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申請量躍升世界第一 中國創新潛力振奮人心

2020-04-16 08:54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近日公佈,2019年中國首次成為該組織《專利合作條約》框架下國際專利申請量最多的國家。這一成績凸顯中國對知識產權的重視,彰顯中國創新的實力與潛力,振奮人心,難能可貴。

可貴之一在於,中國專利申請數量躍升步伐大。眾所周知,專利所有權是一個國家工業技術能力的重要標誌。1999年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收到中國提交的專利申請為276件,2019年這一數字飆升至58990件,20年間增長了200多倍。而且,中國的躍升帶動亞洲整體的上升,來自亞洲的申請已佔全部申請數量的半數以上,表明創新格局在向東方轉移。

可貴之二在於,中國企業成為專利申請的“弄潮兒”。全球專利申請報告數據顯示,企業成為新技術開發的主力。在眾多申請者中,中國華為公司以4411件專利申請連續三年成為企業申請人第一名,排名靠前的創新企業還有中興、阿里巴巴和騰訊。這說明這些迅速成長的企業已經有能力克服自主研發的高成本、長週期和高風險,成為創新發展的重要推動力,也讓我們看到了中國經濟未來發展的巨大潛能。

可貴之三在於,中國對創新和知識產權保護始終不渝。中國專利申請數量為何能持續“加速度”上升?中國知識產權事業為何能持續數十年高速發展?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總幹事高銳認為,中國將知識產權置於戰略高位,在各個經濟領域都注重知識產權保護,並持續數十年表現出長期政策決心,這些經驗值得與其他國家分享。

還應當看到,我們不能因此而自滿。《專利合作條約》體系開始運行於1978年,這一體系和我們的改革開放同庚。中國用數十年時間走過西方知識產權體系幾百年的發展歷程,繼續踏踏實實勤練“內功”非常重要。從宏觀來說,面對更加複雜的國際發展環境,如何把創新推向深入,如實現從“製造大國”到“製造強國”的跨越,正成為緊要課題。從微觀上看,我國企業和研究機構要繼續奮發有為,扭轉在核心技術領域常常遇到的被動局面。

展望未來,知識產權日益成為全球競爭的主要領域之一,挑戰與機遇並存。中國將繼續不斷改革完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促進保護能力和水平整體提升,打造爭相創新的良好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