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高臨下的,永遠都是自然

居高臨下的,永遠都是自然


2020年美國加州發生嚴重野火,當地天空呈現橘紅色的詭異場景,猶如世界末日。


曾經,人類總以居高臨下的姿態面對自然,研究出各種設備研究自然、企圖征服自然,但在真正的力量面前,只能束手無策。


這一點,在傑克·倫敦的短篇小說《生火》中早已展現地淋漓盡致。


《生火》故事的情節十分簡單,卻展現了一個龐大的主題。《生火》是一篇經典的自然主義作品。故事中的人藐視自然,卻被自然挫敗。值得一提的是原著小說的創作背景,傑克·倫敦從小家庭貧困潦倒,幾乎一邊讀書一邊到處打工,但他一直對文學感興趣。1897年,21歲的傑克·倫敦考進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但之後由於資金短缺而從伯克利輟學,在他的讀書夢瀕於破滅時,加拿大克朗代克地區發現金礦的消息傳來,給他帶來了新的希望。之後傑克·倫敦和一群人一起踏上了淘金之旅。他和三個同伴籌備了八千磅物資準備在克朗克過冬。他們在寒冬到來之前克服了重重困難,經歷了千辛萬苦來到了靠近北極的育空河,並在那兒度過了極寒的冬天。《生火》就是根據他的這次經歷改編而成的小說。


形影單隻的淘金者和他的狗在冰天雪地中蹣跚前進,又冷又餓,幾乎在失去知覺和意識的邊緣,他要在晚上之前抵達礦區和同伴們匯合。在大自然給他的零下六十度的殘酷考驗中,他的生命全寄託在幾根小小的火柴上。


倫敦把外部自然環境的作用與人的內心世界相結合,共同發展和對抗。因此,人被可怕的自然力量所壓抑,思想也越出了正軌,而受壓抑的本能得到爆發,做出反常的行為。故事裡的淘金者生了三次火。第一次生火取暖他成功了,第二次生起火後被自然的力量熄滅,第三次因為他的身體一步步被寒冷侵蝕,僵硬,連火柴都拿不住,最終導致了火柴的全部熄滅。絕望之下,他甚至企圖殺掉他的狗,把手放進狗的體內取暖,這一殘忍的做法同樣是與自然對抗的一個象徵。可是他的身體都凍僵了,毫無力氣,最終坐在雪地裡等待死亡。這一結局不僅展現出人性的壓抑下的陰暗面,又反映了要敬畏自然的主題思想。


自然不會同情人類,這是自然不變的規律。淘金者以居高臨下的態度輕視狗,它不知道溫度計為何物,它不會使用火柴,它為了得到食物和火,不得不承受主人的鞭子、棍棒和刻薄的咒罵。淘金者認為自己可以輕易奪取狗的生命,可故事結局,狗擁有大自然賦予的皮毛和感知自然的敏銳直覺,使它活下來了,而有知識、有智慧、有棉衣、火柴、地圖、溫度計等進步工具的人類卻倒下了。


居高臨下的,永遠都是自然

【書名】《丟臉》(Lost Face)

【作者】[美]傑克·倫敦(Jack London)

【譯者】劉豐瑜、汪冰卉

【責任編輯】劉豐瑜


作品簡介

《丟臉》(Lost Face)出版於1910年,包含了傑克•倫敦的七部短篇小說。該小說集的名字以收錄其中的首篇小說《丟臉》命名,講述的是一個被印第安人俘虜的歐洲冒險家,巧妙地誘騙印第安人首領用斧頭把他的頭砍下,以免受酷刑的故事。小說集中還包含了傑克•倫敦最著名的短篇小說之一——《生火》(To Build a Fire),表現了人與自然的衝突這一永恆主題,曾被多次改編為電影。


作者簡介


傑克•倫敦(Jack London,1876-1916),美國20世紀著名現實主義作家。他一生著述頗豐,留下了19部長篇小說、150多篇短篇小說以及大量文學報告集、散文集和論文,最著名的有《馬丁•伊登》、《野性的呼喚》、《白牙》、《熱愛生命》、《海狼》、《鐵蹄》等小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