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萬人"搶房"到降價"賣房",高房價的"後遺症"終於暴露了

中國房地產市場有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二十年前,房屋主要是住的。但20年後,房子成了賺錢的工具。

我們經常聽到周圍的人說:你看哪裡的房子又漲了多少,誰家買房又賺了多少。然而從來沒有聽到有人說過:買房只是為了更好的居住體驗。

從萬人


所有不以居住為前提的“炒房”行為,都是想不勞而獲的行為,也是當前房地產市場不健康的外在表現。

去年上半年,距離2017年年底國家調控"限價"政策過後僅僅數月,全國各大城市掀起了“搶房”浪潮。

據公開消息,一處樓盤開盤時,200多套房子被數萬名購房者搶走。為什麼?究其原因,搖號的房子便宜,價格比周圍的房價低,誰願意放棄這樣的炒房機會?


從萬人


當時,有人搶房子,住房市場供不應求。這在不明真相的剛需家庭中引起了恐慌。越來越多的人加入搶房的行列。

中央約談地方,地方約談城市,城市約談房企。在房地產市場經歷了一輪“搶房潮”後,開發商紛紛降價促銷。人們不明白,為什麼他們突然要降價。結果,憤怒的“炒房者”衝擊了房地產市場,高呼“不準降價”的口號。從萬人搶房到高喊退房,合同精神和人民素質都被這群烏合之眾帶到了溝裡。

從萬人


房價仍在上漲,但個別地區的房地產市場突然降溫,交易量減半,降幅很奇怪。有些人沒有反應過來,就已經在面臨滅頂之災。房地產論壇上的一些人生動地描述了他們如何成功“逃頂”,而更多的人則為接下來的貸款感到悲傷。

高房價的後遺症遠非於此。那些一開始搶房子的人將受到房價上漲帶來的懲罰。有良心開發商直言:炒房就等於進賭場,你要是賺了錢,開賭場的人能同意嗎?房地產投機者在經歷了一場過山車行情後才發現,開發商早撤了,自己接盤了。

從萬人

房地產市場熱如火海,而降溫又如冰雪。房地產市場的調控不是“空”調,房住不炒也不是笑話。正如中科院報告的那樣,高房價掏空了所有人;中央政治局宣佈:堅決遏制房價上漲;住建部門更是喊出了調控不力堅決追責的口號。

房價逐步穩定,二手房價格開始回落。“有市無價”已成為常態。然而,調控限售仍然持續,而且“一城一策”的調控政策何時解開還不得而知。

從萬人


隨著長效機制的建立,房產稅立法先行,共有產權住房試點以及租購併舉制度的建立,房地產市場的看漲預期將不可避免地消失。等待炒房者集中清算的時刻也可能隨時到來。到那時,這群人將悔之晚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