的喪葬習俗;尊重佛教關於處理僧人遺產的制度等。

⑧對出家眾的稱謂。按照佛教的制度,只有大叢林(寺院)的方丈才能稱為“和尚”。此外,沙彌的剃度師也可稱為和尚;比丘的得戒師也稱“戒和尚”。所以,其他僧人一般都不能稱和尚,和尚實際上是很尊重的稱呼。對於和尚可稱為“和尚”“大和尚”“方丈”,教外人可稱和尚為“大法師”“法師”,居士可統稱和尚為“某某師父”。凡是剃度出家的男性,年滿20歲,受了具足戒的則稱做“比丘”。受具足戒五年之內的比丘,還沒有資格收授徒弟的,居士可稱他們為“師父”,教外人可稱其“某某法師”。應該注意的是,教外人同僧人交往中,不要直呼其號,因為這樣做顯得不尊重僧人,容易引起信教群眾的反感。
對於女眾出家人,稱其為“尼姑”並不合乎佛制。正確的稱呼是:年滿18歲,在受了十戒的基礎上再加六法,為隨學比丘尼。居士稱其“某某師父”,教外人稱其“某某法師”。受過具足戒的就是比丘尼,教外人可稱其“某某尼師”“某某法師”“某某師父”“某某師太”。也有稱尼眾寺院的住持為和尚的。有一個竅門,若拿不準,所有的出家人都稱其法師不會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