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城之戀》——你要的麵包和我要的愛情

這是一個極浪漫的書名,但因為作者是張愛玲,它原本或許也應該是一個涼薄的故事。涼薄是依然涼薄,但結局卻難得的是一個好結局。

其實,我一直覺得愛情從來都不是一個樣子。不同性格、不同經歷的人,都有對於愛情有不同的需求和態度。像白流蘇這樣一個父親不靠譜,又早早失去親生母親的女子,對愛從來是沒有奢望的。她雖是生在大戶人家,除了生活富足,周圍的環境是沒有溫度的,但好在她對自己是有愛的,不然也不會在那個時代與丈夫離婚。但那個冷漠的、嘈雜的家從來沒有給過她安全感。對她而言,與虛無飄渺的愛情比起來,生存才是時時壓在她心頭的難題,而解這道題的方法對於內心孤傲無法放棄淑女身份的她來說,似乎也只有婚姻了。所以,正如範柳原所認為的那樣:白流蘇一開始是不愛他的。

而範柳原愛白流蘇嗎?應該是愛的。因為在他看來這個女子和其他淑女有些不同,要真實得多,她身上還有些羅曼蒂克的氣質,讓他產生浪漫的幻想。應該說白流蘇是他對於中國女人的美好幻想的現實載體。回到中國後經歷的人和事令他曾經的幻想破滅,但流蘇讓他心中的那份浪漫的熱情再一次被點燃。

他會在深夜打電話給她說情話,帶著不安與絕望。他說:“流蘇,你的窗子裡看得見月亮麼?”他說:“我這邊,窗子上面吊下一枝藤花,擋住了一半。也許是玫瑰,也許不是。"是的,你也許不愛我,我也許愛你……

範柳原不願娶白流蘇,但又想得到她,不是因為他渣,反而是他對婚姻懷有樸素的理想主義,但對自己喜歡的女人又有著原始的佔有慾。他知道白流蘇想和他結婚,但他也知道她不愛他。只有利益的婚姻是他不願意要的。

流蘇說:“你這樣無拘無束的人,你自己不能做主,誰替你做主?”柳原冷冷的道:“你不愛我,你有什麼辦法,你做得了主麼?”所以,他要她但不願娶她。柳原甚至諷刺流蘇把婚姻當作長期賣淫,這是他感情得不到回應的痛苦宣洩。

然而,在一場突如其來的戰火中經歷生死後,柳原終於覺得這個女人不止是把自己當作長期飯票。她需要他,他也需要她。他們可以一起經歷物資缺乏的貧苦,一起面對戰火後不堪的生活。他可以放下富家子的紈絝,打掃衛生做家務;她可以放下淑女的身份,為他洗手做羹湯。就像那堵古老的牆一樣,經歷過現實的洗禮,才能成就極致的浪漫。

柳原說:“我們倒真的戀愛起來了!”流蘇道:“你早就說過你愛我。”柳原笑道:“那不算。我們那時候太忙著談戀愛了,哪裡還有工夫戀愛?”的確,好感是談出來的,但愛或者是經歷出來的。她終於對他有了依戀,而他終於對她有了疼惜。做一對平凡的夫妻,就是可以彼此依靠,彼此犧牲。毀掉的是城池,留下的是終於彼此看清的心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