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格比薩創始人趙志強——大披薩追夢人 | 餐飲面孔


比格比薩創始人趙志強——大披薩追夢人 | 餐飲面孔

本期【餐飲面孔】 —— 比格比薩創始人趙志強

故事開始於上世紀80年代,北大荒這片神奇的沃土上,佳木斯作為當時欣欣向榮的口岸城市,成為東方城市新星。當地第九中學正讀高一的他不曾想到,平時老師眼中“全班最皮排名”能進前三的自己,有一天會跟洋快餐“披薩”硬剛到底,他就是比格比薩創始人——趙志強。

01 不想做裁縫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停薪留職為許多體制內職工下海經商打開了缺口,趙志強的母親,閆玉蘭女士緊隨時代浪潮,成為所在服裝廠第一批申請“停薪留職”員工,天朗氣清的下午,用木頭釘上鐵皮製作簡易招牌,用油漆寫下五個大字——迎春服裝店,伴隨縫紉機“吱吱呀呀”的聲音,就此做起服裝生意。現在想來“迎春”這個名字,頗具“迎接時代春天”的深意。

隨著迎春服裝店生意日漸紅火,玉蘭女士一個人忙不過來,在學校教書的丈夫索性辭職,一心一意和妻子經營服裝店。物資匱乏的年代,沒有專業剪裁書籍,從老師跨界到剪裁界,丈夫突破傳統裁法自學剪裁,創新剪裁的褲子兼具實用性與時尚性,迎春服裝店在當時街坊鄰居中小有名氣。

夫妻二人盤算讓小兒子趙志強“子承父業”,在佳木斯選了當地最有名的師傅,拜師學藝專門學裁剪。90年代初,服裝剪裁師可是炙手可熱的鐵飯碗,赫赫有名的老師傅在當地開了服裝技校,地位比肩藍翔。

學手藝,做助教,當學徒。剪壞過幾十匹料子,也裁過幾身像模像樣的西裝。繼續跟著老師傅學習剪裁,將登上一艘順風而行的大船。一年之後,小宇宙在內心嘶吼:“做衣服不是我的人生方向。”

1991年,家裡的平房被拆遷,一家老小突然沒了家。搬走最後一個大木箱子時,推土機掀掉了老宅的房頂。站在老宅中央,陽光把他的影子投在馬上要夷為平地的牆壁上,眼睛像錄像機一幀一幀記錄每個角落,試圖把生養自己這座老宅的每一寸記憶都刻在腦海。

18歲,望著街邊廣告欄檯球廳的轉讓信息,創業的念頭便紮下了根。他毫不猶豫地一把揭下,爭到第一張改變命運的船票。

他用母親出資的3000塊啟動資金盤下一個小檯球廳。有多小呢?就是走在街上不仔細看一定會被忽略的那種,但這個不起眼的檯球廳,卻成為日後扶搖直上的歷史里程碑。

最早,檯球廳只有兩個檯球桌,為了省錢,什麼都親力親為——檯球桌布面不平整,拆了自己鋪,桌腿不光滑,自己買砂紙叫來朋友,一人抱一個桌腿打磨,經常磨著磨著就睡著了。

經過1年經營,檯球廳慢慢有了起色。1992年,打聽到星牌檯球桌比較出名,“佳木斯沒有這麼好的檯球桌”,於是四處籌錢花了近6萬元購置4張星牌檯球桌,進一步擴大規模,原來的小場地也換到了附近的一座小二樓上,“小二樓臺球廳”因此得名,還請了當地有名的書法老師題了字“星牌檯球,國際一流,登臨競技,拔得頭籌”。

沒辜負這十六字的美好囑託,小二樓臺球廳的名字,一夜之間在佳木斯商業街區走紅,長隊從白天排到深夜。

常常到了深夜要打烊的時候,顧客還不願意離開,“再玩一局就走。”之後,生意超出想象的火爆,幾個月投資就收回來了。

初過弱冠之年,小試牛刀,卻大現鋒芒。一切彷彿來得太快了些。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團火,路過的人只看到一陣煙。1996年,賺到第一個100萬,掘到人生第一桶金。回想起自己站在老宅廢墟中的情形,心中像打翻了五味瓶。

時代對每個階段的人們都有著不同的要求,每個人也用自己的方式因應。可能在故事主人公所經歷的未來,那團火還沒有被人發現,但是在未來的未來,它定會以烈火燎原之勢,燒進每個人的心裡。

02 做Big披薩

1998年女兒降生,這個生命中最重要的禮物被趙志強比喻為“像是迎來生命第二春”。為了給女兒更好的生活,決定再次創業。

相比18歲初開臺球廳,第二次創業目標明確了很多。他看準漢堡快餐賽道,打算大幹一場,於是前往北京參加培訓,回到佳木斯後在一個人流量很大的轉角街區,盤下一家100平米的店鋪,加盟一個漢堡品牌。

