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丰和郭襄:你在峨眉遙望他,我在武當默守你,深情難奈緣淺

#頭條青雲“叫好又叫座”作品徵集#

金庸小說裡面的經典愛情場景有很多,有的終成眷屬,有的黯然收場。少年時讀其書,總是沉迷於主角的一鳴驚人,蓋世武功。中年時再看,卻總是被書中偶爾表露出來的欲求而不得的情感而觸動。有了人生閱歷再看,真的與我心有慼慼焉。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橋下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你說郭襄風陵渡初聞楊過誤終身,那張三丰少林寺一別郭襄誤百年又該怎麼嘆息?

張三丰和郭襄:你在峨眉遙望他,我在武當默守你,深情難奈緣淺


很多令人悽婉嘆息的愛情都並不是相互的,不是你付出了就會有回報,有時候的付出只會收穫形單影隻的痛苦。有的愛是為了佔有,有的愛只求能站在一邊靜靜的欣賞。

就如同郭襄之對於楊過,張三丰之對於郭襄,他們都是單純的、靜默的愛。哪怕不能長相廝守,也一往而情深。最終巍然站成了兩座山峰,一座峨眉山,一座武當山。

一、相遇

張三丰和郭襄一生只見了兩次面,一次在華山,一次在少室山。兩次就足以讓張三丰銘記一生,至死不忘。

1、初遇

初次相遇在華山之巔上,十二三歲的張君寶第一次見到郭襄,而十六歲的郭襄就站在那裡,雙眼卻沒有離開過楊過的身影。雖然書中形容張君寶

形貌甚奇,凝氣卓立,但是相比於家世顯赫的郭襄,彼時的張三丰還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初遇郭襄的他肯定也有著手足無措的侷促和仰望仙女的自慚形穢吧?

郭襄來給受傷後的張三丰包紮,這是張三丰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近距離仔細的觀察這個家世和容貌一樣出類拔萃的女孩,本想對郭襄道謝的他,見到的卻是郭襄滿臉的憂傷和目中的瑩瑩淚光。從此這個男孩就深陷其中再也不得解脫。

張三丰和郭襄:你在峨眉遙望他,我在武當默守你,深情難奈緣淺


知徒莫若師,覺遠大師此時長嘆,說張三丰動了嗔怒,靈臺便不能明止如水了。不料一語成讖!

2、再遇就是永別

再次相遇是三年後,少室山上一場紛爭之後無色送郭襄下山,張君寶還沉浸故人相見的喜悅中,而郭襄卻只把他當做了一面之緣的大弟弟而已,走時連個招呼也沒跟張君寶打。張君寶在後面遠遠跟著,卻始終不敢上前。

郭襄聽見聲音,回首笑道:張兄弟,你也來送客下山嗎?

張君寶臉上一紅,應了一聲:

臨分手時張君寶依依不捨,卻又沒什麼話好說。郭襄將鐵羅漢送給了他,就如同當年楊過送給她三根金針一樣。送者無心,收者有意。從此這個鐵羅漢就整整陪伴了張君寶一百年。

張三丰對於郭襄的愛戀永遠停留在十六歲時的少室山下,就像郭襄永遠記住楊過帶給她的十六歲的煙火,張三丰一直保留著郭襄贈予他的鐵羅漢,就像郭襄保留著楊過送給她的三枚金針。他們倆都在最美的年紀裡,愛上了不屬於自己的人,經歷了沒有結果的愛情。

張三丰和郭襄:你在峨眉遙望他,我在武當默守你,深情難奈緣淺


最終分手之時,郭襄說:張兄弟,咱們就此別過,後會有期

就如同三年前華山之巔楊過和郭襄分別之際,也只留了一句話:“咱們就此別過”一樣,從此天各一方,杳無音訊。

張君寶垂淚道:“郭姑娘,你到哪裡去?我又到哪裡去?”

