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二十日 恭祝文殊菩薩出家紀念日

十月二十日 恭祝文殊菩薩出家紀念日


2020年12月4日,農曆十月二十,恭迎文殊菩薩出家日。

文殊菩薩乃七佛之師,法王長子。

其銳利的智慧,被喻為三世諸佛成道之母。

因而有“三世覺母妙吉祥”的尊號。

南無大智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


01

大智文殊

師利菩薩

文殊菩薩,舊稱文殊師利。古譯:妙德,妙首,普首,濡首,敬首。大日經曰:妙吉祥、文殊或曼殊是妙之意,師利或室利是德或吉祥之意,簡稱為文殊。

文殊菩薩,佛教四大菩薩之一,乃釋迦牟尼佛的左脅侍,與釋迦牟尼、普賢菩薩合稱為“華嚴三聖”。

文殊菩薩智能、辯才第一,為眾菩薩之首,所以稱“大智”。他身紫金色,形如童子,右手持金剛寶劍(表示智能之利),能斬群魔,斷一切煩惱,左手持青蓮花,花上有金剛般若經卷寶,象徵所具無上智慧,坐騎為一獅子(表示智能威猛)。

文殊菩薩常與普賢菩薩於釋迦牟尼佛左右,是釋迦牟尼佛所有菩薩弟子中的上首,又稱為文殊師利法王子。文殊菩薩與普賢菩薩常隨侍本師釋迦牟尼佛,或者同時出現應化度人,比如寒山拾得等。


《首楞嚴三昧經》卷下載,過去久遠劫有龍種上尊如來(龍尊王佛),於南方平等世界成無上正等覺,壽四百四十萬歲而入涅盤,彼佛即今之文殊師利法王子。

十月二十日 恭祝文殊菩薩出家紀念日


02

文殊菩薩

名號來歷

在《悲華經》中,阿彌陀佛當時是轉輪聖王,第一王子是觀世音菩薩,第二王子是大勢至菩薩,第三王子就是文殊菩薩,當時名叫“王眾”,也在寶藏佛前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願於將來生生世世,行菩薩道,沒有止盡、無有界限地,莊嚴清淨佛國世界。使三千大千世界恆河沙數廣大的十方國土,合為一個他所教化的世界,一生得補佛位的等覺菩薩,充滿整個世界。

十月二十日 恭祝文殊菩薩出家紀念日


03

文殊菩薩

出家成道

在《佛說文殊師利般涅槃經》中,佛告跋陀波羅:“此文殊師利有大慈悲,生舍衛國多羅聚落梵德婆羅門家。其生之時,家內屋宅化如蓮華,從母右肋出,身紫金色,墮地能語如天童子,有七寶蓋隨覆其上,詣諸仙人求出家法,諸婆羅門,九十五種諸論議師,無能酬對,唯於我所出家學道。……住首楞嚴定,以此三昧力,出現於十方,於佛滅度後,五千四百歲,於其本生處,示現入涅槃。”又據傳說,預知釋迦牟尼佛將在倫比尼園出世,而當時尼泊爾(加德滿都)還是一片荒涼沼澤地,於是文殊菩薩慈悲為懷,不避艱辛,提前二十餘年,率領弟子數十人,由五臺山至尼泊爾,移山填沼建造城池,以迎接偉大佛陀降臨人間。


04

文殊菩薩

是七佛之師

就好像世間的小孩有父母一樣,文殊菩薩是一切眾生在佛道中的父母。

依照佛教典籍所載,文殊菩薩是過去世無量諸佛的老師,曾經引導無數的修行者證得佛果。

《放缽經》釋迦牟尼佛說:今我得以成佛,都是文殊菩薩的恩德!過去無數諸佛,也都是文殊師利弟子,未來當成佛者,也都是文殊菩薩威神力所致。

《首楞嚴三昧經》卷下載,過去久遠劫有龍種上尊如來(龍尊王佛),於南方平等世界成無上正等覺,壽四百四十萬歲而入涅盤,彼佛即今之文殊師利法王子。

十月二十日 恭祝文殊菩薩出家紀念日


05

文殊菩薩

形象

文殊菩薩形象通常為仗劍騎獅之像。

以右手執金剛寶劍,比喻以智慧利劍斬斷一切眾生的煩惱;乘坐獅子座騎,表示智慧威猛無比、所向披靡、無堅不摧、戰無不勝,以無畏的獅子吼威風震懾魔怨震醒沉迷的眾生。這是文殊菩薩的基本形象。