通過半年摸索,發現這個漢堡品牌產品單一,所供給的原料昂貴,而且不符合當地人口味。於是改頭換面創立多樂美,重新設計產品,新開拓了披薩,熱狗,蛋撻,烤腸等新產品。尤其在那個年代,肯德基還沒推出蛋撻的時候,他就花高價買了蛋撻的配方,手工擀制蛋撻皮兒,現烤的蛋撻味道特別棒,一經推出,立刻成為店內的爆款產品。

2001初,人生的第二個100萬,入賬。可這遠不是趙志強的野心所在。

同年7月,北京申奧成功,神州大地普天同慶,夫妻二人認為北京會迎來更多的發展機遇,於是來北京考察,發現麥當勞肯德基在北京已經遍地開花,多樂美明顯無法與之抗衡,這時候重新選擇賽道變得尤為重要。小兩口發現做披薩的必勝客生意異常火爆,一張披薩80-90元,客單價遠遠高出普通漢堡,十幾年前必勝客還沒形成規模連鎖,京城零星幾家店每天都排起大隊。

“就做披薩!”為了打差異化路線,他決定在披薩自助品類殺出一條血路。 夫妻二人匆匆回程,安頓好佳木斯的家人孩子以及多樂美(漢堡店)的後續經營管理。

2002年3月26日,兩個行李箱,兩張火車票。1584公里,27小時10分鐘,火車駛入北京市區的那一刻,趙志強在心裡說:“北京,我來了。

他有一股迎難而上的勁頭,應該是出廠自帶的。

在北京沒有任何親戚、朋友,除了妻子的一個大學同學。初來乍到的二人像是劉姥姥進了大觀園,從北京站拖著行李箱,順著長安街,跨過東二環,走過建國路,沿著二環輔路走了一個多小時,一直走到雅寶路的妻子同學家,把行李寄存到同學家,小兩口非常默契的在衚衕口報刊亭買了兩份報紙,一份手遞手,一份精品購物指南,又買了張電話卡和兩個自行車,北漂生活就此拉開序幕。

到北京的第二天,倆人騎著自行車為多樂美2.0披薩店尋找心中的完美鋪面。從前門騎到後海,在積水潭地鐵站附近的金龍源旅店裡,二人確定了暫時的落腳地,還分不清東南西北的夫妻組合,哪熱鬧就往哪騎,從西直門穿過學院路,騎到五道口,按照報紙上發佈的鋪面出租信息,一家接著一家探尋。

終於在一個多月後,在北京動物園附近找到了合適的門面,位置極為精妙,“左邊動物園,右邊動批,遊客和學生都特別多,是個風水寶地。”

位置確定了,可這第一家店該取什麼響亮的名字呢?還叫多樂美?不夠大氣,朋友們提議西餐廳叫“Family”或者“Happy”等等,都被趙志強否決,“必勝客叫pizza hut ,我們就叫‘Big pizza’!”一來展現產品特性,而來預示著企業發展越來越大。名字一定,接下來的環節,就有點水到渠成的意思了。從租鋪面籤合同到裝修籌備,註冊公司到logo VI設計,一氣呵成。

Big中文諧音比格,比格比薩就此誕生。

比格比薩創始人趙志強——大披薩追夢人 | 餐飲面孔

比格比薩第一家店面(西外店)生意興隆

那一年,還未過而立之年的年輕人,用滿腔的熱血激情傾注在這個嶄新的品牌上。他知道自己一定能做成。或者說,早前做過的許多努力都是為了這樣的機會,只是相比於很多人的窮窮自尋,他更擅長等待和選擇罷了。

趙志強會把這樣微妙的機會歸結為運氣,當然運氣到來之前需要有長時間的專注,好比獵人專注於瞄準,就能夠碰到獵物,因為專注射一個位置,在這個過程當中培養了敏銳的嗅覺聽覺,還有直覺,知道這裡可以有陷阱,這裡可以隱蔽,這裡可以攻擊。

老趙,就是一位優秀的獵手。

03 比格比薩

正當外界認為餐飲品類“洋快餐”的格局已無變數的時候,一個新玩家殺了進來。2002年7月18日,定位披薩自助的比格比薩終於露出廬山真面目,第一家店正式開業。加上自己和妻子,一共17個員工,其中3-4個是從佳木斯帶過來的“精兵強將”。

為了節省成本,夫妻二人和員工同吃同住,白天大家一起工作,晚上閉店回到宿舍,氛圍更像是家人。深秋的北京還沒有暖氣,就裹著被子坐在床邊,一邊吃飯一邊和大家開會,與其說開會不如說是“大家長”在絮叨“比格這個孩子今天的成長有哪些問題”,剛開始的小半年,基本上都是圍繞“鹹了淡了”“今天服務有沒有到位”這些問題展開,好幾次,說著說著直接睡著了,員工們便互相使使眼色,躡手躡腳的逃離開會現場.

