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男人來自地球》,我們來自哪裡?

人類無法分辨表象與其所遮蔽的真實,因為真實遠在人們的認知能力之外

。 - 安東尼奧尼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我們來自哪裡?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是一部2007年出品的獨立電影,改編自科幻作家傑洛米·貝斯拜生前完成的最後一部小說,由理查德·沙因克曼執導,傑洛米·貝斯拜編劇。本片總投資一萬美元,絕對的小成本獨立電影,卻收穫了豆瓣8.5的高分。此片沒有一般傳統科幻片的固有套路,純粹以簡單的兩個場景,八個主要人物以及對白形式演繹著所謂的軟科幻。

約翰,電影的主人公,是一位35歲的哈佛曆史教授。在工作十年後,他毅然選擇了辭職,同事們依依不捨的同時紛紛表示不解,前來送行時,一場’圍爐夜話’拉開了故事的帷幕。自稱歷經14000年歲月的約翰,透露了他一直隱藏的秘密,他是個穴居人,曾有機會跟哥倫布一起航海,曾與貝多芬聆聽音樂,同梵高作過畫,聆聽過釋迦牟尼的教誨,他曾經還有一個名字,人們稱他為耶穌。

約翰的同事們,一群哈佛教授,囊括歷史學家、宗教學家、生物學家、心理學家等一眾知識淵博之人於是提出了自己的質疑。這場最後的聚會從單純送別演化成了一次顛覆傳統的學術激辯,由此一個亙古不變的謎題露出了狡黠的微笑 - 我們來自哪裡?


  1. 穴居人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我們來自哪裡?

按照約翰所講述的一本縮略版人類文明進化史,我們人類純粹是穴居人進化而來。約翰的同事們從生物學、考古學、人類學、歷史學等等方面去質問他,他們卻發現每一個問題他都對答如流,每一個年代他都有清晰的記憶。慢慢地,他們半信半疑,甚至不經意間顛覆了他們曾經擁有的一切知識……

可是,一切約翰所言均來自於無人經歷的時光,無法考證的過去。約翰的講述不知不覺中把他們引向了一份虛幻,引向了一處若明若暗、似夢似真的想象之地。若一切為真,約翰本身就是一部活著的歷史。貝託魯奇曾說:“個人是歷史的人質。” 約翰哪怕是不死之身,歷經140個世紀,在某種意義上,他也只是被歷史挾持的人質,他必須每十年搬家以躲避世人懷疑的目光。這是他別無選擇的宿命,一個弱小無助的穴居人在暴力歷史中的妥協。


2. 神靈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我們來自哪裡?

漫長的歲月中,宗教一直是人類的精神寄託。年長的女教授伊迪斯,作為一個虔誠的基督徒,在生活中謹守教規,耶穌在心中的地位不言而喻。男主角問她:“你們認為我是誰?”,耶穌也曾這樣問信徒。在那一瞬間,伊迪斯徹底為顛覆的信仰而恐懼失措。突然面對無法證偽的耶穌真身,她是否還能保持心中耶穌的教誨?

無疑,她正揹負著一個古老的困境,這也使她和這困境的歷史一樣絕望而蒼老。

而其他教授卻逐漸顯得十分不安,甚至訴諸武力威脅。因為他們正面臨著宗教、生命的真義與人類文明的十字路口,困惑、蒼涼與創痛直擊他們的靈魂。約翰猶如一道幽靈、魔影,亦是他們的偶像和神靈。凡世間真正的奇蹟早已站在眼前,只是看你是否願意相信。他們似乎看到神穿過歲月的暮靄,對他們獻上了一份久違的薄奠。


3. 地球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我們來自哪裡?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約翰,一個介於人和神之間的存在,他在本質上也只是一個人類。一個生命悠長見多識廣卻也無法掙脫自身枷鎖的人類。時間的長河是無法上溯的,真正的歷史是不可重現的。唯有腳下的這片土地,人類所存在的這顆宇宙中平平無奇的一顆湛藍色星球是謊言之花其中一片真實的花瓣。

約翰的同事們,心理學家威爾,人類學家丹,生物學家哈里和考古學家阿特經歷同樣的錯覺,震驚與恐懼,無形的屏障隔絕了真實的存在。對真理,知識的熱愛使得這群哈佛教授陷入了 ‘知識意欲’之中。其中反射著一面 ‘世界的鏡子’,知識所含的威脅與魔力常常是人類內心的恐懼與幻象。


4. 結語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我們來自哪裡?

影片的最後,心理學家威爾終於知道自己的父親就是約翰,他在回憶和驚訝中不支倒下。在這個時刻,他也許意識到他的父親從來不是屬於他的,但他仍願沐浴在父親炫目而殘酷的陽光下。而約翰的同事們都是普通人,他們活著,還將繼續活下去,他們只是偶然進入了熒幕的畫框之中。

我們來自哪裡?這個困擾著每一個人類的究極問題,從來都沒有所謂的答案。也許我們所思所想所見一直處於謊言的泥濘之中,真實更加不在我們的認知和掌控之內。可是,我們的生命和靈魂,人類與文明穿過久遠的遷徙,最終來到了這裡。此刻,真實失去了他存在的意義,如同電影中的那句歌詞 ‘forever is the way i feel for you’,我永遠能感受到你以及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