最終這個鄉下的孩子還是沒有敢吐露自己的心聲,也不能跟郭襄相伴而行,情竇初開的他只能目送著一縷情愫所繫的郭襄騎驢飄然而去,這個瘦骨稜稜的少年拿著郭襄的金絲鐲,挑著師傅遺留的大鐵桶,搖搖晃晃的黯然西去,棲棲遑遑,說不盡的孤單寂寞。就這麼一路走著,一直走到了武當山。

他沒有按照郭襄的安排投奔郭靖,這個心有傲骨的男孩想的不是寄人籬下,他怕的是從此再也沒有機會讓郭襄正眼相看,他想的是自立門戶,這樣有朝一日重逢了,也有底氣與實力站在她面前。

那時的郭襄,父親是名震一方的大俠,母親是江湖第一大幫派的老幫主,外公是桃花島主。可謂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結交的也是各式各樣的門派高層,所到之處都是一呼百應,彼此談笑風生,自己本身也貌美不可方物,可謂是真正的天之驕女。

張三丰和郭襄:你在峨眉遙望他,我在武當默守你,深情難奈緣淺


而那時的張三丰只是少林寺一個打雜的,父母不知,師傅也只是一個被處罰的掃地僧,唯一會的武功除了楊過教的那兩招,再就是跟鐵羅漢學的,可以說此時的他一事無成一無所長,無色禪師在他眼裡都是可望不可即的存在,更勿論郭襄了,可說是底層中的底層了。

所以張三丰自己也明白,他和她根本不是一個世界的人,所以有愛卻不敢說出口,因為身份的鴻溝足以埋葬他所有的奢望。

自此一別,二人至死再也沒有相見,郭襄不見張三丰是因為她心裡沒有他;張三丰不見郭襄是因為知道他知道郭襄的心裡只有楊過,既然事已不可為,何必徒增煩擾?相見不如懷念。

二、我愛你,與你無關

1、遙望楊過的郭襄

十六歲和楊過一別之後的郭襄,浪跡天涯找了對方整整二十四年,到了四十歲的時候,她大徹大悟,在峨眉山就此停駐,開山立派,從此青燈伴古佛,奇峰隱雲海,再也不問世間紅塵。

她並非找不到楊過,但找到了又如何?他心裡終究不會有自己,雲遊四海的她與其說是在尋找楊過,還不如說是寄情山水,以期忘情。

張三丰和郭襄:你在峨眉遙望他,我在武當默守你,深情難奈緣淺


我走過山時,山不說話,我路過海時,海不回答,小毛驢滴滴答答,倚天劍伴我走天涯。大家都說我因為愛著他,才在峨眉山出了家,其實我只是愛上了峨眉山上的雲與霞,像極了十六歲那年的煙花。

放下的是奢望,放不下的是牽掛。於是她給自己的弟子取名“風陵師太”,創立的武功叫“黑沼靈狐”,愛一個人的最高境界不是擁有,而是守護和欣賞。在峨眉絕頂的郭襄選擇了埋藏心事,靜靜的在遠方守望著楊過。

2、遙望郭襄的張三丰

武當山上的張三丰對郭襄的痴情,表現的非常隱晦,只有真正的為情所困的人才能體會個中滋味。

殷素素第一次聽到峨眉武當的淵源時曾說道:“原來峨嵋派上代與武當派還有這樣的淵源。這一位郭襄郭女俠,怎地又不嫁給張真人?”

