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榆林中醫藥學源遠流長

陝西榆林位於陝西省最北部,春秋時魏置上郡,明正統七年(1442年)始為榆林城。因其地多榆樹,故名榆林,又以木之茂在榆溪河谷之陽,又稱榆陽。榆林中醫藥歷史源遠流長。早在4300年前(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夏代早期),中華文明起源最重要的城址遺址石峁遺址,就已經出現了鷹骨骨針、砭石來“刺病”、“熨石”療疾。秦漢時代青銅造藥杵臼、藥勺等出土文物,均證明榆林中醫醫療已有相當水平。

  歷史淵源

  明成化八年(1472年),榆林巡撫右都御史餘子俊上書《開設學校疏》,倡導興學教育、建立學宮,其中特別提及內設“醫學”,旨在專門培養醫藥人才。史料記載,明永樂、正統年間起,榆林先後有紀氏、張氏以醫官身份隨軍遷入榆林,出現紀二翁、紀瓛、紀濚、張賢生、徐可進、王建德等一批名醫。其中,紀、張兩氏從事中醫醫療活動直至清初。

  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榆林知府屠用中在明代舊址基礎上重建榆陽書院。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榆林知府李熙齡編纂《榆林府志》記載:“榆陽書院內設醫學。”書院教育的蓬勃發展,湧現出一大批名醫,如王秉鎿、朱胤、郝雙應、郭繡川、袁服周、袁文瀾等。

  清末至民國年間,由於榆林府、道對所轄州縣藥堂影響深遠,除榆林本地外,也帶動周邊縣區出現很多名醫,如郭瑞西、袁碩甫、艾崇德、姬連卿、霍光熙、李鼎銘、高瑞堂、霍靜堂、曹天明、樊秉善、高鎮南、杭逢源、王直卿、張鵬舉等。

  新中國成立後,榆林籍在外地從事中醫的名醫有郭謙亨(溫病學家、陝西中醫藥大學教授)、趙健雄(中西醫結合專家、蘭州大學醫學院教授)、趙建斌(中西醫結合專家、空軍軍醫大學教授)、路遊僧(溫病學家、包頭市第四醫院教授)等。現代活躍在醫療一線的中老年名中醫有郭冠英、高智、韓增、孫德齡、張徵、杭共存、李敏才、師建國、郭世英、楊耀峰等。他們之間有一共同特點,就是以“濟世活人”為宗旨,勤謹敬業、淡泊名利。韓增先生現已年過八旬,仍坐診救治病患。榆林市中醫醫院杭共存院長,古稀之年尚孜孜不倦,唯解百姓疾苦為任。榆林著名史學研究者郭新英先生曾講:“醫大道焉,唯良醫為一方百姓之福焉。”

  中醫傳承

  師承是中醫最重要的傳承方式。清乾隆年間溫病泰斗葉天士傳大弟子章楠,章楠傳榆林郭忠,由郭忠再傳長子郭繡川,其郭氏一門沿襲至今,成為榆林名醫世家。後有道光末、咸豐初年名醫朱胤開山收徒,對榆林後世醫學人才的培養教育作出貢獻。再有光緒年間朱胤的徒弟郭秉鈞廣收門徒,光大師門。

  家傳是中醫最具特色的傳承方式。首先選擇培養優秀子弟,要求嚴格,少小時從中醫基礎理論開始進行教育,結合增齡長智時的實踐教育,對“秘傳方劑”及工藝的“珍藏封匱”意識,對中醫傳承學術、文獻的保存,對臨床診治經驗的效果,由一技之長昇華為一門專科,由一家之言形成一科學派,形成中醫獨特的、有別於西醫的診斷和治療。

