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起朗讀《散步》作者——莫懷戚,朗讀,歐陽嶷

“醫”起朗讀《散步》作者——莫懷戚,朗讀,歐陽嶷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突如其來,讓2020年變得不同尋常,疫情發生以來,醫務工作者臨危受命,或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或堅守崗位守護著人民生命安全,彰顯了醫務工作者敬佑生命、救死扶傷、大愛無疆的職業操守;他們初心於懷,使命在肩,面對疫情挺身而出,逆行向前,把危險留給自己,把健康帶給他人,詮釋了醫者仁心、赤誠大愛的高尚品質。在此,中國醫師節即將到來之際,遼寧廣播電臺經濟廣播遼寧好醫生節目聯合健康報遼寧頻道,遼寧中糧可口可樂公司共同推出醫心醫“疫”,“醫”起朗讀,尊醫重衛,共享健康!

“醫”起朗讀《散步》作者——莫懷戚,朗讀,歐陽嶷

“醫”起朗讀嘉賓介紹:

“醫”起朗讀《散步》作者——莫懷戚,朗讀,歐陽嶷

歐陽嶷,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內科,副教授,留日博士、博士後,碩士研究生導師。長期從事神經病學臨床工作,在神經內科常見病和疑難病方面診治經驗豐富。近年來,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等多項課題;發表論文數十篇。

出診時間:每週二、週四全天(1號樓5樓神經內科)

“醫”起朗讀《散步》作者——莫懷戚,朗讀,歐陽嶷

工作特長:從事神經內科診治20餘年,主要研究方向:神經系統遺傳變性病的診斷和治療。擅長遺傳性腦小血管病、遺傳性共濟失調、遺傳性痙攣性截癱、遺傳性舞蹈病、肌病等疑難疾病的基因診斷;並在運動神經元病、肌張力障礙等神經系統變性病的診治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在肉毒毒素治療面肌痙攣、斜頸、帕金森眼瞼痙攣及失用等方面具有專長。

“醫”起朗讀《散步》作者——莫懷戚,朗讀,歐陽嶷

學術兼職:

擔任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委員會神經遺傳學組委員;

中國醫師協會神經病學分會青年委員、神經遺傳專委會委員;

中國卒中協會遺傳分會委員;

東北三省神經病學交流協會委員兼秘書;

遼寧省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委員;遼寧省神經內科醫療質量控制中心執行主任;

遼寧省細胞生物學會運動障礙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遼寧省卒中學會常務委員;

遼寧省免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常務委員,遼寧省細胞生物學會神經退行性變分會常務理事。

“醫”起朗讀《散步》作者——莫懷戚,朗讀,歐陽嶷

親愛的聽友朋友,我是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內科的歐陽嶷醫生,很高興能夠通過空中的電波與您相識。今天,我帶來一篇散文-《散步》和大家共同欣賞。這是一篇入選初中教材的文章,我喜愛它,是因為它是文質兼美,寓景美、人美、情美於一體,含蓄地表達了濃濃親情。

正如羅丹所說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讓我們一起來感悟文章中尊老愛幼的人性美,景物描寫的意境美,平易樸實的語言美吧!

“醫”起朗讀《散步》作者——莫懷戚,朗讀,歐陽嶷

《散步》

作者——莫懷戚 朗讀 歐陽嶷

我們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親,我的妻子和兒子。

母親本不願出來的。她老了,身體不好,走遠一點就覺得很累。我說,正因為如此,才應該多走走,母親信服地點點頭,便去拿外套。她很聽我的話,就像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話一樣。

天氣很好。春天來得太遲太遲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將到的時候死去了。但是春天總算來了。我的母親又熬過了一個冬季。

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塊小塊的新綠隨意地鋪著,有的濃,有的淡;樹上的綠芽也密了;田野裡的冬水也咕咕地起著水泡。這一切使人想起一樣東西——生命。

我和母親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兒子走在後面。小傢伙突然叫起來:“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後面也是媽媽和兒子。”我們都笑了。

後來發生了分歧:母親要走大路,大路平順;我的兒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過,一切都取決於我。我的母親老了,她早已習慣聽從她強壯的兒子;我的兒子還小,他還習慣聽從他高大的父親;妻子呢,在外面,她總是聽我的。一霎時我感到了責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領袖在嚴重關頭時那樣。我想找一個兩全的辦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兩路,各得其所,終不願意。我決定委屈兒子,因為我伴同他的時日還長。我說:“走大路。”

但是母親摸摸孫兒的小腦瓜,變了主意:“還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隨小路望去:那裡有金色的菜花,兩行整齊的桑樹,盡頭一口水波粼粼的魚塘。“我走不過去的地方,你就揹著我。”母親對我說。

這樣,我們在陽光下,向著那菜花、桑樹和魚塘走去。到了一處,我蹲下來,背起了母親,妻子也蹲下來,背起了兒子。我的母親雖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兒子雖然很胖,畢竟幼小,自然也輕。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醫”起朗讀《散步》作者——莫懷戚,朗讀,歐陽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