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真的做不出好綜藝麼?成團日臨近乘風破浪的姐姐收視率卻暴跌

乘風破浪的姐姐,馬上就要進入到最後成團階段。各位浪花們你們又Pick哪位姐姐呢。可無論如何。收視率高開低走,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根據億恩數據顯示。從第1期的近5億播放量。到第2期2.8億播放量。數據就出現了斷崖式的下滑。

中國真的做不出好綜藝麼?成團日臨近乘風破浪的姐姐收視率卻暴跌

雖然姐姐們每天都在元氣滿滿的努力營業,以至於收視率沒有自由落體的趨勢。但無論從關注度,節目播放量,還是微博熱度來看都大不如前。是節目立意太高,曲高和寡。還是姐姐們不夠優秀。是粉絲們打call不夠猛。還是姐姐們battle不夠激烈。是寧靜,張雨綺不夠霸氣。還是黃曉明的求生欲不夠強烈。

中國真的做不出好綜藝麼?成團日臨近乘風破浪的姐姐收視率卻暴跌

什麼是流量?現在明星發公告似乎像知乎一樣都有個標準公式,不同的是知乎是謝邀,而明星們說的是無意佔用過多公共資源。流量是誰想佔就能佔的嗎?蛋糕就這麼大,而且誰都想吃。無論是站著吃跑著吃還是跪著吃。也不管是在高級餐廳吃,酒店吃還是廁所吃。只要能吃到那就是成功了。這一點老八可能比較有經驗。當然我不是看不起他的意思。吃那啥的人有這麼多,但頂流只有他一個。而且這種方法最多隻算虐待自己。娛樂他人。這和喜劇靠裝傻自嘲來給他人帶來快樂內核上是一樣的。這麼說也算一門藝術。如此說來老八也算是代藝術家了。所以請把廁所美食家打在公屏上。

中國真的做不出好綜藝麼?成團日臨近乘風破浪的姐姐收視率卻暴跌


第一持續流量弱。有著成熟藝人buff加持的浪姐。流量居然打不過小鮮肉?這是必然的。至少在中國。一個是藝人,一個是偶像。藝人要的是作品,人格魅力。而偶像要的是流量,包裝人設。看看現在的大牌新品代言幾乎都是偶像就知道。因為大牌請的就是流量。在這裡偶像約等於流量。而且偶像的粉絲較藝人更瘋狂。一個把產品功能講的一絲不掛的視頻,可能還不如偶像的一句買它,來的有用。這就是流量商業最喜歡的變現流量。

中國真的做不出好綜藝麼?成團日臨近乘風破浪的姐姐收視率卻暴跌


第二,創新能力差。說實話,中國的娛樂也不像娛樂業發達國家那麼健全。現在的綜藝,大多數都是韓綜模式。比如我們熟知的,偶像練習生,嚮往的生活,親愛的客棧,中餐廳。這些東西都是沒有授權的,抄襲。其中偶像練習生,的相似度更是達到了88%以上。這已經把抄襲昇華了,簡直就是描紅好不好?而我們今天的主角乘風破浪的姐姐更是和韓綜《姐姐們的slam dunk》高度相似。至於這名字為啥都不改改?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問。

中國真的做不出好綜藝麼?成團日臨近乘風破浪的姐姐收視率卻暴跌

第三,審美疲勞。就算你眼前天天都是吳彥祖,彭于晏,有一天你也會想要易烊千璽和王一博的畢竟更年輕,不是?節目第1期就叫了30位。30歲以上的姐姐。其中有好多不常上綜藝節目的。這種前所未有的陣容一開始就叫觀眾,震撼了一把。也讓前浪觀眾有一種爺青回的感覺。特別我這種,喜歡欣賞美女的觀眾。需要吃包辣條冷靜一下。當然還有黃曉明滿滿的求生欲。我不要,我以為我只要,您覺得。還有姐姐們一起住別墅的集體生活。一切都是新鮮的。而節目的立意也是高的。女人30歲也可以追尋自己想要的發光發熱,乘風破浪。這個讓不少生活在生活瑣碎的女人們。躍躍欲試,燃起希望。也讓隔壁的老王擦了擦嘴角三尺多長的口水。讓美妝商家,掌聲雷動,大家一起走出六親不認的步伐。畢竟30多歲女人追求的是什麼?是美麗和抗衰。而且他們不同於學生有著更強的消費能力。真不亞於,一座金礦。雖然她們真正需要的可能是面只會說自己最美的魔鏡。所以這檔綜藝在資本的力量,獨立女性的力量,男性欣賞美麗女性的三方力量共同作用下發生了化學反應。成為了紅到冒泡的現象級綜藝。


