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豔”後娜芙蒂蒂之墓探索記

導語:一位考古學家稱,他在法老圖坦卡門的墓穴中發現了娜芙蒂蒂王后的墓室,不過這並不是第一次有人宣稱找到了娜芙蒂蒂王后的墓室。

埃及“豔”後娜芙蒂蒂之墓探索記

娜芙蒂蒂王后半身像發現於1912年,是最具標誌性的古埃及藝術品之一。

攝影:MICHAEL SOHN, 德意志新聞社/考比斯圖片社

撰文:Mark Strauss

她回來了。

如果在過去的幾天裡你曾上網,你很可能看到過大量類似的新聞報道:亞利桑那大學的考古學家 Nicholas Reeves可能發現了死於公元前1331年的娜芙蒂蒂王后的墓室。

Reeves表示,傳說中埃及王后娜芙蒂蒂的遺體一直隱藏在法老圖坦卡門墳墓中暗門後的一個大墓室中,法老圖坦卡門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娜芙蒂蒂的兒子。

一項歷史性的發現必然帶來興奮和狂喜,但興奮之後我們就要回歸現實,仔細檢驗研究成果:在過去的12年裡,這已經是第三次有人宣稱發現娜芙蒂蒂的墓穴了。

此外,最近DNA證據表明,1898年發掘的一批木乃伊中可能就有娜芙蒂蒂王后的遺體,如今那幾具木乃伊都存放於開羅的埃及博物館。

破解謎題

Factum Arte是一個專門複製藝術品的西班牙工作室,在該工作室對法老圖坦卡門的墳墓進行詳細的掃描時,Reeves不經意間做出了一項重大發現。

Factum Arte用掃描的高分辨率圖像製作法老圖坦卡門墳墓的複製品,以便滿足廣大遊客想要一睹這位年輕法老安息之地的願望。去年二月,在檢查掃描圖片的時候,Reeves發現圖片中有裂紋,他認為裂紋處是墳墓北面和西面牆壁上的兩扇密封門。

他表示,其中較小的一扇門可能通往一個儲藏室,大點的可能通往一位王后的墓室。

法老圖坦卡門的墳墓是分階段建造和裝飾的。在自己的研究論文中,Reeves提出娜芙蒂蒂王后是先埋葬的,之後墓室的入口才被密封起來。

他還指出,圖坦卡門墓室中原始壁畫的殘留部分中,人物的面部擁有與娜芙蒂蒂畫像相關的體貌特徵,包括“直的下頜輪廓”。

Reeves認為墓室的尺寸和佈局進一步證明墓室的主人為娜芙蒂蒂王后。該墳墓只有4個墓室,比其他法老的墳墓小,說明它是一個更大規模墳墓的一部分。

埃及“豔”後娜芙蒂蒂之墓探索記

娜芙蒂蒂的墓室隱藏於法老圖坦卡門的墳墓之中嗎?考古學家Nicholas Reeves認為其墓室藏於圖中左側的西牆之後。

攝影:EGYPTIAN, 布里吉曼藝術圖書館/蓋蒂圖片社

此外,任何從主廊進入墓室的人必須向右轉,傳統上這是埃及王后墓穴才有的佈局。

“如果我錯了我無話可說,但如果我是對的,這就是一個重大發現。” Reeves 告訴BBC說。

尋找歷程

如果Reeves 是正確的,這將是他個人考古事業的頂峰。1998-2002年期間,當Reeves還是阿瑪納皇家陵墓項目的主管時,他就開始尋找娜芙蒂蒂的墳墓。

“我有種很強烈的感覺,娜芙蒂蒂可能完好的埋葬於帝王谷中,”他曾這樣告訴PBS。“如果能找到娜芙蒂蒂的墳墓非常棒,不僅僅因為娜芙蒂蒂是一個極其重要的歷史人物,而且她所處的歷史時期擁有上好的藝術品。”

早在2006年,Reeves的同事、孟菲斯大學的考古學家Otto Schaden發現了一座隱藏的墳墓,距離圖坦卡門的墳墓15米。一些媒體最初報到時,認為其可能是娜芙蒂蒂的墳墓。

不過該墳墓遭到過破壞。考古學家在墳墓中發現了7具石棺,其中6具是空的。第7具離入口最遠,也承載著大家的希望:裡面可能裝著一具木乃伊,也許就是娜芙蒂蒂本人的。

第7具石棺的開棺過程被錄製成了一個電視節目,但考古學家後來發現裡面依舊不是木乃伊,而是裝飾著鮮花的鍍金項圈、木棍、亞麻碎片、粘土碎片等物品。無論石棺曾經裝著什麼,顯然它被改為裝陪葬品的倉庫。

