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初期1塊大洋相當於現在多少錢?原來真的很值錢

民國時期,銀元一直是市場上流通的硬通貨,雖然1936年國民黨進行了法幣改革,但由於抗日戰爭的全面爆發,國民黨大量印刷法幣,引起法幣嚴重貶值,從而引發惡性的通貨膨脹,所以直至新中國成立時,銀元一直是市場的主要流通貨幣。

民國初期1塊大洋相當於現在多少錢?原來真的很值錢

電視劇中我們經常聽到,想要救誰 ,就拿幾百大洋來贖這樣的話,那麼民國時期的錢,一個大洋等於現在的多少錢呢?

大家都知道,民國是一個十分動盪不安的年代,所以很多時候在不同的年代不同地方物價都是不一樣的,但是都有一個大致的“平衡”。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 袁世凱擔任中國民國大總統,為了籌措軍費與提高個人聲望,北洋政府於1914年發行新的貨幣“銀元”,由於硬幣正面鑄有袁世凱側面像,所以俗稱“袁大頭”。由於銀元所含的銀是實實在在的,而且幣形統一、成色準確,所以很快” 袁大頭“自然也就在全國流通了。因為銀元最早是國外流入中國的,屬於國外的舶來品,所以老百姓稱銀元為”大洋“。

民國初期1塊大洋相當於現在多少錢?原來真的很值錢

銀元的來歷大家都清楚了,相信大家都想知道一塊大洋當時 的購買力到底如何,相當對於現在的人民幣多少錢?

相關資料顯示:

1911年-1919年期間,1銀圓可以買30斤大米或者8斤豬肉。

1920年-1925年期間,1銀圓可以買18斤大米或者7斤豬肉

1926年-1936年期間,1銀圓可以買16斤大米或者5斤豬肉

現在主流統計方法是以米價來估算1塊銀元的購買價值,1塊銀元當時最多也就能買30斤大米,參照米價5塊一斤,30斤大米也就150塊左右,就算翻個番也就300塊,所以所謂的磚家就得出了1塊大洋相當對於現在300塊人民幣左右。

民國初期1塊大洋相當於現在多少錢?原來真的很值錢

但一個會餓死人的年代的米價肯定不能與現在太平盛世的米價相比,真正能夠說明一塊大洋的價值應該參照是黃金,因為黃金才是真正保值物品。

根據1948年國民黨金元卷改革, 1塊銀元摺合金元卷2塊,1美元摺合金元卷4塊,也就是二塊銀元兌換1美元。當時1兩黃金摺合金元卷200塊,參照現在金價400人民幣一克,1美元等於7人民幣,最終計算結果是1塊大洋折現今人民幣2400塊。

很多資料都證實了民國時期城市打零工的人一個月工錢也就1塊大洋左右,也就相當於現在工資3000左右。張國立的電視劇《我這一輩子》中巡警角色福海月薪也就是3塊5,相當對於現在工資8400一個月。

民國初期1塊大洋相當於現在多少錢?原來真的很值錢

說起民國工資,自然要提當時知識分子的工資,大文豪魯迅先生月薪300塊大洋,相當於現在72萬,算上其他收入,魯迅的月收入已經超過百萬。1919年魯迅先生在北京買了一套32間房“三進大四合院”,總共花了3675塊大洋,相當於現在880萬人民幣。由此可以看出民國時期對知識分子有多重視,當時就是普通的圖書管理員月薪也有8塊大洋,相當於現在月薪1萬5左右。

民國時期老百姓到底有多苦,以1911年-1919年期間的低物價參照,相當於大米80塊一斤,豬肉300一斤,所以普通老百姓根本吃不上大米,更不要說300塊一斤的豬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