中國真的做不出好綜藝麼?成團日臨近乘風破浪的姐姐收視率卻暴跌

可是新鮮感消退之後。乘風破浪也將歸於平淡。呵,人類們。美女看多了也會疲勞。何況是30多歲的呢。重複的排練公演,排練公演。一次又一次。似爪牙似魔鬼的步伐。且每次時長將近兩小時。再美好的東西重複久了。無論是三餐一日,還是一日三餐。人的本質就是喜新厭舊。而這部綜藝似乎得有6次公演。也就意味著6次重複。且這不同於湖南臺的另一檔節目歌手,這中間是沒有新演員進來的。還有就是作為成熟的演員,大家都有檔期,不可能一直住在節目組安排的別墅裡。所以除了公演,略有看頭。姐姐們的排練和宿舍生活。過長的篇幅很容易讓人喪失興趣。 而流量少了,話題度少了。資本跑的可比博爾特都快。所以出現了商演價格翻了10倍的姐姐立馬打了個對摺的朋克現象。

中國真的做不出好綜藝麼?成團日臨近乘風破浪的姐姐收視率卻暴跌


乘風破浪的姐姐成功嗎,從商業角度上來說,已經成功了。可中國的綜藝成功了嗎?可能不太遠。儘管現在大多數成功的綜藝都是借鑑韓綜模式。創新能力遠遠不足。產業配套設施不足,就連娛樂圈環境也比不過別人。但我們有個大招是他們沒有的。可以用來實施劉慈欣三體裡的降維打擊。它姓大。別誤會,不是人間精品大張偉啊。它叫大數據。現在我們的消費購物娛樂搜索都離不開手機。可以說手機掌握著我們的一舉一動。曾經有一段時間我看FBI裡面的老師時都不敢用手機,因為怕它在劇情高潮時打開前置攝像頭拍一下我猙獰的面孔。所以你最親密的不是你枕邊的那個溫柔賢惠她,不是隔壁那個風情萬種的她,也不是那個澡堂身強體壯讓你幫忙撿肥皂的他。這當然有很多壞處,在這裡我只說好處。就是綜藝節目,無論是選導師還是選手晉級。都可以用大數據進行演算。哪個導師花最少的錢帶來更大的流量。更貼近用戶畫像。更方便破圈。而這個是根據你在視頻平臺上的觀影數據,彈幕數據,和購物數據。綜合計算出來。可能比你自己更懂,你想要什麼。他不僅知道你喜歡誰,想看誰,還知道你願意為誰代言的何種商品買單。所以他不但能更精確的選擇。導師和參賽人員。還能更好的為冠名商帶貨。瑞思拜。

中國真的做不出好綜藝麼?成團日臨近乘風破浪的姐姐收視率卻暴跌


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互聯網和智能手機的普及。讓我國成為了世界上數據最多的國家。無論是騰訊阿里還是字節。都有著浩如煙海的用戶數據。數據就如內力,相信我國各大互聯網公司,能像天龍八部裡的虛竹一樣憑藉著深厚的內力破掉敵人的十八般武藝。數據是最懂人性的。如果把這些用好,相信我們可以做出全世界國人最愛看的綜藝。在政府的宏觀協調和勤勞智慧的後浪們的不懈努力下。我們一定能披荊斬棘,乘風破浪,終有一天,千帆競發,撥雲見日。會當凌絕頂時,回首曾經的鴻飛雪爪。相信有朝一日,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也可能做出全球最大的文化輸出。中國文化在世界的舞臺上是獨特的年輕的。我們似乎能在很短的時間裡走別人很長的路。直至一天,鮮衣怒馬少年時,一日看盡長安花。因為我堅信,我們能在看得見的站得直,是因為我們在看不見的地方站得穩。


中國真的做不出好綜藝麼?成團日臨近乘風破浪的姐姐收視率卻暴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