“更年輕的女士”

不過,與2003年娜芙蒂蒂掀起的媒體瘋狂報道相比,這次空墳墓發現不值一提。

法老阿蒙霍特普二世的墳墓中曾發現3具木乃伊,約克大學的考古學家Joann Fletcher對其進行了研究。Fletcher宣稱,其中一具綽號為“更年輕的女士”的木乃伊實際上就是娜芙蒂蒂王后。

她的結論後來發展成為一部電視紀錄片、一本書、《60分鐘》的一期節目以及許多報紙和雜誌中的文章,而她的部分依據則來自木乃伊附近發現的一束假髮。Fletcher稱,這束假髮是努比亞人的髮型,只有娜芙蒂蒂統治時期的皇室才會留這種髮型。

Fletcher還發現木乃伊的一隻耳朵穿了2個孔,這種做法也極為罕見,是娜芙蒂蒂特有的妝扮。

不過大部分埃及古物學者認為Fletcher的證據過於淺薄,缺乏說服力。

Barbara Mertz是一位美國埃及古物學者和作家(死於2013年),他曾在一份學術雜誌上發表一封信,表示“關於木乃伊是否是娜芙蒂蒂的爭論還將繼續,不過確定無疑的是,任何埃及古物學者或受過教育的埃及古物學愛好者都認為將這具木乃伊認定為娜芙蒂蒂是胡言亂語。”

埃及“豔”後娜芙蒂蒂之墓探索記

最近的遺傳學證據表明,1898年發掘的一具被稱為“更年輕的女士”的木乃伊是圖坦卡門的母親,也就是娜芙蒂蒂王后。

攝影:KENNETH GARRETT,國家地理

埃及古物事務部長Zahi Hawass曾在《國家地理》上的一篇文章中宣佈了3具木乃伊的DNA分析結果。他表示,“更年輕的女士”是圖坦卡門父親法老阿肯那頓的幾個姐妹之一,也是圖坦卡門的母親。

2013年,法國埃及古物學者Marc Gabolde對此結論提出了質疑。他說,對DNA證據的進一步研究表明,娜芙蒂蒂是“更年輕女士”和圖坦卡門共同的母親。

耐心是一種美德

如果Gabolde是正確的,那麼結果就像Reeves暗示的一樣,娜芙蒂蒂沒有安葬在圖坦卡門的墳墓之中。

Aidan Dobson是布里斯托大學的埃及古物學者,他把自己也歸於懷疑者之列。“僅從門的大致輪廓就得出該門通向娜芙蒂蒂的墓室有些過於草率!”他在一封郵件中寫道。

Dobson認為,Reeves給出的證據還可以做出許多其他解釋。

“按照可能性由高到低的順序,這些標記依次可能是:修建墓室的採石工留下的痕跡,只是看起來有點像門;未曾建好的門(許多墳墓中都有類似的例子);通向其它的儲藏室(Reeves認為其中一個就是);一扇門通向儲藏室,另一扇通向第二個墓室,” Dobson說道。“我認為最後一個假設的可能性最小。”

Dobson還指出Reeves的研究結果是自行出版的,這不是標準的學術論文。“通常情況下,學術論文需要在學術會議上經過同行評審或者是通過有同行評審的雜誌才能發表,”他說道。

劍橋大學沃爾森學院的埃及古物學者Barry Kemp也認為,將文章發表在有同行評審的雜誌上是學術論文發表的規範,不過他相信Reeves的研究過程是完全透明的。“他的研究的不同尋常之處在於,所有人都可以像他一樣對張貼在網上的圖片進行研究,”他在一封郵件中寫到。

因此,Reeves究竟找到娜芙蒂蒂的墳墓了嗎?如果過去12年發生的事情讓我們明白什麼道理,那就是我們需要保持耐心。科技突破使我們不斷做出新的考古發現,也要求我們重新研究曾經的發現。這是一次路途遙遠的旅程,有時候會進入死衚衕,有時候則會繞回原地。

一項考古發現可能會歷經數月甚至數年。也許有一天我們會找到娜芙蒂蒂的墳墓,不過這需要我們去調查研究,而不是在新聞報道中尋找答案。

(譯者:流浪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