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女养成记》:39岁,退婚辞职,是什么给了她任性的勇气?

对于有些人来说,人生的两大至暗时刻,一个是前任的婚礼,一个是同学聚会。

作为一个大龄剩女,看着台上那个春风得意的男人,和他身边娇俏可人的新娘,心里不免五味杂陈:曾经这个又懒又没有事业心的男人,凭什么可以娶到白富美?

同学聚会,除了那个躁郁症患者,都是拖儿带女的人,他们在一起讨论育儿之道,你看起来就像一个彻头彻尾的外人,不对,你是背景板,因为不时地有人语重心长地说:你再不嫁就没人要啦!看看你,这么瘦,气色又不好!

除此以外,如果还有什么更可怕的事,那就是这把年纪了不仅没有婚姻,还要不停地压抑想要辞职的念头。

这样的人生是不是很糟糕?

让豆瓣评分9.2的台剧《俗女养成记》,来告诉你答案。

《俗女养成记》:39岁,退婚辞职,是什么给了她任性的勇气?

1.你没有对自己失望,我就没有失望

39岁的嘉玲,退掉了本来要举行的婚礼,辞掉了让她烦躁不堪的工作,放弃了在台北重新开始的机会,选择回到台南,看着厨房里正在煮汤的妈妈,她轻轻问了一句:我回来你开不开心?你会不会对我失望?

妈妈抹着眼睛说:你开心我就开心,你不会,我就不会。

人到四十岁了,该考虑做一些改变了。一辈子很长,足够你看清自己,一辈子又很短,来不及后悔。

可是,关键问题是你敢不敢放下一切,去做你真正想做的事情,过真正想过的生活?勇气,是需要有人给你兜底的。

只要那个温暖的家的家还在,那个承载过你眼泪和欢笑的家,就是你最牢固的后方。

哪怕你一事无成,普通到泯然众人,哪怕你说对方是妈宝男选择退婚,哪怕你是同性恋,总之,不管你在别人眼里看来怎样,在他们眼里,你就只是他们的孩子,你开心,他们就开心,你没有失望,他们就没有失望。

《俗女养成记》:39岁,退婚辞职,是什么给了她任性的勇气?

2我的愿望是做贤惠的家庭主妇。

每个孩子小时候都有写过这样的的作文题目:我的愿望。小孩子的愿望五花八门,有想做科学家,飞行员的,也有想做超人和孙悟空的,还有想做消防员和警察的……嘉玲的愿望是做一个贤惠的家庭主妇。

她认为国家要强大,首先家庭要和睦,而一个家庭起决定作用的就是主妇,所以她立志做一个热爱家庭、照顾老公和孩子的家庭主妇。老师表扬她作文写得好,还给她发了奖状。

回家后,一家人都很高兴,没有一个人因为她的愿望微小而嘲笑或者责骂她,反而大家都替她高兴。爷爷还专门在作文的后面写了两句话“一日平安一日福,条条大路通罗马”,把这篇作文认真收藏了起来。

以前看到刘继荣的一篇文章,说她女儿的愿望是当一名观众,一名用力鼓掌和呐喊的观众。虽然她的成绩一直不理想,可是乐观幽默,乐于助人,为人非常优秀。作者感叹:这世间有多少人,年少时渴望成为英雄,最终成为了烟火红尘中的凡人。如果健康,如果快乐,如果没有违背自己的心意,我们的孩子又何妨做一个善良的普通人?

龙应台在《亲爱的安德烈》一文中,提到过安德烈跟她说:“妈,你要清楚接受一个事实,就是你有一个极其平庸的儿子。”

龙应台这样回答:“对我最重要的,安德烈,不是你有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每天为钱的数字起伏而紧张而斗争,很可能不如每天给大象洗澡,给河马刷牙。”

当父母对孩子的要求不掺杂功利,只要ta健康快乐,无论做什么都尊重孩子的选择的时候,家,就是孩子最大的底气。

《俗女养成记》:39岁,退婚辞职,是什么给了她任性的勇气?

3.陈爷爷好,陈爷爷再见

三年级的嘉玲,成绩差,爱打架,偶然跟班里成绩第一的女生成了朋友,到她家里写作业,第一次见识了什么叫精致的生活。她的妈妈画着精致的妆,说话细声细气,喝茶要用茶托,做饭要戴围裙,而且在家里说普通话,她家里好大好美,她妈妈好美,普通话好美!

