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項目建設屢現違規 宜華健康10.5億元定增“闖關”

本報記者 陳婷 曹學平 深圳報道

“潮汕資本教父”劉紹喜近段時間過得並不太平,其手裡的宜華生活(600978.SH)披星戴帽成*ST宜生,宜華健康醫療股份有限公司(000150.SZ,以下簡稱“宜華健康”)2019年鉅虧15.72億元,且被下調主體信用等級。

究其財報,原來是宜華健康14.56億元的商譽減值損失令其業績大額虧損,而公司手裡持有的貨幣資金不足1億元。

過去一年,宜華健康旗下多家併購而來的子公司未完成業績承諾,且僅有1家子公司實現盈利。其中,作為公司營收第一大主力的廣東眾安康後勤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眾安康”)收入雖達到10.8億元,但依舊虧損1.2億元。

《中國經營報》記者近日走訪眾安康投資建設的深圳市羅湖區蓮塘街道康馨養老項目(以下簡稱“康馨養老項目”)施工現場發現,自其成為該項目總承包方以來,4年半時間過去,施工現場僅有一棟主體大樓雛形。2019年底,該項目在施工過程中還曾發生擅自改變林地用途,進行其他非林業建設的情形;2018年,建設方深圳市康馨鵬城養老事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康馨養老公司”)在未取得施工許可證的情況下,擅自進行邊坡工程項目的施工。

5月7日,深圳市羅湖區住建局方面告訴記者,至今,康馨養老公司一直未取得康馨養老院城市更新單元登山道邊坡工程的施工許可證,該工程也一直處於停工狀態。

5月8日,深圳市羅湖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以下簡稱“城管局”)對記者表示,因康馨養老公司改變林地面積較大,有可能涉嫌刑事犯罪,該局在今年1月20日將此案移送深圳市公安局森林分局。另外因疫情影響,林地恢復工作處於停滯狀態,下一步將持續督促康馨養老公司恢復林地,並責令其於5月11日前遞交書面材料說明情況。如其於5月17日前仍未將改變用途林地恢復,且無合理理由,城管局將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針對上述相關問題,記者致函宜華健康方面,公司稱不予回應。

10.5億元定增“救急”

宜華健康前身為地產公司,2014年,其通過眾安康100%股權正式邁入醫療健康服務行業。此後,公司將達孜賽勒康醫療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達孜賽勒康”)、親和源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親和源”)等醫療公司收之麾下,向大健康行業轉型,並確立醫療產業服務、養老產業服務兩大業務方向。

在醫療產業服務領域,達孜賽勒康負責開展醫療機構投資及運營業務;眾安康則負責開展醫療後勤服務、醫療專業工程業務。另外,宜華健康依託親和源開展養老社區投資及運營業務。至此,3家子公司成為宜華健康業績的主力。

彼時,宜華健康與相關出讓方為眾安康、達孜賽勒康和親和源設置了業績承諾情況及補償措施,只是在2019年,達孜賽勒康和親和源雙雙未完成業績承諾。

其中,達孜賽勒康的完成率僅有6.05%,宜華健康為此出具的致歉公告稱,因相關政策原因導致達孜賽勒康與部隊醫院合作的模式無法持續,而其下屬醫院受外部因素和自身實際經營情況影響也未能完成業績承諾。2015年〜2019年,達孜賽勒康累計實現的扣非淨利潤為5.6億元,相關補償義務人須向上市公司支付2.25億元補償款。

另外,親和源除了銷售未達預期,2018年下半年以來陸續有養老社區竣工驗收開始攤銷成本費用,導致其2019年扣非淨利潤為-9619.95萬元,業績完成率為-581%,相關補償義務人須向上市公司支付補償款8169萬元。

與此同時,杭州養和醫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杭州養和”)、杭州慈養老年醫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杭州慈養”)、杭州下城慈惠老年護理院(3家合併計算)、崑山長海醫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崑山醫院”)、江陰百意中醫醫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意中醫院”)也未完成2019年的業績承諾。

此外,宜華健康對達孜賽勒康、親和源、崑山醫院、百意中醫院4家子公司未來的盈利預測也不甚樂觀,為此共計提了約9.5億元的商譽減值準備。

值得注意的是,宜華健康的商譽正是由上述高溢價併購而來。例如,收購達孜賽勒康、杭州養和、杭州慈養的增值率分別高達30倍、10倍和11倍。

與此同時,激進併購帶給宜華健康的還有高企的有息負債,併購標的的商譽“爆雷”更給公司留下了債務負擔。2019年末,宜華健康賬面上有息負債累計金額有36.5億元,而公司手裡持有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餘額僅有1.64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3月17日晚間,宜華健康發佈了《2020年度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 》。預案顯示,宜華健康擬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不超過10.5億元。本次募集資金總額在扣除發行費用7.5億元后用於償還銀行貸款,其餘補充流動資金。

