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援鄂護士歸來後的自述(詩)

(根據同名文章改編)

趙利民


我是學護理專業的

才上班剛剛兩年整

配藥 扎針 換藥 巡護 值崗

整天往返忙碌在護士站與病房

有時也會遇到

病人和家屬 冷眼的對待 不屑的目光

我這輩子

只想默默地當一名專業護士醫生

日子過的平平常常

我不在正式編制內

還是一名招聘員工

我常常羨慕編內的護士和醫生

我一直以來的最大願望

就是哪一天

能成為正式的編內員工

我從來沒想過出名

更沒想過要成為一名英雄

可是兩個月的時光

我連做夢都不會想到

竟然徹底改變了我的人生

2020年

正月初一

說院長找我 有事商量

見到院長

他說上級衛健委已經確定

我參加自治區醫療隊

去武漢抗擊疫情

先去自治區衛健委報到

然後乘包機第一批飛抵武漢城

院長與我談話半小時

並叮囑我要注意保護自己

以及一些醫護人員的基本要量

給我買好了去自治區的機票

還有隨身攜帶的生活物品等等

我回家與父母簡單交待了一下事情

跟父母說

是去自治區參加業務培訓

沒說去武漢

怕他們不放心 簡單打點一下行囊

就匆匆趕往車站

去了一百多公里外的機場

離開小城

我看了看熟悉的街巷

那些沉浸在春節快樂之中的建築

還有節日五光十色的彩燈

沒有告別 沒有歡送

小城的人們不知道我這麼個小護士

剛過完除夕夜 就一個人出行

正在匆匆趕赴武漢前方

我不知道

我還能不能再回到這個小城

還能不能再看到這小城裡的風景

我的心情很複雜

畢竟這不是去旅遊 觀光

這是奉命去武漢抗擊疫情的戰場

是以一個醫者的身份

肩負著去救人的神聖使命

生死未知 去以命去救命

走出家門的那一刻

我已抱定誓死報國的決定

因為 國難當頭 大疫當前

國家選擇了我 絕不退縮 我當逆行

大有“風蕭蕭兮易水寒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悲壯

到達武漢 我們醫療隊

五十多個日日夜夜裡

我們每天都在超負荷工作 非常繁忙

一天得工作十幾個小時

按照嚴格日夜輪換的護理流程

在十幾個小時裡 不吃不喝 不上廁所

身體透支 疲憊極限 難以想象

面對著一個個感染的患者

也面對著一個個死去的病亡

護理患者 換藥 檢測 吃喝拉撒

象對待自己的親人一樣

在這裡

生命崇高 職責神聖

我感受到了一個醫者的崇高使命

當病人沒有了生命體徵

我們有時僅是一個人

為逝者送行

向死難者三鞠躬

用車推出病房

再由消毒車送到火葬場

在病毒感染者住院或者去世後

他們的親人都不在場

死去的人

身邊沒有一個親人為他們送行

這些都由我們醫者負責進行

難怪在醫療隊

離開武漢 離開湖北時

那些家屬和親人

長街跪哭 聲音嘶啞 場面令人動容

他們不知道為他們親人送行的

是哪一位醫生

就連感染者本人

也看不到醫者的真實面容

但是

每一個死去的感染者

一個感染者的醫療費用

都是幾十萬 乃至百萬以上

任何一個感染者

全天候二十四小時的專業護理

國家把我們四萬多醫療隊員

派到湖北 分到16個地市之城

還有武漢的火神山和雷神山兩個重症醫院

用最好的防護服和工作待遇

給了我們最好的生活保障

我們每個人

都在這沒有硝煙的戰場

沒日沒夜地拼命

為國一戰 不懼生死

讓你不再是過去的自己

而是履行著神聖的使命

作為四萬多抗疫大軍的一個勇士

我偷偷地寫好了遺書一封

如果我被病毒感染死亡

我的遺體捐獻國家

做醫學解剖之用

因為這是疫情前線

感染隨時都可能發生

在這裡

每一個醫者的靈魂

都受到空前的洗禮

身後揹負著家鄉領導同事

和幾十萬乃至幾百萬鄉親的深切厚望

把生命置之度外

盡職盡責 不辱使命

離開家鄉一個多月以後

我在湖北荊門抗疫的消息

上了家鄉的電視新聞之屏

內蒙古自治區的各個機場

城市的廣場和大的商廈

滾動播出我們赴鄂醫療隊的頭像

父母才知道

我在湖北荊門抗擊疫情

家鄉 衛生系統的領導去我家慰問

送去了慰問金兩萬元薪俸

我的父母

從來沒想到會有這個殊榮

小城市的人們

知道我在湖北前線抗疫

都期盼著我能早日平安歸來

並沒有過多其它奢望

三月十七日

我們第一批撤離湖北省

歡送我們的人群 一眼望不到頭

那時候 武漢還在封城

湖北各地還沒有解封

但是很多人聚集在我們的駐地樓前

居民樓上的人們

開窗揮動著國旗歡送

大聲喊著

感謝 謝謝你們

我和隊員們

都被湖北人感動得熱淚盈眶

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一次次的給他們鞠躬

感謝他們的深情厚誼

感謝他們為了國家付出的犧牲

封了武漢一座城