  因為家傳特別重視技術的傳承和提高,從清咸豐年間至今,榆林中醫世家也自然產生,其中郭、袁、高、杭、景等五家均行醫在五世以上,成為榆林最有影響的中醫世家。榆林百姓對中醫信賴的程度,對各名醫世家的特長,可謂無人不知。郭家以治療溫病出名,從郭忠傳至郭翔宇,業已七世。袁家以治療傷寒出名,從袁服周傳至袁建紅,業已六世。高家以治療婦科出名,從高瑞堂傳至高思宇,業已五世。杭家以治療雜病出名,從杭鵬齡傳至杭亮,業已六世。景氏世家從景了凡傳至景鴻儒,業已五世。在榆林三世中醫世家則更多,如柴振國家庭、馮應魁家庭等。在四診中各家的經驗不同,對病患病症處理方式也不同,因此形成不同的流派。

  中醫書院教育與師承教育、家傳教育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它們優勢互補、相互促進。這種多模式、多層次的中醫教育,為榆林培養了眾多優秀人才,對榆林中醫事業的繁榮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帝制時期的書院教育,使得士子們“不為良相,便為良醫”的傳統理念根深蒂固。書院內專設醫學教育,讓本郡名士出身的名醫任教,讓學生在書院學習中醫基礎知識,掌握四診要領,熟誦《藥性賦》《湯頭歌訣》,熟讀《黃帝內經》《傷寒論》《本經》等中醫藥經典,能針灸推拿。

  書院普及中醫教育對後來形成中醫世家的傳承有著密切關係。例如祖籍榆林杭莊的杭錫齡、杭鵬齡兄弟在榆陽書院取得增生功名,又到鄉試得以貢生,回鄉後拜訪當地名醫為師。杭錫齡傳杭澍堂後遷居高家堡,又傳杭逢源。杭逢源熟讀經典、謙誠學習,採百家之長成就自身雜病大家,新中國成立後被聘任陝西中醫藥研究所特約研究員、省政協委員。

  清同治七年末,左宗棠平定西北迴亂,進駐榆林,時患青矇眼疾兼白內障,時任延綏鎮總兵劉厚基力薦榆林名醫郭繡川為其治療。郭繡川用家傳“桃花散”治癒左宗棠眼疾,使其視力恢復光明。左宗棠給郭繡川診銀,郭繡川提出將診銀捐給榆陽書院以振興地方教育。左宗棠大為感動,隨即為榆陽書院捐銀二百兩,並題書“北學其先”贈予榆陽書院。

  郭瑞西少時在榆陽書院師從劉增泰學習經史,夜間由父親郭繡川教授醫學。光緒十八年以貢生參加科考,被詹事府錄為詹事。郭瑞西在任詹事期間曾多次在太醫院御賜公所“一畝園”拜訪父親郭繡川友人、御醫王繼武,從中受益匪淺,回鄉後鑽研經旨,學識非凡,醫術精湛。1922年,國民黨著名愛國將領楊虎城將軍移軍到陝北三邊,將軍夾勞感寒、喉痛失音,多醫不能治之,特轉榆林邀郭瑞西治療,應手而愈。

  這種既接受書院教育又有家傳的名醫有很多。在帝制時,榆林府中醫資格考核的管轄被劃撥在山西太原府。袁碩甫為了證明自己實力,參加醫考獲得前優名次,為榆林府爭得榮光。袁碩甫善治時症,他的子侄先後為撲滅瘟疫而亡。為了讓醫技不絕,袁碩甫收郭謙亨為徒,傳授對各種時病的辨證治療。郭謙亨在家由祖父郭瑞西教授,出診隨碩甫先生指導。在抗戰最為緊張時,郭謙亨親自為抗日隊伍的傷病員及百姓服務,醫名遠近聞名。新中國成立後,郭謙亨聯絡當地名醫高鎮南、雷澤霖、柴振國等人創建榆林中醫聯合診所。而後,郭謙亨調至陝西省中醫進修學校任職,與名醫成友仁結為知己,並於1958年參與創建陝西中醫學院(現陝西中醫藥大學),擔任溫病教研室主任,培養30多名研究生,其中有國醫大師張學文、郭誠傑,首都國醫名師姜良鐸等。

