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失業、沒錢、娃放養,被大選和疫情夾擊的在美華人 ​

作者:靜思


美國總統大選最後衝刺還剩下9天,川普和拜登誰將入駐白宮?全世界吃瓜群眾都在圍觀,尤其是在美華人和計劃去美國留學的出國黨。

APIA Vote等三家機構公佈的最新“2020年亞裔選民調查”結果顯示:華裔選民中,表示支持拜登的為56%,支持川普的為20%。


導致這種結果的原因,一方面是特朗普自疫情以來接連發布了一系列對中國留學生、移民和華人不利的政策。

比如,撤銷中國“國防七子”七所高校留學生簽證,使得部分留學生無法出國就讀;提高持H-1B簽證(工作簽證)的法定平均工資水平,申請人達到年薪14萬美金才能獲得簽證;此外,縮短某些特定合同工的 H-1B 簽證時長,從三年變成一年。

這些政策意味著,近1/3 的 H-1B 申請者將會被拒絕,留學生畢業後在美就業難度大幅加劇,“準移民”則得在綠卡排期面前等待更久了。

特朗普政府對疫情控制不利則導致美國二輪疫情爆發,對華人利益造成衝擊。儘管大家準備充分,也保持開放心態,但切身利益的確在政策和疫情夾擊下損失嚴重。

無論誰當選,華人們無法迴避現實“慘狀”,我和身邊的朋友也未能倖免。


深度|失業、沒錢、娃放養,被大選和疫情夾擊的在美華人 ​


深度|失業、沒錢、娃放養,被大選和疫情夾擊的在美華人 ​

工作難找,留下不易

Fred Zhou在紐約從事金融行業,最近他開始服用抗抑鬱的藥物。

他所在的公司從四月份開始遠程辦公,還沒到一個月,噩耗就來了:Fred 接到了裁員通知。尷尬的是,他父母就在身邊。他不得不隱瞞“被裁掉”的消息,謊稱自己在家辦公,讓父母安心。

剛失業的兩個月裡,Fred還會積極找工作、投簡歷,偶爾出去面試。但隨著疫情加重,面試通知越來越少。連續的嚴重失眠折磨著他,每天只能睡2-3小時,最後只能吃處方藥治療。


深度|失業、沒錢、娃放養,被大選和疫情夾擊的在美華人 ​


為調整心態,他閱讀了不少自助類書籍,輔佐健身與冥想,但沒有任何作用。悲觀情緒一直揮散不去,外加無法向父母坦白,還得轉而安慰他們不要擔心疫情,Fred每天都倍感窒息。

皮筋終於在某一天的晚飯時繃斷。當天在父母面前,Fred突然止不住的大哭,把餐具摔了一地,他這才意識到,自己已病得不輕。

另一位好友小林也有類似經歷,他在今年夏季經歷職業生涯的大喜大悲。

五年的博士經歷已耗去不少精力,但憑藉熱門專業的背景,他還是如願以償的拿到一份不錯的Offer。但剛到手的錄用通知還沒捂熱,特朗普的政策就出臺了。新政將提高持H-1B簽證法定平均工資水平,公司發出的工作簽證要重新評估,他的職位也因此被暫時凍結。

“如果還拿不到工作簽證,打道回府的日子就不遠了。”

小林說。


深度|失業、沒錢、娃放養,被大選和疫情夾擊的在美華人 ​

口袋乾癟,收入急劇減少

上面兩位朋友雖經歷坎坷,但由於單身,只需要操心自己的問題,有家有室的朋友們則沒這麼“幸運”了。他們既要努力保住工作,還要拖家帶口過日子。

朋友HJ一家三口在美國已定居八年,生活一直是他們所期待的那樣歲月靜好。但疫情將美好打破了。

美國疫情爆發後的三個月,HJ的老公停薪留職,斷了收入。她所在的公司也經歷兩輪裁員,每天都擔心懸在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會落向自己。

上月,她所在地區的疫情進入峰值,孩子和老公也病倒了:一個全身起疹子,一個普通肺炎高燒。除了完成工作,HJ還得照看家人,並完成全部家務。

收入減半、工作加倍、家務全扛,HJ笑稱自己全憑一口“仙氣”垂死掙扎,怕自己稍稍顯露點軟弱,就會導致大廈坍塌、片瓦無存。


深度|失業、沒錢、娃放養,被大選和疫情夾擊的在美華人 ​


即便復工的朋友,也沒好到哪裡去。Zara He在七月初總算復工了,但薪資較之前削減近15%。降薪總比失業好,但她還是陷入糾結。

一方面,她所在的南部疫情重災區,每天都有數百位新增感染人,她並不想冒險回公司上班。但如果現在辭職,短期內又很難找到工作,如果1-2年不工作在家帶娃,職場競爭力肯定將減弱。