控制疫情 救了全國各個地方

荊楚大地的六千多萬湖北人

響應國家隔離的號召

控制了向全國蔓延的疫情

你只有到了湖北 到了武漢 身臨其境

才會深深地感受到湖北人民

所做出的艱辛努力

所付出的巨大犧牲

其中包括成千上萬親人們的生命

我們這些來自各省區的醫療隊員

每一天 都被他們所感動

奉國家之命 來湖北抗擊疫情

我們的身心與這片英雄的土地

緊緊地聯繫在一起 血肉相融

每天汗水與淚水交織在一起

熱血與拼搏在創造著奇蹟發生

在武漢天河機場

登上返程的包機 我的心情難以平靜

起飛了

在萬米高空 透過機窗

再看看大武漢城

這是一個擁有千萬人口的大都市

這是一片英雄的土地 充滿深情

我平生第一次來武漢

竟然是作為一個醫者

奮戰了五十多個日夜時光

我也被授予荊門市榮譽市民

享受在荊門旅遊和賓館免費

直到終生

我們的名字 也被荊門收錄

將存放在博物館 永久收藏

我有何德何能

能受到湖北荊門市所給予的如此殊榮


回到內蒙古自治區的鄂爾多斯

自治區的領導親自到機場相迎

警車開路 警察敬禮

敬獻鮮花 敬獻哈達

人們夾道歡迎

我和隊員都感動得熱淚盈眶

坐專機 過水門 警察護送 長街歡迎

這輩子

曾經去湖北抗擊疫情

受到如此高規格的禮遇 實在榮幸

見到了那麼多領導 那麼多專家教授

那麼多場面 那麼多禮儀 那麼多感動

開眼了 長見識了

我已變成了一個有家國情懷的英雄

一個人

當你的生命與國家的命運

緊緊地聯繫在一起的時候

你會感到崇高和偉大

使命比生命更加重要光榮

作為一個護士

我今生真是太榮幸

沒想到 真的沒想到

自治區給我們每個赴鄂醫療人員

頒發了兩枚特製的金質紀念獎章

我已經被自治區列為轉正人員

成為享受編制待遇的國家事業單位正式職工

還有

按照國家的文件要求

在湖北抗疫期間

每天都有補助 自治區也有補助

加起來 一天達到八百塊錢整

還有另外的獎金

還享受內蒙古自治區

東西八千里的風景名勝

免費旅遊終生

住在鄂爾多斯豪華的賓館裡

一日三餐 吃得都是上乘的佳餚

享受著高規格的貴賓待遇殊榮

隔離十四天後

我們一行十五人坐飛機

回到了呼倫貝爾 受到隆重的歡迎

我坐著市裡來接我的專車

兩個小時後

回到了離別兩個多月的小城

我走的時候 冰雪寒風

如今歸來 已經是拂面春風

走時靜悄悄的

今日歸來 小城人流如潮 熱血沸騰

迎接的儀式 更是讓我感動

警車開道 警察列隊致敬

市委書記 市長

握手 獻花 照相

領導講話

我長這麼大

從沒見過家鄉的這種場景

歡迎我的歸來 萬人空巷

流淚 無語 感動


今天是我從湖北抗疫前線歸來

上班的第一天

單位的院長和全院的醫務人員

掛著歡迎我的橫幅

聚集了好多人 有的熟悉 有的陌生

我下車

給司機鞠躬

我的護士長 早已迎過來 相泣相擁

緊接著

我向院長鞠躬

向全院醫務人員鞠躬

向那些不認識的給我鼓掌的觀眾鞠躬

我懷著一顆謙卑感恩的心

以鞠躬的禮儀

唯一去武漢抗疫前線的護士

短短兩個月的分別

好象度過的歲月 十分漫長

我眼裡含著淚

又見到了我朝夕相處的同事親朋

我平安地回來了

大家簇擁著我

一一握手 不時相抱相擁

我被眾星捧月般圍在他們之中


我本來就是一個普通的護士

履行一個護士的職責 理所應當

從湖北荊門市 到自治區 到家鄉

給了我這麼多獎勵和殊榮

這是對一個援鄂醫者的莫大獎勵

為自己去湖北前線抗疫

而感到自豪和榮幸

也讓父母和親人們 感到驕傲和光榮

我深深地懂得

鮮花 榮譽 掌聲

一切都會歸於平靜

我會盡快地回到工作崗位

以一顆謙卑的心 感恩的情

為人民加倍盡職盡責地工作

以此不負這些殊榮

我要時時刻刻

提醒自己 我就是一個普通的護士

今生選擇了護理專業 就要無悔人生

無愧這片生我養我的土地

因為

我曾在武漢抗疫前方

戰鬥了五十多個日日夜夜

這將是我人生的一段歷史 難忘而榮光

短短兩個月

我成了小城裡的英雄 我好象在做夢一樣

可是 這已經是現實了

自從去了武漢 我學會了鞠躬

謙卑 感恩 這將伴隨著我的一生

讓人走進你 如浴春風

這才是一個有仁心的醫者

醫者崇高 大愛無疆

2020年4月14日 寫於侯馬


趙利民,男,漢族,1963年生,山西省稷山縣人,愛好寫作。多次在《作家》、《山西日報》、《咱們村》、《生活晨報》、《山西農民報》、《山西人口報》、《大同礦工報》、《作家新幹線》、《鬱江文藝》、《洛陽人口報》、《棗花報》、《后稷文苑》、《絳州文學》、《侯馬報》、《侯馬作協》、《金石文學》、《稷人說稷》、《汾河家園》、《今日頭條》等報刊、公眾平臺發表小小說、散文、詩歌等文學作品。現任山西省侯馬市城市發展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