  中醫自學成名家者自古皆有,在榆林也不乏其人。光緒年間,常樂堡籍郭應禧自學成才,成為鄰里百姓所信任的大夫。近代雷澤霖先生少小因病自學,又到藥店當夥計,在添鬥抓藥時留心名家藥方,與病患交流得一些病情症狀,從藥方與病症得出經驗。雷澤霖行醫70多年,年近百歲仍能為患者醫疾除痛,為榆林一代名醫。

  藥店沿革

  從帝制時期直至1956年“公私合營”,榆林與全國其他地區都存在政府設置的藥局、藥店,通過驛站收發全國各地的藥材。明成化年間延綏重鎮遷入榆林後,由於當地臨韃靼邊境,缺乏醫生與藥物,官軍疾病多致死傷,都御史餘子俊請求陝西布政司發給藥品,並在境內所屬各縣撥派醫生隨軍治療。明代有“積善堂”藥莊,乾隆年中期又設“萬和堂”藥店。清末民國以來頗具規模、歷史悠久的藥店在榆林城內有十多家,有郭瑞西開設的“廣生西”“福積生”藥店,從山西遷居到榆林的董斆開設的“萬全堂”,還有長春堂、宏濟堂、同濟堂、廣慶春、恆泰堂、恆濟堂等。郭金鏞先生曾講:“好的藥材是見證醫療水平最為主要依據。一個好的大夫沒有好質量的藥材,其療效也就打折扣了。”今天,我們回顧70年前老先生對《同春堂》藥房的藥工王國財、張孝先等人的講話,仍有現實意義。榆林中醫大多采取前店行醫,後店製藥的模式。雖然藥店大小規模有差別,但店主本人或坐堂醫都要求熟記藥性賦、反畏禁忌、湯頭歌訣,而且要掌握炮製技術,如藥材的清炒、麩炒、土炒、酒炙、蜜炙、醋炙、油炙,以及煅、烘、淬、焙,還有酒蒸、醋蒸、清煮、汁煮等。

  中醫防疫

  榆林地處塞上,冬寒夏熱,氣候變化無常,新中國成立前天花、鼠疫、斑疹傷寒、流感等疫病流行不歇。清同治年間,延綏鎮總兵劉厚基在榆陽書院創辦“種痘局”,派景了凡到漢口學習“種痘”,通過接種人痘預防天花。景了凡學技成功後,在榆陽書院負責給學生傳授“種痘”技術。當時百姓不能接受“種痘”治療,景了凡為了教育百姓,給子侄景百川當眾施治,人們才逐漸接受。景氏四代為榆林百姓“種痘”百年,在當地傳為佳話。當代溫病學家郭謙亨成功研製出“出血熱預防片”等有效新藥,擔任全國統編教材《溫病學》副主編,並發表《溫病述評》等學術專著。

  榆林古城百條巷道,幾十萬人住宅在眾多院落之中,到了春夏之際,幾乎所有院落老宅都種植藿香、白芷、菊花等藥材,在新小區中更有銀杏、連翹、射干、山楂等藥用植物種植。老輩人對四季時病用藥都很熟悉。例如立春前,各個藥店早已備好防風通聖丸。入暑時,家中摘兩片藿香嫩葉與綠茶泡飲,預防中暑。還有廣泛的防疫措施,如雄黃酒點耳鼻;用蒼朮、艾蒿、白芷薰燃蚊蠅;在水缸內浸放蒼朮、貫眾給飲用水消毒;還有“打醋炭”,就是將燒紅的炭放入銅勺內,將醋澆在燒紅的炭上,產生醋蒸汽來消毒。

  榆林中醫因隨軍軍醫從明九邊重鎮延綏鎮遷入榆林而起,興於清“榆陽書院”中醫書院教育及家傳授受,發揚於現代。榆林歷史悠久的中醫傳統讓一方百姓受其恩澤,當地百姓對中醫的喜愛也是許多地方少見的。榆林中醫世家文化對提高陝西省中醫優秀人才培養,推動榆林地方中醫的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