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平人文地理

丁公遺址

鄒平人文地理

丁公遺址位於鄒平市長山鎮丁公村東,東西長約300米,南北寬約200米。在遺址中發現大量龍山文化及嶽石文化遺物。所採集的文物標本除蚌器外,主要有石鏟、石錛、磨製石斧等石器,還有骨簇、骨針及具有龍山文化典型特徵的蛋殼陶片。陶器中有小陶罐,為泥質灰陶,鼓腹,頸部有一弦紋,口徑5.2釐米,腹徑8釐米。還有陶甕殘片,為泥質灰陶。細繩紋並附加堆紋。尤為珍貴的是黑陶鬼臉式鼎腿、豬嘴鼎腿等。經考證,為典型的龍山文化和嶽石文化遺存。以上類型的陶器在濱州地區是首次發現,對研究古文化發展有重要意義。該遺址1984年被鄒平縣人民政府公佈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5年經山東省文物管理局批准,又被定為山東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鄒平工作站。1988年山東大學投資建立了1850平方米的3層考古樓,陳列文物1000多件。丁公遺址是重要的史前遺址,被列為1991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首。近幾年,省內外各界人士到此參觀者不斷,北京大學、山東大學等高校將此作為專業教學和科研實習之地。

範公祠

鄒平人文地理

範公祠 坐落於鄒平縣長山鎮河南村,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之享堂。舊志載,該祠為宋治平二年(1065年)邑人知縣韓澤所建。後經元、明、清多次修葺,最後一次修葺為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建築分主殿和後殿,歇山式,四角飛簷,斗拱相扣。祠院內原有古槐3株,為宋治平二年(1065年)知縣韓澤所植。"文化大革命"中,2株被伐,現僅存1株。因樹幹空心,幹中又生新枝,稱"懷(槐)中抱子"。樹高10米,幹徑1.5米,樹冠闊徑15米,至夏日,枝繁葉茂,濃廕庇天。1984年,定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1—2000年,縣內又經3年次修復。重塑範公像,對主殿壁、柱飾物重新複製翻新,院內新置石碑10通,大門新添石獅2尊,千年古祠,又展現了昔日風貌。

伏生祠遺址

鄒平人文地理

伏生祠遺址位於鄒平市韓店鎮蘇家村。2013年,伏生祠遺址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佈為山東省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據史料記載,伏生祠始建於明代萬曆年間,以後歷經重修擴建。整體建築佔地100餘畝。大門前有高大的迎壁牆,兩棵松柏巍然屹立。大門上方嵌有"伏生祠"三個大字。大門兩側各有大石獅雄踞。拾級而上是玉石雕欄。大門內兩側石碑林立,參差高低,為歷代官員及文人墨客朝拜時留下的墨跡。伏生祠分前後兩院,中有過廳相聯。廳前有石凳石桌,供遊客休息歇腳。穿過過廳,後院是大殿。大殿氣勢宏偉,肅穆莊嚴。殿理有8根紅色大木柱,殿內外,畫樑雕棟,金碧輝煌。殿內正中是伏生塑像,伏生手捧《尚書》,極目遠眺,儀態莊重,若有所思。伏生塑像左側是其女兒伏姑(羲娥)的木雕像。伏姑盤腿而坐,栩栩如生,空曠的大殿能容500餘人。後院有東西兩廂房,院內植有一棵海棠樹和一棵能結軟棗和柿子的柿樹。大殿後面是高大的伏生墓。墓前有三座大石碑,中間一座上刻"伏夫子墓",東面一座離墓兩丈許,西面一座頂部雕有二龍戲珠,底座為青石龜。墓西有一片松柏樹林。整個墓地,松林森森,石碑林立,威嚴靜肅。解放後,伏生運動中拆毀殆盡,只留一處閒院在訴說著往日的輝煌。

鄒平城市展示館

鄒平人文地理

鄒平市城市展示館位於城市中軸線上,在展覽服務中心大平臺東西兩側,分為東館和西館,布展面積6300平方米。整個布展空間分為固定展區、臨展區、城市書吧區、規劃公示區四個區域。在風格上,力求簡潔大氣、明快協調、突出鄒平特色。在展示手法上,將通過展板、模型、實物、仿品、影片、雕塑等多種方式,展現鄒平市發展的輝煌歷史、建設成就和美好明天。

