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自尊才是不幸福的根源,“对自己满意”是一种什么样的能力?


你是否也有这些习惯?

1. 赞美会让你不适。

2. 难以走出失败,不敢行动。

3. 总是把目标设得很低。

4.很容易把别人的看法当作是对你的指责

5. 自我形象模糊,难以坚持自己的选择。

如果你有多个以上的习惯,可能“低自尊”正在悄悄地影响着你。

低自尊是如何影响着我们的呢?

国外有一个小实验。

一组学生每天对一盆植物说这些话:

“你就是一个错误。”

“你一无是处。”

“你根本不算绿植。”

“你还没死吗?”

另一组学生每天对另一盆说:

“我喜欢你做你自己的样子。”

“我一见到你就特别开心。”

“这个世界因你而改变。”

“你真的很美。”

仅仅一周后,前一组的植物便开始枯萎,后一组却蓬勃生长。

低自尊才是不幸福的根源,“对自己满意”是一种什么样的能力?

植物尚且如此,更何况那些无法接纳自己的人。

对于“低自尊”的人来说,他们的心里仿佛有一个声音,在不断对自己进行着“PUA”。

如同书籍《恰如其分的自尊》中写到:

其实,很多人已经拥有一切获得幸福的先决条件,却过得并不快乐。

他们什么都不缺,只缺一件东西:一点点自尊。

自尊,简单说来就是我们怎么看待自己,是否喜欢我们眼中的自己。

它由三大支柱构成。

低自尊才是不幸福的根源,“对自己满意”是一种什么样的能力?


01 自爱

自爱是无条件的,不取决于我们表现的好坏。

这意味着在你感受到自己的不足,看到自己的缺点,经历失败和痛苦时,你仍然能够选择对自己充满善意,理解自己,并给予自己的耐心和关爱。

自爱是自尊的基石,它来源于我们在童年时期感受到的爱和接纳。

正如英国精神科医生 Dr. Neel Burton 在著作《 Heaven and Hell: The Psychology of the Emotions 》中谈到:

拥有健康自尊的人不需要收入、身份或名誉等外部因素来支撑自己的价值,也不需要依赖酒精,毒品或性行为来麻痹自己的无价值感。

相反,他们尊重自己,照顾自己的健康、社区和环境。

他们能够完全投入生活中,因为他们并不会害怕失败或者拒绝。

当然,他们一定会受到伤害和拒绝,但是这些挫折既不会损害也不会消灭他们的自我价值。

所以,这些人愿意获取新的成长经验、愿意组建有意义的人际关系。

他们也可以允许自己在生活中经历一些风险,因为他们很容易感受到快乐和愉悦,并且善于接纳和宽恕自己与他人。


低自尊才是不幸福的根源,“对自己满意”是一种什么样的能力?


02 自我观

自我观是说我们如何看待自己,如何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它源于外界对我们的期待。

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是积极的,它会成为一种内在的力量,让人经受住挫折考验。

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颇为消极,会花费很多时间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

美国作家威廉·德莱赛维茨在斯坦福大学的一段演讲让人深思:

“你来到斯坦福这样的名牌大学是因为聪明的孩子都这样。

你考入医学院是因为它的地位高,人人都羡慕。

你选择心脏病学是因为当心脏病医生的待遇很好。

你做那些事能给你带来好处,让你的父母感到骄傲,令你的老师感到高兴,也让朋友们羡慕。

但20年后某天你醒来,你可能会纳闷到底发生了什么:你是怎么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这一切意味着什么。”

为什么?

自我观可以分为两大类:

1.以别人的想法、感受和行动来定义自己。

2.以自己内在的想法、感受和行动来定义自己。

前者往往难以诚实地面对自己,他们很少感受到自己的想法和需要,常常迎合外部对自己的要求。

而健康的自我观能够帮助我们听到内心的声音,清楚自己的需要,在自己和现实之间找到平衡。

低自尊才是不幸福的根源,“对自己满意”是一种什么样的能力?


03 自信

自信是一个人认为自己有能力在重要的场合采取恰当的行动,它源于我们在成功和失败时候的体验。

简单地理解,就是一个人失败时,是从失败中汲取教训;还是停滞不前,将一次失败视作不可挽回灾难?

我们在面对困难和失败时,有两个归因的维度:“内部-外部”和“可控-不可控”。

举个例子。

我的一个朋友最近在做一个项目,他制作的方案被反复驳回修改。

他开始焦虑:“我的能力是不是不足,我做不好这个项目怎么办,领导也因此怀疑我的能力怎么办?”

于是,他开始买课,试图在课程中获得一些灵感。

同时,他也常翻阅行业信息,试图更清晰地规划职业。

项目持续了三个月,他天天失眠,焦虑到头秃,问我,“怎么办。”

我答:“你可以先具体分析一下现在遇到的困难,一个个解决。”

他告诉我:“反正这次我都做不好了,是我以前的准备不足,这次我认了。”

面对困难,他的归因方式是这样的。

第一,他的归因是内部的,“我的能力不足。”

第二,他的归因是不可控的,“反正这次我做不好了。”

这样的归因方式带来的是自我攻击,是无法解决的焦虑。

想要一个个问题地着手解决,看似只是行动上的一个小小的转变。

实际上,背后却是“自信”的提升,以及那些关于“自信”的信念的转变。


低自尊才是不幸福的根源,“对自己满意”是一种什么样的能力?


其实,自尊是我们人格当中不断变化的一部分,需要不断获得滋养。

每一个厌恶自己的人,对自己善良一点吧,你真的没有你所想的那么糟!

我会在接下来的文章中聊到:

“自尊的四种类型”以及“保护自尊的心理调节方法”。

欢迎关注,不要走丢,也希望收到大家关于文章的反馈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