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學習法的理念支持下成為同傳

在自然學習法的理念支持下成為同傳


  小L學得是漢語。畢業三年後,她在自然學習理念的支持下學習了英語。然後和其他幾名同學一起參加了歐盟口譯司的考試,前往設在歐盟總部的同聲傳譯培訓班接受訓練。

  “參加了培訓,並不意味著你一定可以成為同傳。”培訓班的教師對他們這樣說。

  培訓內容繁多而單調。學員們要聽大量的英語和會議發言,在最短的時間裡記憶並複述其主要內容。除此之外,還需要不斷加強記憶力和綜合概括能力,常規訓練是一個人時行5分鐘的演講,其他人立即複述他的演講內容。隨著時間的推進,聽力內容難度會不斷變化。內容有簡單的,也有複雜的,聲調有清晰的,也有模糊的,發音也是五花八門:各種口音的英語簡直就是在折磨人。

  “在國際會議場合,你無法知道會遇到哪國人發言,你也不會知道會聽到什麼古怪的發音?”小L說,“所以,要進行各種訓練。但是,在自然學習的理念支持下,許多訓練變得非常簡單,而且效果超好,現在自然學習理念已經被我們的培訓老師認可,成為她的法寶了。”

初階訓練結束後,會在日內瓦實 訓,到萬國宮聯合國總部現場感受國際會議的氣氛。然後,小L又回到實訓基地,開始第階段學習。這一階段,主要訓練大段的翻譯,當然,他們可以使用筆進行記錄。整場整場的對話訓練也開始進行。

最後是三階段訓練,虛擬同傳。訓練內容涉及很多方面,會出現千奇百怪的話題:家庭生活,國際通訊、烹飪調味、社會經濟、農林牧業、愛寵生活……而教練們也開始對學員們施加各種各樣的“干擾”。甚至會壓低嗓門或咳嗽幾聲。有時候,學員們甚至要在這樣的一片嘈雜中準確、迅速地完成同傳任務。這個階段,被稱為“魔鬼訓練階段”。但是,小L卻通過得異常順利。因為她用自然學習法,從另一個角度解構了訓練任務。雖然她不是英語專業出身,但先進的學習理念、高效的學習方法,巧妙的切入角度,讓她的努力效果成倍增加,很快在學員中嶄露頭角,讓教練和同學們刮目相看。

自然學習法,它是一套種理念統領下的學習方法,讓學習變得自然而然,易於理解。小L以她的切身經歷告訴我們:自然學習法,的確可以讓學習變得像呼吸一樣自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