俞蓮舟道:“恩師與郭女俠在少室山下分手之後,此後沒再見過面。恩師說,郭女俠心中念念不忘於一個人,那便是在襄陽城外飛石擊死蒙古大汗的神鵰大俠楊過。郭女俠走遍天下,找不到楊大俠,在四十歲那年忽然大徹大悟,便出家為尼,後來開創了峨嵋一派。

”殷素素“哦”的一聲,不禁深為郭襄難過。

張三丰知道郭襄心裡只有楊過一人,他見過楊過,也見過郭襄看楊過的眼神,那種足以澆滅他所有的熱情的眼神。所以他一面情深一往,一面心止若水,最終也像郭襄一樣,對自己愛的人選擇了遠遠的守望,至死不見。不管郭襄開宗立派還是撒手人寰,他都沒有前去和故人相見。

張三丰和郭襄:你在峨眉遙望他,我在武當默守你,深情難奈緣淺


這也許是最無可奈何的愛情故事了,你明知道她不愛你,你卻偏偏喜歡,你明知道一切毫無結果,你卻仍無怨無悔。我愛你,與你無關

天涯思君不可忘,武當山頂松柏長。你有你的風陵渡,我守我的武當山。

人生若只如初見,當時只道是尋常。既然此生已無緣,相見不如懷念。一切痛苦的根源歸結起來就是一句話: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落花有意,流水無情;世人只知落花痴,誰人能解流水痛?

三、人散曲不終

有人說時間是治療傷痛最好的妙藥,但是對於至性至情的人來說,時間也不是萬能的。

郭襄曾感嘆說:“便是刻鑿在石碑上的字,年深月久之後也須磨滅,如何刻在我心上的,卻是時日越久反而越加清晰

?”

對於張三丰也是如此,他在武當山靜靜的看時間流淌,看著心愛的人老去,看著心愛的人死去,而自己依然孑然一身,坐看世事變幻,人在,心卻早已隨她去了。

張三丰和郭襄:你在峨眉遙望他,我在武當默守你,深情難奈緣淺


當有一天聽到少林已遭滅頂之災的時候,張三丰從身邊摸出當年的鐵羅漢來,交給俞岱巖道:“這對鐵羅漢是百年前郭襄郭女俠贈送於我。你日後送還少林傳人。就盼從這對鐵羅漢身上,留傳少林派的一項絕藝!”

說完“大袖一揮,走出門去”。

武當門派垂危之時,百歲宗師掏出來的貼身之物不是什麼掌門信物,也不是什麼武功秘籍,只是百年前她送的小玩意兒,一對裝了機括會打架的鐵羅漢……,這對鐵羅漢他隨身攜帶了一百年,還有什麼比這更讓人心碎的嗎?

而老版的《倚天屠龍記》結尾處:“張三丰瞧著郭襄的遺書,眼前似乎又看到了那個明慧瀟灑的少女,可是,那已是一百年前的事了。”

他放下了嗎?他的確放下了,也永遠沒有放下,他放下了兩人在一起的奢望,卻沒放下對她的思戀。當年那個瀟灑明媚有如初陽的郭襄,騎著青驢悠然而過的樣子,永遠也不會從他腦海中消失.....。

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痴兒女。君應有語,渺萬里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

張三丰和郭襄:你在峨眉遙望他,我在武當默守你,深情難奈緣淺


四、後語

沒有經歷過的人很難寫出如此的情節,金庸當年苦戀夏夢而不得,當後來夏夢隨夫移民加拿大,金庸在《明報》連發十餘天夏夢的消息,寫長篇社論,並寄語:“去也終須去,住也不曾住,他年山花插滿頭,莫問奴歸處”。箇中滋味與誰憑說?

郭襄的心裡根本沒有張君寶,只把他看作一個一笑而過的弟弟,就如同楊過只把郭襄看做妹妹,也就如同夏夢心裡沒有金庸一樣!

我們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暗自喜歡一個人,但是卻只是遠遠望著她,當迎頭相遇的時候,只是低頭繞著走。一別多年後,你會有意無意地向身邊的人打聽她的消息,卻不會再有站在她面前的衝動。很多人想見不能見,不如相忘於江湖。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知她安好,便已足夠。找她不找她,見她不見她又有何區別?

張三丰和郭襄:你在峨眉遙望他,我在武當默守你,深情難奈緣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