不僅債務壓頂,業績不佳也給了宜華健康致命的一擊。2020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9億元,同比下降25%;淨利潤-5518萬元,同比下滑204%;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虧損3.06億元,同比減少67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資產為7.42億元,同比減少6.92%。

項目進展遲滯

值得一提的是,眾安康雖完成了業績承諾,也過了業績承諾期,但依舊在2019年末被宜華健康計提了4.83億元的商譽減值準備。

宜華健康稱,基於外部宏觀環境變化、公司業務戰略調整,審慎對眾安康未來盈利狀況進行預測,同時經其聘請的評估機構評估,眾安康所在資產組的可收回金額已低於含商譽的資產組賬面價值,因此對其計提商譽減值準備。

就“公司業務戰略調整”這一原因,記者聯繫採訪宜華健康方面瞭解具體指什麼內容,不過公司拒絕接受採訪。

只是記者注意到,眾安康始終是宜華健康2015年〜2019年營收的第一大主力,且為其轉型醫療大健康行業的重要落子。據宜華健康2014年的介紹,眾安康全部股權的評估增值率約為297.13%,其提供醫療後勤綜合服務的主要客戶包括北京大學深圳醫院、香港大學深圳醫院等知名醫院,而醫療專業工程領域的主要客戶為規模較大的總承包商和大型醫療機構。

2015年11月,宜華健康公告稱,眾安康成為康馨養老項目投資建設施工的中標人。根據合同內容,項目的實施主體為康馨養老公司,眾安康負責項目投資建設施工。項目完工後,康馨養老公司將向眾安康支付前期墊付的投資本金和收益,未來眾安康與其共同成立合資公司,後續由眾安康主要負責養老管理服務業務。

只不過,上述工程的進展始終遲滯。2020年5月4日,記者在走訪施工現場時發現,項目選址東鄰羅湖區中醫院,北靠梧桐山,當天有施工車輛不斷進出,但目前僅有一棟主體大樓打好地基,且大樓沒有任何施工跡象。

宜華健康曾對外披露,康馨養老項目曾因2017年7月發生一起高處墜落事故後,臨時停工整改約兩個月,後因項目地質複雜、調整施工方,施工方於2018年春節前後暫停施工交接外,其他時間均持續施工。

記者從天眼查得知,建設方康馨養老公司在2019年底因未經林業部門審批同意,擅自改變林地用途,進行其他非林業建設遭到約13萬元罰款的行政處罰。城管局日前告訴記者,經測量,康馨養老公司擅自改變林地面積合計0.433546公頃(4335.46平方米),林種為特種用途林。在做出處罰決定後,該局繼續督促蓮塘街道執法隊將上述擅自改變林地用途地塊列為日常巡查重點處所,加強巡查監管,截至目前,未發現該處有再次改變林地用途行為。

記者從深圳市住建局官網獲悉,康馨養老公司目前持有“康馨養老東院”“康馨養老院城市更新單元”兩項施工許可證。深圳市羅湖區住建局方面告訴記者,邊坡工程是整體項目的附屬部分,為配合完成項目所有建設,建設方仍須取得具體個別工程的施工許可,但自康馨養老公司遭到無證施工處罰後,其一直未向相關部門申請邊坡工程的施工許可,原因暫不得而知。

只不過,從宜華健康近日披露的《關於最近五年被證券監管部門和交易所採取監管措施或處罰及整改的公告》中或可見端倪,公告的內容側面暴露了眾安康的“資金危機”。

公告顯示,因眾安康臨時資金週轉需要,眾安康董事長林正剛(宜華健康第二大股東,截至2020年3月31日持有公司10.25%股份)自2016年以來持續向眾安康提供資金支持。2016年4月〜2019年6月30日期間,林正剛向眾安康劃轉資金累計1.7億元,眾安康向林正剛劃轉資金累計1.63億元,構成關聯交易。而林正剛未將上述資金往來情況告知宜華健康,公司也未對上述關聯交易履行信息披露義務,不符合相關規定。

其次,在眾安康與康馨養老公司簽署合作合同後,2018年12月7日,眾安康與康馨養老公司等有關方簽署了《蓮塘建設合同補充協議(四)》,明確合同雙方互不追究工期進展緩慢的違約責任,並前後兩次簽署協議修改眾安康收益計量部分,總增加1.96億元,而宜華健康也未就上述全部協議進行披露。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19年末,因工程尚未結束,宜華健康對康馨養老公司的預付賬款未結算餘額達到3.36億元,佔到全部預付賬款的82%,賬齡有1〜2年、2〜3年和3年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