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曰“少成若成天性,習慣如自然”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道德行為

孩子"呱呱"墜地時,給父母帶來歡樂、期望。許多年輕的父母一定會想到給他充足的營養,給他豐富的知識,開發他的智力……但對如何培養孩子的道德品質卻考慮不多。

其實,培養孩子的道德品質是極為重要的。貝多芬曾告誡後人:把“德行”教給你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錢。幼兒期是一個人個性、品德開始形成的重要時期,錯過這個時期,許多良好的品性很難形成。

人之初,是一張白紙。一個沒有良好道德的人,是不可能實現人生輝煌的。讓幼兒德、智、體全面發展,全社會都有義務。成功的道德教育意味著具備關心他人的品質,包括:分擔別人的痛苦,幫助別人的利他主義行為,容忍他人及遵從社會規範。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一個人成才的最重要的條件,也是人的良好素質的反映和表現。

在幼兒心目中,並沒有道德觀念,一切行為,他們都會以身邊的成人的稱讚或責備為對與錯的準則,這是孩子品格形成的最早階段,父母必須灌輸正確的行為意識,同時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夠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但怎樣才能達到目的呢?其實我們扮演一個很重要的角色,不但要身體力行,以身作則,還要有耐心、有愛心地教育和引導。

現在家庭中,獨生子女居多,幼兒在家裡得到了父母,尤其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悉心呵護,都成了小皇帝、小公主,說一不二。家長的溺愛給了孩子一種錯誤的信息,孩子養成了自私、任性、唯我獨尊的壞品行,在家中橫行霸道,好吃的一個人吃,好用的一個人用,從來不顧及長輩,反而把長輩對自己的關心疼愛當成是理所當然。長此以往,孩子不會心疼自己的父母更不會有尊敬老人的想法和行為,在他們眼裡,父母、老人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應該的,自己不用感謝他們,這些行為品質帶到幼兒園這個集體中來,就出現了依賴性強、缺乏責任感、動手能力差、佔有慾也強、攻擊性行為多等不良習慣,幼兒在園中經常出現爭搶玩具,私拿集體和他人玩具,互相攻擊謾罵,嘲笑別人,愛挑別人毛病等不好的行為品質。

家庭教育在幼兒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家庭教育是幼兒德育教育的關鍵環節。家庭是社會的細胞,作為家長,必須要加強學習,提高自身道德修養,特別是家庭成員間的生活中應相互尊重、相互謙讓,與鄰里友好相處,關心別人,為孩子營造一個溫暖和諧的家庭氛圍,在生活中無形地為孩子做出榜樣。如父母愛護公物,孩子也會向父母學習愛護公物。父母能夠和平的與人解決矛盾糾紛,孩子就不愛與人打架。反之孩子就會進行不好的模仿,就不利於幼兒的發展。其次,父母在生活中對幼兒的做法作出正確的評價。讓孩子知道什麼是好的,什麼是壞的,什麼事應該做,什麼事不應該做,為孩子指明方向。父母應從家庭實際出發,根據孩子身心發育的特點和品德形成的規律,從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抓起,循循善誘,以情導行,以事明理,對孩子進行生動的滲透性的道德啟蒙教育。

在生活中這樣的現象經常讓人遇見:幼兒說話時髒話不斷;在公共汽車上搶佔座位,玩耍時欺負小朋友;對待長輩沒有禮貌;對父母經常說謊等。面對這些,你一定會說:“孩子真是缺乏教養。”從某種意義上講,讓幼兒具有教養比培養幼兒的智力素質更為重要。古人說:德者,立身之本也。教幼兒學會做人,首要的是讓幼兒具有道德。讓幼兒能夠做到誠實正直、善良友愛、謙虛謹慎、待人以禮、樂於助人、尊老愛幼、誠實守信、言行一致。

在家庭中,如何最有效的培養幼兒的道德、價值觀念呢?在這裡強調的是父母的榜樣作用。自己深有感觸:媽媽的榜樣是最有效的教育“工具”。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古有明訓。

幫助幼兒樹立正確的、健康的道德觀與價值觀,首先需要父母本身有正確的觀念與標準。教育幼兒的過程也是一個教育我們自身的過程。要保持自己的勇氣,敢於承認自身的不足和缺點,有勇氣改正,這是對幼兒最為有效的教育與培養。

幼兒德育教育離不開社會環境的淨化

家庭、幼兒園、社會教育要有一致性。現今社會,作為成年人,要注重社會的價值取向,不要只有一味的物質化、理性化,使幼兒在這個真實的生活中,引起他們行為和認知上的衝突。如: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等。幼兒在耳聞目睹,潛移默化中受到影響,變得對周圍的人和事漠不關心。小朋友摔倒了,沒有人去扶他,玩具扔了一地,沒有人主動撿起來等行為。如果幼兒園中老師對幼兒進行正面教育,而社會則相反,孩子就會迷失方向,無法樹立正確的道德標準。可見,道德教育的根本策略就是為幼兒提供一些真實的生活背景,讓他們在現實生活中去體驗、去活動、去親近,逐漸形成正確的道德規範和良好的行為模式。

孔子曰:“少成若成天性,習慣如自然。”良好行為習慣、品格的形成應從小培養和糾正,使幼兒從小積累經驗,形成一種正確的道德規範和行為,只有有目的、有計劃的培養幼兒的良好道德修養,才能培養出全面發展的人才。

健康的心理素質、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一個人成才的最重要的條件,也是人的良好素質的最樸素的反映和最自然的表現。

願每一個做父母的都能積極進取,做孩子的好榜樣,讓孩子從小培養良好的道德能力,將來成為社會有用之人!

孔子曰“少成若成天性,習慣如自然”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道德行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