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若不教子,錢穀必消亡”:一個家庭富不起來,多半毀於這三項

文|上官青曼

關注我的文字,溫暖你的心靈。

“富若不教子,錢穀必消亡”:一個家庭富不起來,多半毀於這三項

家,是我們生命中最溫暖的存在。

成家立業是一種責任,而讓日子越過越好,讓家庭越來越富裕興旺,才是一門學問。

家,是我們每個人溫馨的港灣。我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在外奔波勞累,無非是為了創造一個溫馨和睦,興旺發達的家庭,讓家人過上幸福而快樂的生活。

然而想要實現這樣的願望,則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人們常說的“敗家容易,興家難”就是這個道理。

想要家庭興旺發達,就需要我們用心付出和經營,尤其是要注重家風的建設和培養,而不是任由家風日下,得過且過地混日子。

“富若不教子,錢穀必消亡”:一個家庭富不起來,多半毀於這三項,該警醒了。

“富若不教子,錢穀必消亡”:一個家庭富不起來,多半毀於這三項

家人缺乏善念,鋪張浪費。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萬丈高樓始於基,一個人價值觀形成的起點是家風。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存善心,做好事,謙和慈悲,必會造福自己。

家風中善良的傳承,正是支撐家庭代代興旺的基石。想要一個家族長期興旺,而最好的家風,其實就是善良。有這樣的家風,何愁子孫不發達,家族不興旺?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如果家人揮霍無度,花錢大手大腳,縱然家裡有錢財萬貫,也總有一日會坐吃山空。所以,為人父母,需要從小培養子女勤儉的品德。

勤儉節約都在小處體現,也許節約一粒米不能讓你發家致富。但你總有一天會發現,被你浪費掉的一粥一飯,正是家庭敗落的開始。

節儉能留財,所以,一個家庭如果能做到“勤儉”二字,必定會大富大貴,金玉滿堂。

子孫不學,缺乏上進心。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沒有萬貫家財,沒有祖產豪宅,普通人想要“逆襲”的唯一途徑就是學習。

有了上進心,人生無論遭遇怎樣的風雨,都不會失去方向。欲高門第須為善,要好兒孫必讀書。一個家庭最大的不幸,就是家裡出現不上進,不好學的子孫子。

“讀少則身暇,身暇則邪間,邪間則過惡作焉,憂患及之。”請相信,讀書依然是改變命運的最好方式。

尼克松曾說:“凡是偉大的領袖人物,無不是勤奮讀書學習的人。”子孫若懂得腳踏實地,勤勞做事,努力學習,家業會一點一滴積累起來。

“富若不教子,錢穀必消亡”:一個家庭富不起來,多半毀於這三項

家庭失和。

父子和而家不敗,兄弟和而家不分。

姐妹之間不嫌貧愛富,妯娌之間不互相算計,兄弟之間不為家產相爭。親人間需要體諒,要以平和之心和家人相處。

兄弟同心,其利斷金一家人和和睦睦,比什麼都好。一家人如果勾心鬥角,爭吵不停,這個家便離衰落不遠了。

家庭和氣福運開,家中吵鬧災禍生。和氣生財,家和萬事興,控制情緒,好好說話,就是在為家庭添福氣。

青曼寄語:良好的家風,是一個家庭最寶貴的財富。

《格言聯壁》中說道:

“勤儉,治家之本。和順,齊家之本。謹慎,保家之本。詩書,起家之本。忠孝,傳家之本。”

好的家風很重要,更得益於傳承。家風是給家中後人樹立的價值準則,家風對家族的傳承,發展都起到重要影響。

經營好一個家庭並非易事。然而,這絕對是值得我們付出努力的事情。“貴若不教子,衣冠受不長”:一個家庭的敗落,多半毀於這三項。

蔡元培曾在《中國人的修養》裡寫道:“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學校也。一生之品性,所謂百變不離其宗者,大抵胚胎於家庭中。”

良好的家風,是一個家庭裡最好的風水,也是一個人成長的優質土壤,它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影響人的心靈,塑造人品格。有了好的家風,就有了好的奮鬥基礎,因此會讓家庭越來越發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