除此之外,文殊菩薩相應於娑婆世界有情眾生的因緣,亦有種種不同形象的示現。一般文殊菩薩的尊形有僧形文殊、一髻文殊、五髻文殊、八髻文殊、六字文殊等。

其中最常見的是五髻文殊。五髻文殊是因頭頂綁了五個髻而得名,這五髻代表的是五種智慧。一般右手握「智慧劍」,智慧之利劍表示能斬,智慧犀利如劍,象徵以智慧劍斬煩惱結,斷種種蠢痴。或手持如意,象徵智慧成就。左手持的蓮花上放置「般若經」,代表智慧的思維。青蓮花則代表純潔無染,花上放有般若經,作為智慧與慈悲的象徵。或以蓮花為臺座,代表清淨無染;或駕乘金色孔雀,比喻飛揚自在。


十月二十日 恭祝文殊菩薩出家紀念日


06

文殊道場五臺山

文殊菩薩的道場是五臺山。為四大佛教聖地之一。五臺山位於山西忻州市五臺縣東北,由一系列大山和高峰組成,最高處海拔三千多米,其中五座環抱高峰,峰頂平坦寬闊,有如壘土之臺,故名。

《大方廣佛華嚴經》中的《諸菩薩住處品》載:“東北方有處,名清涼山。從昔以來,諸菩薩眾,於中止住。現有菩薩,名文殊師利,與其眷屬,諸菩薩眾,一萬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說法”。

十月二十日 恭祝文殊菩薩出家紀念日

《佛說文殊師利寶藏陀羅尼經》中說:“爾時,世尊復告金剛密跡主言,我滅度後,於南贍部洲(大地)東北方,有國名大震那。其國中有山,名曰五頂,文殊師利童子游行居住,為諸眾生於中說法。”

中國古稱震那(China)國,五臺山亦在印度的東北方,上述二經提到的“清涼山”、“五頂”山,恰好符合五臺山五巒巍然、氣候清涼的特徵。

漢明帝時,天竺高僧攝摩騰、竺法蘭等入中土後,以天眼神通觀之,即知此山乃文殊住處,兼有育王所置佛舍利塔。唐時法藏著《華嚴經探玄記》卷15說:“清涼山則是代州五臺山也。於中現有古清涼寺,以冬夏積雪,故以為名。此山及文殊靈應等,有傳記三卷。”

唐華嚴宗四祖澄觀在所撰《華嚴經疏》中亦說:“清涼山,即代州雁門郡五臺山也,於中現有清涼寺,以歲積堅冰,夏仍飛雪,曾無炎暑,故曰清涼。五峰聳出,頂無林木,有如壘土之臺,故曰五臺。表我大聖五智已圓,五眼已淨,總五部之真秘,洞五陰之真源,故首戴五佛之冠,頂分五方之髻,運五乘之要,清五濁之災矣。”

十月二十日 恭祝文殊菩薩出家紀念日

歷代以來,有關文殊菩薩在五臺山顯靈應跡的傳說及其它神異事件極多。《感應錄》中有一則貧女故事,說五臺有靈鷲山,山下建靈鷲寺,每年春天,必設無遮大會(頌經懺拜法會)。凡參加者須隨喜功德,令來者所求滿願。北魏時,法會日來了一貧女,攜兒背子又牽了一條狗,剪一束頭髮交給主事者說:“我貧苦,無物可施,僅頭髮而已。”執事無奈收之。又說:“我時間緊迫,等不及開飯,先吃好嗎?” 執事給三份,貧女言不夠,狗也得吃。再送一份,拿了四份,貧女說還少一份,執事覺得奇怪,連狗都有了,為何還欠一份?貧女指著肚子說:“還有一個,尚未出生!”執事起了嗔心,斥其貪得無厭。瞬間,貧女湧現虛空,說偈雲:“苦瓠連根苦,甜瓜徹蒂甜;三界無著處,致使阿師嫌!”貧女變文殊,狗成金毛獅,二子為童男,侍立左右,又云:“眾生學平等,心隨萬境波;百骸俱捨棄,其如憎愛何?”法會大眾皆慚愧有眼不識菩薩,頂禮懺悔,再求開示,文殊又出偈曰:“持心如大地,亦如水火風;無二無分別,究竟如虛空。”說畢隱而不現。眾將所施秀髮建塔供養。明萬曆年初,塔頹,圓廣法師發心重建,掘得大士聖發數根,呈金黃色,但如舍利子,隨各人業障,所見不同。聞塔尚存,在五臺山大塔院側。