如果回公司上班,Zara不僅要接受降薪,還要請保姆照顧剛滿2歲的孩子,算下來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以前送孩子去日託機構就需要花費每月1200美元(約8400元人民幣)。降薪前,她和老公的收入尚可支付這筆費用。但現在日託機構關門,保姆費就成為一項巨大支出。


真是伍子胥過昭關——進退兩難。


深度|失業、沒錢、娃放養,被大選和疫情夾擊的在美華人 ​

從前“雞娃”,現在放養

華人家長們聚集到論壇上吐槽育兒難題。

一位華人家長髮帖稱,女兒學校從今年四月份就宣佈網絡授課,一直到秋季開學還在繼續。缺少集體和同齡人社交,女兒的精神狀態持續不穩定。

網課效果差,課外輔導和興趣班也因疫情停掉了,孩子只能在家接受圈養。

某天上完網課後,女兒開始行為異常,不僅拖著椅子故意製造噪音,還抱怨起生活艱難。

“她坐在地上嚎啕大哭,說自己已半年未進過大賣場,最大的心願就是去Costco購物。”


深度|失業、沒錢、娃放養,被大選和疫情夾擊的在美華人 ​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全球有8.5億學生因疫情停課。這不僅給孩子的學業造成消極影響,對喜愛社交的孩子而言,心理上更是一記重錘。

曾經熱衷“雞娃”的華人家長現在只能天天“放養”度日,畢竟遠程辦公和在家陪讀不可兼得。過去追捧超前教育的家長,現正考慮讓孩子推遲入學,好讓壓力閥不至於觸頂。


深度|失業、沒錢、娃放養,被大選和疫情夾擊的在美華人 ​


深度|失業、沒錢、娃放養,被大選和疫情夾擊的在美華人 ​

婚姻亮紅燈,曾經的誓言呢?

疫情帶來的改變是深刻的,它奪去數以萬計人的生命,數百萬計的父母失去工作。而他們曾經彼此許下的婚姻誓言也遭受考驗。

最近聽老友講起她博士男同學的八卦,這位男同學因與老婆吵架,把自己送進了警察局。

疫情前,這對夫婦剛剛領證,感情正處於蜜月期,但疫情期間,兩人因焦慮頻繁爭吵,男同學一時衝動砸了老婆的手機。老婆生氣威脅說要報警,男子頭腦發熱自己撥打了911。沒想到警察到場對當事人分開盤問,後直接逮捕了男方。理由是他有損害他人財務,以及家暴傾向。

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後,老婆極力解釋終於讓警方釋放了男同學,但逮捕記錄卻留在男方的檔案裡,這將對工作簽證的申請造成影響。


為消除案底,現在夫妻倆正花錢請律師想辦法擺平這一爛攤子。

類似的家庭紛爭被疫情放大了。一項調研顯示:在美國,親身遭受到失業打擊的夫婦們離婚可能性更高,尤其是沒有全職工作的男性,離婚可能性比普通水平高出33%。

《經濟學人》的數據則表明,自疫情以來,雖然大多數類型的犯罪都有所下降,但家庭暴力的案例卻在上升。


深度|失業、沒錢、娃放養,被大選和疫情夾擊的在美華人 ​


柴米油鹽醬醋茶,外加上養娃,這些瑣碎之事在居家隔離、在家辦公等氛圍下被放大。每天24小時的朝夕相對,總會有厭倦的一刻。

不過,夾擊之下,也有歲月靜好的時刻和體會。

往常工作忙碌,吃外賣快餐將就,現在練得一手好廚藝,身體變得健康了;往常通勤上下班一個多小時,在家辦公後夫妻倆竟然可以在午休時間一起刷劇、吃飯;往常懶得健身從頭到腳小毛病不少,現在閒著也是閒著,積灰的瑜伽墊和啞鈴都用起來。

身處黑暗、心向光明也許是特殊時期的特效藥吧。

馬爾克斯在《霍亂時期的愛情》裡寫到:“人不是從孃胎裡出來就一成不變的,相反,生活會逼迫他一次又一次地脫胎換骨。”在蛻變中尋求生活和工作的最佳姿態,我想這是我們在這場浩劫中能做好的為數不多、但頗有意義的事情。剩下的就是耐心熬過去,正如那句經典的美國雞湯說的:Everything's gonna be alright!


靜思:閱讀第一專欄作者 育有一子 著有《關鍵突破:25個直擊問題本質的解決利器》、《一輩子很長,要活出高級感》等書。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