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餘西古鎮的民間傳說之三

這是一個幾乎從我懂事起就聽說的故事。相傳在明朝初年,在餘西場呂家出了一位才貌雙全家的姑娘,呂家祖上是南京人氏,由於在元朝末年為躲避戰亂舉家遷居到餘西場。當時餘西特殊的地理位置躲過了戰爭的摧殘,也成了江南許多名門望族的避風港。呂家後來家道中落,呂姑娘最終嫁給當地一位忠厚老實的鄭姓後生為妻。該青年不僅長相平庸而且頭腦不太靈活,當地人的稱呼是"肉頭罐子",所以人人都說:一朵鮮花插在牛糞上了。

南通餘西古鎮的民間傳說之三

婚後小夥子為了讓妻子能過上好日子拼命幹活而且對妻子總是百依百順,該姑娘很是欣慰,為了補貼家用湊錢置辦了紡車、布機等在家紡紗織布,由於織的布匹質量上乘在市場上很是暢銷。隨著時間推移,她織布越來越快,而且質量越來越好,但在那個年代由於女人一般不方便拋頭露臉,這樣她那個老實丈夫就經常趕早市去賣布,時間久了,附近幾十裡的人都知道這個長相平常的男人有個不僅漂亮聰明能幹而且很有才學的妻子。這消息傳到一位相距六、七里路的年輕教書

先生的耳朵裡,這位長相英俊的教書先生很嫉妒鄭家後生的豔福,便有意找機會想讓他難堪。

南通餘西古鎮的民間傳說之三

有一天,一大早教書先生就來到餘西鎮上,那時候的餘西鎮已是一個大鎮,長長的街道上人來人往,車水馬龍,絡繹不絕,街道兩旁店鋪林立,各種商品琳琅滿目,應接不暇,耳旁時不時地傳來的吆喝聲叫賣聲此起彼伏,處處呈現出一派繁華景象。教書先生來到了布匹專買地帶開始東張西望,很快發現了鄭家後生抱著一大匹布在叫賣,便慢慢走過去拿布匹細看,發現布匹如細銀般又細又滑,心想:難怪人人都誇呂姑娘聰明絕頂而又心靈手巧。看了一會之後,教書先生露出一絲怪異的笑容說:"這些布我全買了,只是你得三天後親自到我家取錢。"說完取出一張紙寫了姓氏和詳細的地址,只見寫的是:我姓西北風家住東南坑,門前刀刀樹,屋後鬧喧天。老實的小夥子剛開始很是猶豫,但周圍的人都勸說:"人家是知書達理的秀才怎麼會少你這點錢?"小夥子最終同意了,然後拿著紙條回家交給了妻子。

南通餘西古鎮的民間傳說之三

妻子看了紙條,嘴角露出一絲不屑一顧的微笑,心想:就這麼點小聰明也好意思顯擺,但是她又不由自主地聯想起自己老實巴交的丈夫,輕輕地嘆了口氣。然後把字條裡隱藏的所有信息完完整整地告訴了丈夫。

南通餘西古鎮的民間傳說之三

三天後,鄭家後生在妻子的指點下到教書先生家取賣布錢,由於妻子說得很詳細,所以很輕鬆地就找到了,教書先生很客氣地跟他打招呼並迎進屋裡把銀兩給了地,臨走前還硬塞給他一刀豬肉,說是跑這麼遠路取錢的酬勞,回家後,正在織布的妻子看著丈夫拿回家的一刀豬肉直髮呆,眼角流下兩行眼淚顯出滿臉不高興,不過她很快就擦掉了眼淚顯出若無其事的樣子繼續織布。而那位教書先生給了鄭家後生一刀豬肉後心裡覺得很是愧疚,同時也感覺到事態的嚴重性,便叫來足智多謀的堂兄一起來商量彌補將要發生的事情。

南通餘西古鎮的民間傳說之三

兩天後天剛矇矇亮,呂姑娘揹著包袱準備回南京投奔親戚,剛走到大路口就發現一輛馬車停在路邊,駕車的是位書生模樣的男子,那男子手裡拿著根很粗陋的稻草繩馬鞭一眼就認出了呂姑娘,然後微笑著走過去問她是否要乘車,呂姑娘看著簡陋的稻草馬鞭好奇地問:"如此駿馬為什麼不用根好馬鞭?"車伕意味深長地說:"稻草馬鞭是很簡陋,但用起來也挺不錯久了便捨不得扔了。"呂姑娘聽後,心裡咯噔一下感到一陣刺痛,但是她仍然坐上馬車向前趕去。不一會兒他們到了一座橋邊,車伕停下馬車說是馬太累了需要休息一下,呂姑娘掀開馬車的布簾發現橋下河邊的水中有一中年男子在尋找什麼東西,這時車伕故意走到橋下問:"這麼冷的天兄臺在水裡找什麼呀?"中年男子大聲說:"別提了,我的打火石掉水裡了,今天我就算拼了性命也要找到它。"呂姑娘聽了中年男子的話心裡有所觸動,便下車問:"打火石不是稀罕之物,你為什麼連性命都不顧地去找?"中年男子露出一絲難以察覺的神秘笑容高聲說:"打火石確實不是好東西,但隨身帶了好長時間,這樣朝夕相處久了也不能隨便扔了呀?"呂姑娘聽後楞了一下,瞬間她好像什麼都明白過來了,於是急忙對車伕說:"對不起,今天我不走了,原地返回,車馬費雙倍給你。"中年男子爬上岸看著返回的馬車露出滿意的笑容。

南通餘西古鎮的民間傳說之三


呂姑娘夫妻之間產生感情裂痕原本就是教書先生的惡作劇所致,不過他能及時翻然醒悟並與堂兄設法成功阻止了悲劇的發生也算一件幸事。

南通餘西古鎮的民間傳說之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