五臺山因了文殊道場的緣由,受到了僧俗信眾的信仰、歷代帝王的崇建以及王公武將文臣的護持,成為漢、藏、滿、蒙各民族尊奉、海內外知名的佛教聖地。中國佛教各大宗派俱曾至此弘法佈道,開創本宗基地,使五臺山形成漢藏佛教兩大體系匯合、各派寺院並存、顯教密教競傳的獨特格局。五臺山佛山聖水也孕育了一代代名僧大德。

十月二十日 恭祝文殊菩薩出家紀念日


五臺山佛教的興起和佛寺的興建始於北魏孝文帝時期。孝文帝以後,諸帝也都崇佛。高齊時中相劉謙之,是一名太監,他篤信佛法,厭倦世俗,不喜塵勞,雖然身在朝廷宮闈,卻經常持誦文殊菩薩聖號,每天唸誦達七萬遍之多,並以此為定課,不論事務多繁忙,他持誦菩薩名號從沒有間斷過。天寶年間,劉謙之隨侍高齊三王子入五臺山參訪聖蹟,見到誠篤堅志的王子為了供養大聖文殊菩薩,引火自焚其身,而使他深受感動,內心自念:“王子能為法捨身,我又何嘗不能?”於是更生起了大悲心,自嘆身遭宮刑,非佛法器(佛經中記載,以男根不具,列為“非器”,不得出家),不如前往清涼山(五臺山),專志修行。於是奏請當朝皇上準允在清涼山上專心修行,以期日後能有所成。皇上許之。劉謙之遂不再返朝,在五臺山上住了下來,整日裡持名閱經。後竟長出鬍鬚,復得大丈夫相,讓皇帝大為震驚。有一天,劉謙之忽然心眼開通,領悟法要,竟然造出了《華嚴論六十卷》留傳後世(見《大唐內典錄》)。皇帝重佛,朝野風從,一時皇親國戚、王公貴族等,紛紛施財信佛,立寺建塔,至山瞻禮靈蹟。

長安二年(702),武則天自稱“神遊五頂”,敕命重建五臺山清涼寺,竣工後,命名僧感法師為寺住持,並封感法師為“昌平縣開國公,食邑一千戶,主掌京國僧尼事”。清涼山住持感法師成為掌管全國佛教事務的最高僧官,這是五臺山在全國佛教界取得舉足輕重地位的發端。 


07


文殊菩薩教唸佛法門

文殊菩薩也曾修習、教示觀佛、唸佛法門。在《觀佛三昧海經》中,當時世尊為諸大眾,說觀佛三昧之後,文殊菩薩自述在過去寶威德如來時,文殊菩薩那一世是一位有德長者的兒子,名叫“戒護”,戒護童子因目不暫舍地諦觀寶威德如來的相好光明,而在其後的多生累世,遇到了百億那由他恆河沙數的諸佛,獲得了百萬億的唸佛三昧,得百萬阿僧祇的旋陀羅尼。其後,諸佛現前說無相法,剎那之間就獲得首楞嚴三昧大定。

文殊師利菩薩說完之後,釋迦世尊告訴阿難及大眾,應當受持記憶文殊師利所說的話,普遍地告知一切大眾,以及未來後世的眾生,如果有人能夠禮拜、能夠唸佛、能夠觀佛者,應當知道此人,與文殊師利菩薩的功德平等沒有差異。

十月二十日 恭祝文殊菩薩出家紀念日


08

文殊菩薩願生極樂

在華嚴海會上,普賢菩薩“往生淨土”偈:

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

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

我既往生彼國已,現前成就此大願。

一切圓滿盡無餘,利樂一切眾生界。

我此普賢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

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文殊發願經》,也普勸一切眾生往生極樂淨土而說偈言:

願我命終時,除滅諸障礙。

面見阿彌陀,往生安樂國。

生彼佛國已,成滿諸大願。

阿彌陀如來,現前授我記。

嚴淨普賢行,滿足文殊願。

盡未來際劫,究竟菩薩行。

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華嚴會上所陳述的行願,以及說法度眾生的內容,都是以唸佛為基礎,以淨土為歸宿。

唸佛法門,包括觀佛、觀像、持名稱念,文殊菩薩以觀佛三昧教化眾生,往生淨土永不退轉。"