回头看看自己的家,所有人都在说方言,好土啊!家里做什么也都不讲究,每个人说话声音大得都像在吵架,嘉玲觉得好自卑!

当那个女生说要到她家写作业的时候,她用各种理由推脱。经过家门口,爷爷跟她打招呼,她却赶忙说“陈爷爷好,陈爷爷再见”慌忙逃离。

想起自己小时候,有段时间也是非常自卑,甚至恨自己的父母为什么是农民,我为什么要过“悲惨”的童年:没有漂亮的裙子,没有洋娃娃,甚至也没有出去旅游过。

我跟嘉玲一样看不起家人了!曾经以为自己的父母很差劲,可慢慢才发现父母已经是尽力给了他们的最好。

后来嘉玲发现,她眼中那个令人羡慕的家庭其实已经濒临破裂的边缘,那个女生拼命学习只是为了逃避父母的争吵。相比之下,自己拥有吵吵闹闹又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才是最令人羡慕的!

爸爸善良正直本分,一辈子都呆在这个镇上,可是他是最孝顺的儿子、最合格的丈夫、最爱女儿的爸爸;妈妈虚荣唠叨却能干,她是任劳任怨的儿媳妇,是理解儿女的好妈妈;爷爷奶奶吵吵闹闹过了一辈子,可是心里从来都有对方。

傅首尔在《奇葩说》里说:亲子关系就像内裤,每条不同,样子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舒服。

深以为然。

《俗女养成记》:39岁,退婚辞职,是什么给了她任性的勇气?

4.我不要做自己人,我也要做客人。

几乎每个成长的孩子都被“别人家的孩子”折磨过,“别人家的孩子”像个紧箍咒,让人头疼不已。

尤其当“别人家的孩子”是亲戚家的小孩,无论是父母还是你,都要受到更加严酷的精神折磨。父母觉得在亲戚家抬不起头,你呢,恨不得没有这个亲戚。

嘉玲大姑家的姐姐,举止文雅,成绩好,英文好,唱歌好,打球也好。大家都赞她,大姑以她为傲,妈妈则是恨铁不成钢。还好,爸爸一直站在嘉玲这边:我觉得我女儿就很好,她活泼又健康。

嘉玲和表姐闹矛盾,哪怕是表姐的错,家里人也要嘉玲先赔不是。

阿公(爷爷)和阿嫲(奶奶)告诉嘉玲,那个是客人,她是自己人,自己人就该让着客人。

嘉玲满心委屈:自己人就应该被忽视被冤枉吗?我不要做自己人,我也要做客人。

看到她伤心的样子,一家人才发现原来他们做得那么过分:不自觉的拿“别人家的小孩”来跟嘉玲作比较,却忽视了嘉玲的优点,而且随便用“自己人”来伤小孩子的心。

嘉玲健康又活泼,懂事又有主见,而表姐被迫做一个小大人,什么都不敢大声说出来,一直在压抑自己。也许,在表姐的心里,嘉玲才是“别人家的小孩”吧。

“我女儿健康又活泼”,是爸爸最常说的一句话。在爸爸眼里,他的女儿是最好的。

《俗女养成记》:39岁,退婚辞职,是什么给了她任性的勇气?

5.是我把阿娟姐的信弄丢了,爸你要去帮她。

在不知恋爱为何物的年龄,在自由恋爱被大家不齿的年代,嘉玲无意中充当了阿娟姐的小信使。嘉玲替阿娟给那个男孩子送信,回报是好吃的糖果和冰淇淋。阿娟充满喜悦的眼神,让嘉玲小小的内心起了莫名的感觉:爱着一个人原来这么美好!

可是,因为一次摔倒,不小心把信弄脏了,回家晾晒的过程中,被奶奶拿走,并传给了邻居,最终阿娟的父母也知道了。阿娟父母满大街追打阿娟,认为她不要脸,伤风败俗,嘉玲没想到事情会这样,她不知道阿娟姐错在了哪里,不忍心她被打,就不停地求爸爸去帮帮阿娟。

爸爸也看不下去,一句“刀下留人”冲了上去,恰好赶在阿娟妈妈的剪刀碰到阿娟头发时,然后爸爸作势几个翻滚假装受伤,阻止了阿娟当街被羞辱。

可是,阿娟一家还是很快就搬走了。嘉玲想到那个因为被婆家要求检验能不能生小孩而退婚的二姑,感觉爱情和婚姻都让人神伤。

可是,爸爸的奋勇上前,使嘉玲隐隐约约笃信她的家人永远不会像阿娟的父母。

当39岁的嘉玲,分手退婚,回到家,妈妈担心邻居会议论,爸爸却说:自己女儿被人欺负,你倒先担心外人怎么说?你管他们!

