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來了,看看古人怎麼表達偉大的母愛的!

生命是世間最偉大的奇蹟,世界萬物都是由母親來誕生這個奇蹟的。看看古人是如何來表達偉大的母愛的。

  《曬舊衣》 清 周壽昌

卅載綈袍檢尚存,領襟雖破卻餘溫。

重縫不忍輕移拆,上有慈母舊線痕

作者在翻檢舊物時,發現母親幾十年前為他縫製的一件粗綈面料的長袍還保存在箱櫃裡。一件舊衣居然保存了這麼多年,可見主人對它的愛惜。由於年深月久,又曾穿著過,綈袍的領子和襟袖已經破舊,雖然如此,作者並無將它拋棄之意,如今睹物思人,作者還依稀感覺綈袍上殘留著母親的餘溫。“餘溫”二字,乍看起來不符合生活的真實,然而,母親逝世後,詩人一直思深念切,如今,母親縫製的這件綈袍自然更強烈地激起他對母親的回憶,母親生前的慈顏與厚愛,霎時間又浮現於腦海,詩人情熱中腸,以至移情於物,產生“卻餘溫”的錯覺,卻又是十分自然,合乎常情的。

母親節來了,看看古人怎麼表達偉大的母愛的!

《遊子吟》 唐 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所謂兒行千里母擔憂啊!

《別老母》 清 黃景任

搴幃拜母河梁去,白髮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即將去往河梁,掀起門簾依依不捨的與母親告別,愁容滿面,悽切悲涼,欲哭無淚。在這風雪之夜,不能在母親身邊盡孝卻要掩柴門悽慘地遠去,不禁感嘆:養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沒有啊。

《別老母》這首詩,比起那些愛母,敬母的直描作品,更具感染力和普遍性。成為愛母作品中不朽的絕唱。

母親節來了,看看古人怎麼表達偉大的母愛的!

《歲暮到家/歲末到家》 清 蔣士銓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

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

母親愛子女的心是無窮無盡的,我在過年的時候到家,母親多高興啊!她正在為我縫棉衣,針針線線縫得密,我寄的家書剛收到,墨跡還新。一見面母親便憐愛地說我瘦了,連聲問我在外苦不苦?我慚愧地低下頭,不敢對她說我在外漂泊的境況。

母愛是人類最偉大、最無私的情感,這首《歲暮到家》細膩地刻畫了母親的愛心,與《遊子吟》有異曲同工之妙。在慈愛的母親面前,詩人心中百感交集:一方面充滿了對母親的感激和敬愛,另一方面也感到十分內疚,由於自己出門在外未能在母親膝下承歡盡孝,深感未盡到人子的責任,從而辜負了母親的拳拳之心。因此,不敢訴說自己旅途的艱辛。除了慚愧之外,此處也含有擔心直言遠行的勞頓,會使母親更加心疼的含義,因此“不敢嘆風塵”,自然也蘊涵了“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的意味。

母親節來了,看看古人怎麼表達偉大的母愛的!

下面整理幾句關於母愛的詩句

1、母苦兒未見,兒勞母不安。

2、老母一百歲,常念八十兒。

3、慈母愛子,非為報也。

4、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

5、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

6、霜殞蘆花淚溼衣,白頭無復倚柴扉。

7、門後訓子棍猶在, 堂前在無喚兒聲。 兒時記憶今還在, 難見雙親在何方?

8、萬愛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

9、燦燦萱草花,羅生北堂下。南風吹其心,搖搖為誰吐?慈母倚門情,遊子行路苦。甘旨日以疏,音問日以阻。舉頭望雲林,愧聽慧鳥語。

10、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覺寒。

母親節來了,看看古人怎麼表達偉大的母愛的!

世上有一種愛,它博大無私;人間有一種情,它莊嚴神聖。它使我魂牽夢繞,它使我幸福一生。它——最平凡的母愛。難忘母親的聲音,它是受傷的安慰,是失敗的鼓勵,是成長的動力,是成功的原因。傾聽母愛,幸福永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