十月二十日 恭祝文殊菩薩出家紀念日


09

文殊菩薩十大願

文殊菩薩十大願:

一、若有一切眾生,所生三界,或我作他作隨緣受化。

二、若有眾生毀謗於我,嗔恚於我,刑害殺我,是人於我自他常生怨恨,不能得解,願共我有緣,令發菩提之心。

三、若有眾生愛念我身,欲心見我,求得於我,願共我有緣,令發菩提之心。

四、若有眾生輕慢於我,疑慮於我,枉壓於我,狂妄於我,毀謗三寶,憎嫉賢良,欺凌一切,常生不善,願共我有緣,令發菩提之心。

五、若有眾生賤我,薄我慚我愧我,敬重於我,不敬於我,悉願共我有緣,令發菩提之心。

六、若有眾生常殺生命,賣肉取財。如此之心者,永失人身,不相舍離。對報如是令發菩提之心,若有他人取我財物,我施財物,所得財物及不得者,願共我有緣,令發菩提之心。

七、若有眾生供養我者,我供養他者,聽受我教,我受他教,同行同業,願共我有緣,令發菩提之心。

八、若有眾生,廣造諸惡,墮於地獄,無有出期,願共我有緣,令發菩提之心。

九、若有眾生縱恣身心我慢貢高,故於我法中汙泥佛法,一切諸罪,死墮阿鼻入諸地獄,從地獄出輪迴六趣,入生死海,諸趣惡道,願共有緣,同業同道隨緣變化,當以救之,令得出離,願共我有緣,發菩提心求無上道。

十、若有眾生當於我法,若我有緣,若我無緣,同我大願,曼殊室利言,我有大願,以聖性力加持有情,令罪垢消減得入菩提,諸佛聖果。


十月二十日 恭祝文殊菩薩出家紀念日

10

文殊菩薩開示出家

《大莊嚴法門經》卷下載:文殊師利言。菩薩出家者。非以自身剃髮名為出家。何以故。 若能發大精進為除一切眾生煩惱。是名菩薩出家。非以自身披著染衣名為出家。勤斷眾生三毒染心是名出家。非自持戒行名為出家。能令毀禁安住淨戒是名出家。非以阿蘭若處獨坐思惟名為出家。能於女色生死流轉。以慧方便化令解脫是名出家。非以自身守護律儀名為出家。若能廣起四無量心。安置眾生是名出家。非以自身修行善法名為出家。能令眾生增益善根是名出家。非以自身得入涅槃名為出家。為欲安置一切眾生。入大涅槃是為出家。非以自身除煩惱故名為出家。勤斷一切眾生煩惱名為出家。非以自能將護身心名為出家。將護一切眾生名為出家。非以自解身心縛故名為出家。為解一切眾生身心縛故名為出家。非以自身於生死怖畏得解脫故名為出家。能除一切眾生生死怖畏。令得脫者名為出家。非以自樂涅槃名為出家。勤行精進為令眾生滿足一切佛法故名為出家。文殊師利言。女子。夫出家者。於一切眾生起慈悲心名為出家。出家者。不見一切眾生惡。亦不取相名為出家。 出家者。不舉他罪有慚愧者教令懺悔是名出家。 女子。出家者難名為屬他。菩薩不爾。身心自在無系屬故。女言。云何出家名為屬他。文殊師利言。屬戒者名為出家。破戒者不名出家。屬三昧者名為出家。亂心者不名出家。屬智慧者名為出家。愚痴者不名出家。屬解脫者名為出家。離解脫者不名出家。女子言。文殊師利。云何菩薩名不屬他。 文殊師利言。菩薩內自證法不從他學名不屬他。何以故。菩薩於一切智即自開解故。爾時文殊師利。說此出家法已。五百菩薩心生歡喜。即脫身上衣服瓔珞奉文殊師利。贊言。善哉善哉快說此法。我當修行。


十月二十日 恭祝文殊菩薩出家紀念日

文殊菩薩出家日,是佛教殊勝吉日,讓我們共同誦經、持咒、供養、點燈、放生、佈施、禮拜、吃素、傳遞等善法,功德億倍於平常,祈願眾生離苦滅障,勝願成就,福智具足,早證佛果!

南無大智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

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

皆悉迴向給原作者及各位讀者

敬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

一切重罪悉解脫

圖文皆來源於網絡,內容僅做公益性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十月二十日 恭祝文殊菩薩出家紀念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