嘉玲的父母,像中国很多普通的父母一样,望子成龙,也有很多的缺点,可是他们愿意倾听孩子的心声,他们常常检讨他们的失误,他们在努力做一对合格的父母,所以嘉玲才有了不停试错的勇气,才有了坚守内心的勇气。

《俗女养成记》:39岁,退婚辞职,是什么给了她任性的勇气?

6.你女儿很有天分,比我有天分。

没有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成为出色的大人。为了孩子更好的成长,他们可以放弃自己的喜好,选择一种更辛苦的生活方式,把钱攒下来,留给孩子学才艺、健身、出国。

也许因为老师或者谁的一句客套话,父母就会当了真,会砸锅卖铁帮孩子去实现人生的逆袭。

嘉玲爸爸问钢琴老师嘉玲是不是不适合弹琴,老师目无表情地说:你女儿很有天分,比我有天分。爸爸立马欣喜若狂,回家后就严格督促嘉玲好好练琴。

当初学钢琴是妈妈的意思,买钢琴的钱是爸爸准备换摩托车的钱,一家人对嘉玲寄予厚望,可是嘉玲真的是没有天赋,她一点也不喜欢弹钢琴。

关于才艺班,很多人都说一定要坚持,家长要用尽办法让孩子坚持下来,到时候孩子肯定会感谢父母当年的逼迫。

我想知道,说这句话的人也是这样被逼迫长大的吗?还是他们也打算这样去逼迫自己的孩子?没有兴趣的开始,靠“为你好”的逼迫和苦哈哈就一定能等来孩子的感谢吗?我看未必。有多少孩子被逼迫下,身心饱受摧残?

在学钢琴这件事上,嘉玲的父母有冲动,有虚荣,也有理智,更多的是对孩子的关爱。

看到女儿被钢琴折磨得失去快乐和纯真,夫妻俩决定牺牲不能退的学费,眼睁睁看着钢琴成了最昂贵的置物架。

那又如何?女儿快乐成长最重要。

《俗女养成记》:39岁,退婚辞职,是什么给了她任性的勇气?

7.对不起,谢谢你,我爱你。

终于长大成人,不顾一切地要离家去外地上大学,开始读书交友勤工俭学,毕业后,又甘愿留在外地一个人打拼,那个时候虽然身边没有亲人,可是有青春啊。

可是,当同龄人一个个绿叶成阴子满枝的时候,你还是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且年纪越大,发现越没法勉强自己。当你不爱一个人的时候,都找不到理由说服自己勉强接受。当初二姑宁可终身不婚,也不愿勉强自己嫁给一个让自己痛苦的人,曾经不理解,现在已身处其中。

当亲人一个个离去,所谓的繁华之地还是虚荣之所吗?为什么要过人人以为的生活?当你四十岁依然不喜欢的时候,你该认真地跟自己聊聊:剩下的四十年,你打算怎么过?跟谁过?

不妨问问你内心的那个小孩,问问她的意见。什么样的人生才是快乐的人生?

心理咨询师武志红在《为何家会伤人》一书中,这样写到:“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爱与自由。”这样家庭出来的孩子内在的小孩是健康活泼的,ta会自如地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ta不会太懂事,但是ta会爱人,也享受被人爱,ta会很温暖。

当四十岁的嘉玲跟十岁的嘉玲说“对不起,谢谢你,我爱你”的时候,她已然跟她内心的那个小孩达成和解了,并且尊重内心小孩的意愿,过真正快乐的人生。那就是:回到父母身边,回到那些她爱的和爱她的人身边,过自在的人生。

《俗女养成记》:39岁,退婚辞职,是什么给了她任性的勇气?

一口气刷完,又哭又笑。原来那个不完美但是温暖的家,就是一个四十岁女人最大的底气。

不说了,想家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