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安全保護分析

在車輛安全方面,越來越重視行人保護(Pedestrian Protection)的開發,並且趨於嚴格和複雜,由最初的行人保護子系統評估,逐步加入了行人和騎行者的主動安全評估(AEB),後面還會逐步加入騎行者被動安全保護評估。

行人安全保護分析


對於子系統的行人保護安全是非常重要的,根據最新的EuroNCAP評價章程的要求,子系統行人保護評估必須獲得22分(總分36分)才有資格進行AEB評估。所以,在沒有行人保護主動安全的裝置情況下,獲得子系統22分的評估有一定的“難度”。

一方面車輛的造型對行人保護性能影響很大,車輛造型直接影響行人保護評估區域的確定,一個好的行人保護造型可以很好地規避風險區域,這樣行人保護評估可能獲得高分,比如下面這車型的造型對行人保護性能很有利(大腿4.8分,小腿6分),但這種造型的車輛一般比較難以接受。因此在車型的開發中會在行人保護性能和造型之間有所取捨。

行人安全保護分析


另外一方面開發好的行人保護性能有一定的難度。車輛性能的開發都要基於試驗展開,而行人保護試驗一般在項目的後期進行,所以前期行人保護開發主要依賴於CAE仿真開發手段進行,而目前行人保護仿真誤差還較大,技術難度也大。

CAE仿真是前期行人保護開發比較好的手段,項目開發前期通過CAE手段對車輛造型進行反覆優化最終獲得一個滿意的結果。行人保護仿真分析設計零部件比較多,且有很多結構複雜的塑料件,所以它的網格模型要求高,很多複雜的結構都要通過網格模擬出來,精確的材料數據也是必不可少的,有條件可以做材料力學性能試驗。

試驗對標是仿真的基礎,對於全新開發的車型,前期較為困難,但有條件的話可以進行零部件試驗,比如發罩、前保撞擊試驗等,逐步提高模型的精度。_來自碰撞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