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智金融:試水跨境電商,供應鏈金融大有可為

剛剛過去的雙11,跨境電商已經成為商家的重要發力點,比佈局網點,比合作商家,比物流服務……極智金融近期試水跨境電商,驥馬海外進口直供中心,海外購超市目前已投入試運營,並將視線轉向供應鏈金融,電商的全球化佈局,供應鏈金融一定大有可為。

無論是阿里還是京東,以及網易考拉、蘇寧等,均已佈局跨境電商業務,國內消費需求升級,電商已瞄準“海外購”商機。對於電商來說,跨境業務利好是一波接著一波,過去消費者境外購物、熱衷海淘的一大原因是“內外差價大”。現在,國家有關部門的降稅、調稅、免稅、退稅等一系列措施逐步實施落地,降稅範圍從服裝、鞋靴、護膚品、紙尿褲等日用消費品向其他品類逐漸擴大,商品的關稅平均降幅超過50%,消費者現在完全有條件在家門口買到便宜的外國商品。

極智金融董事長介紹,他看中跨境電商主要基於兩點:一是消費需求,二是供應鏈金融服務。他認為,洋貨的蜂擁而入,將倒逼中國製造加速轉型。翻看中國消費者的海外購物清單,奶粉、尿不溼、食品、衣物……說到底,大家只是想買一些質量更好、更耐用、更安全的商品品,當這種需求在國內不能完全得到滿足時,轉而投向海外。這對於我們是危機,也是一個商機:在中國製造繼續保持活力,加入全球化競爭的同時,引入國外物美價廉的商品,滿足國內消費需求,必定是適應社會需求的商業行為。

線下體驗店是跨境電商的有效展示形式。消費本來就是逛超市,消費者可以在體驗區內免費體驗商品,滿意後用手機掃二維碼下單,也可在線上下單,享受送貨上門服務。

跨境電商,有幾個重要因素:經營體系;物流配送;國際採購渠道;品牌基礎。沒有強大的供應鏈,是滿足不了跨境電商跨國資源調配的。進口商品已不再神聖化,購物渠道的增多使得買賣雙方信息對稱,基於金融服務的全球供應鏈已經具備全部條件。現在要做的就是加快金融創新、加快商品種類開放、提高跨境服務水品、提高線上線下結合能力。超市賣場加入跨境電商,既是完美的消費體驗終端,也是供應鏈的有機組成部分。海外直採,生活場景式購物模式,是驥馬海外進口直供中心區別於一般跨境超市的最大亮點。

按照極智金融風控部門的規劃,研發出服務於跨境電商的供應鏈金融產品是平臺的產品規劃之一。中國有數量龐大的小微企業,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從事跨境電商,為他們提供金融服務及解決方案,是普惠金融的最好實踐。

極智金融:試水跨境電商,供應鏈金融大有可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