展館設有印象鄒平、解讀鄒平、夢想鄒平三大展區,另設有規劃公示區、臨展區、城市書吧區等配套設施,是集歷史文化宣傳、發展成就展示、規劃展示、科普教育、現代會展、休閒旅遊等多功能於一體的綜合展館。

鄒平博物館

鄒平人文地理

鄒平博物館位於城南新區文化中心負一層,整體外觀異形設計,外部觀感性強,現代化氣息濃厚,展現了具有文化氣息的地域建築風格。建築面積約5000多平方米(二期約3800平方米),主要功能是對鄒平歷史、自然、文化、藝術、科學技術實物、資料標本等進行蒐集、保存、陳列、對內供廣大人民群眾參觀學習,對外展現鄒平形象。

鄒平眾林文史文獻博物館

鄒平人文地理

位於鄒韓路中段的山東眾林文史文獻博物館,館藏展品上萬件,其中省級備案文物1100多件,博物館面積1700平方米,共分三層,二十幾個展廳,有石碑,拓片,字畫,陶器,瓷器,名硯,根藝,紅木、文史文獻等豐富展品,是我縣首家省級資質博物館,在全省收藏屆享譽盛名。

該館負責人韓同彬先生自幼吃苦好學,喜歡書法,多方拜師學藝,收藏書法名畫,之後興趣廣泛,擴展到石碑,名硯,陶瓷,文史文獻資料,紅木文玩等,走街串巷去陶寶,足跡遍佈全國各地,練就一雙識寶慧眼,堪稱民間收藏奇才。 在眾多的展品中,出土於鄒平丁公遺址新石器時代的石鉞,實屬罕見。清代著名書畫名家鄭板橋碑刻青竹,很受藏家歡迎。

梁漱溟紀念館

梁漱溟(1893—1988),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愛國民主人士、現代新儒家代表人物,被譽為"最後的儒家"。

梁漱溟紀念館新館位於鄒平一中務本樓七樓,建築面積600平米,建有"生平館""鄉建館""書畫館"三個展廳。"生平館"展現了梁先生傳奇的一生。他近百年的人生,經歷了清末、民國、新中國和改革開放時期,可謂中國20世紀的歷史縮影。

鄒平人文地理

"鄉建館"呈現了梁先生在鄒平進行的鄉村建設運動。1931—1937年在鄒平開展的鄉村建設運動,蜚聲中外,影響深遠,給中國傳統文化、農村現代化、知識分子的社會使命等時代主題,留下了有益的歷史啟迪。

鄒平人文地理

"書畫館"分為紀念書畫、梁先生手跡兩類。紀念書畫共計200多件,這些書畫作品既有高超精湛的藝術價值,又從不同角度高度體現了梁先生的精神、人品和風範。

鄒平人文地理

梁漱溟紀念館館藏資料豐富而又珍貴,主要分為五類:一是圖片資料,二是梁老遺物,三是梁老手稿,四是著作書籍,五是藝術作品。

梁漱溟紀念館已成為鄒平的一張文化名片。

李李廣田紀念館

鄒平人文地理

李廣田(1906—1968),鄒平市碼頭鎮草廟村人,是我國近代著名的文學家、教育家。

李廣田曾經先後在西南聯大、南開大學、清華大學任教,並擔任雲南大學副校長、校長,為雲南乃至全國的教育事業做出了傑出的貢獻;李廣田還是著名的文學家,他的代表作品《漢園集》《引力》等也是我國現代傑出的文藝作品。

碼頭鎮於2008年11月把原碼頭鎮中心小學更名為廣田小學,並在學校內建設了李廣田紀念館。紀念館建設面積200多平方米,共分為生命旅程、文道詩韻、德為師表、伉儷比翼等十個部分,採用圖文、聲像、雕塑相結合,以圖文為主的方式全面展現了廣田先生的生平事蹟、文學成就以及執教生涯等工作、生活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