到了夏天,宿舍裡格外悶熱,一個房間三個上下鋪住6個男生,其中就包括趙志強,七八月份的北京燥熱難當,沒條件裝空調,大家只好用手巾打溼了擦汗,擦完能涼快一小會兒。

不到半年,比格第二家店開業,之後的每年都保持著2-3家的開店頻率,至今全國已有近60家直營店,70餘家加盟店,除了大本營北京之外,比如大連,承德,邯鄲,青島,武漢,西安,天津等等,比格比薩的版圖遍佈全國。

2012年,完成人生中又一個小目標,十年百店。現在講起當年艱苦奮鬥的情景,還頗有感觸。

當年睡在上鋪的兄弟姐妹,還有8位陪伴比格走過17個春夏秋冬,親眼見證它一步步發展壯大,如今他們全都在比格各個部門位高權重的崗位堅守著。

經過這些年的摸爬滾打,趙志強總結出三件做餐飲的頭等大事:

第一,選準賽道。一旦賽道錯了,有可能全盤皆輸。選準賽道之後,再看方法和過程,交給時間去做評判。

第二,足夠專注某個領域,厚積薄發才能超越別人,超越自己。

第三,要有耐心有韌勁。做餐飲不是五年十年就能收穫的事情,十年可能只是一個小基礎,20年剛起步,30年才是真正的成就。


比格比薩創始人趙志強——大披薩追夢人 | 餐飲面孔

趙志強不斷進行產品研發,嘗試創新“中國風披薩”

如何判斷一個人的“野心”呢?看未來規劃即可。趙志強把比格未來30年發展規劃都做完了,2022年完成200家店,2027年完成500家店,到2032年完成1000家店擴張。

比格目前130家店面左右,說起來容易,千百號員工,管理起來是個大問題。這中間有個小插曲,大概在2007年,有顧客在網上留言,說來了好幾次沒喝到奶油蘑菇湯,很失望。於是在這位顧客再次光臨比格就餐的時候,立即讓員工盛了一碗熱乎乎的奶油蘑菇湯給送上去,顧客再次留言:“湯送上來這一刻,給我感動的一塌糊塗。”

正是這句話讓他醍醐灌頂,顧客要的從來不多,只是在細節上多一點點溫情的關心,感動顧客的內心是王道。於是對自己展開靈魂三問——怎麼感動顧客?誰能感動顧客?這個人為什麼能感動顧客?答案是:員工才能感動顧客。是因為在管理者每一層的逐級關懷中,員工感受到愛的傳遞,管理者感動了員工,員工才感動顧客。

從這一點不難推斷,顧客的地位在比格心目中的排位是重中之重的大事。另一方面,創始人對產品的苛刻追求,使得比格的粉絲們口福不淺。趙志強一直覺得比格要把披薩這個“洋快餐”作出風骨,必須注入中國人自己的靈魂。果真沒讓大家失望,比格先後推出的烤鴨披薩,小龍蝦披薩,榴蓮披薩,深受廣大比格fans的追棒喜愛,常常剛一出爐就被顧客瓜分到盤底都不剩。

中國特色披薩的教父,老趙實至名歸。

04 逐夢人

對生於20世紀70年代的趙志強來講,時代的變化與年少時的認知形成巨大的落差,這一度讓人迷茫。經歷了青年時期的叛逆與動盪,他對生命有了新的思考:“錢不能餵飽靈魂,但夢想能滋養生命。”

隨之悟出兩個道理,一個是從父母身上言傳身教得來的,說起來有點老生常談——餐飲人必須要勤奮。從第一天開始創業至今,來北京17年,6205天,除出差和生病之外,每天早晨七點到公司開早會,這是雷打不動的鐵律。

第二點,成就小家到成就大家的轉變,夢想是驅動力量。對於自己而言,人生的前半段是追求財富積累的過程,而後半段是追夢人的旅程。

他的夢做的很大卻不失真實。

夢想之一:成為披薩領域的No.1,這是對老趙多年來付出的最高褒獎與認可。

夢想之二:為大眾的創造美好生活,讓更多食客在比格留下美好回憶。

夢想之三:通過比格這個平臺成就更多夥伴的幸福人生,自己的終極夢想。

比格比薩創始人趙志強——大披薩追夢人 | 餐飲面孔

和孩子們在"比格廚房"製作超級創意「棉花糖披薩」

老趙坦言,20年後等退休了想做個收藏家或者投資人,憑藉多年經營比格的經驗和眼光,給年輕的創業者一些幫助,去成就他們的人生。

故事的結尾穿梭到2032年,60歲的老人一手拿著紫砂壺,一邊踱著健碩的步子,看到一群年輕人歡聚在比格的餐桌前,愉快的聊天,這時候有一個少年說“我第一個兒童節就是爺爺奶奶帶我來吃比格!”另一個聲音:“我爸媽是比格骨灰粉!從小到大一到節假日必帶我來吃披薩!”最後是一位姑娘緩緩的說:“我上大學和同學的第一次聚會就是在比格”……

老人臉上露出不易察覺的一抹微笑,滿眼都是自己20多歲的模樣,那年初到北京,和妻子在長安街騎自行車,尋找比格根據地的情景歷歷在目。

或許這一刻,才是真正的追夢人。

採訪&文 | 改爺

編輯 | 李潔

本文版權歸 [餐飲面孔] 所有,欲轉載請聯繫平臺獲得授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