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細菌傳播說NO! 】山西省疾控中心專家:隨地吐痰就是在隨地傳播病毒和細菌

黃河新聞網訊(記者張文娟)

小小一口痰,細菌、病毒千千萬。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的今天,養成良好個人衛生習慣顯得特別重要。4月15日,記者就“不隨地吐痰,確保人人健康呼吸”的話題專題採訪了山西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結核病防治科科長範月玲。

【向細菌傳播說NO! 】山西省疾控中心專家:隨地吐痰就是在隨地傳播病毒和細菌

範月玲科長告訴記者,痰是人體呼吸道的分泌物,起到潤滑粘膜、粘附進入呼吸道灰塵、微生物的作用。它通過氣道粘膜上皮細胞的纖毛運動,經咽部排出體外。從這方面來講,它將人體內垃圾運出體外,對人體起到保護作用。正常人痰很少(每天100ml左右)。但當人吸入刺激性氣體、塵埃、致病細菌、病毒等有害微生物時,上呼吸道就可能發生炎症,或者肺部發生疾病,呼吸道就會分泌增加,痰量就會增加,而痰的性質也會發生變化,可以由粘痰變成黃膿痰。痰的成分包含粘液、異物、病原微生物,各種炎症細胞、壞死脫落的粘膜上皮細胞等,比如:在支氣管擴張症,肺結核空洞形成時,肺化膿性炎症時,黃膿痰的量就會增加,而且裡面可以含大量的致病菌。這時,它就成為呼吸道傳播疾病的元兇。

研究結果顯示,結核分枝桿菌在塵埃中可以保持傳染性8-10天,在乾燥的痰液中可存活6-8個月。目前正在全球肆虐的新冠病毒,在痰液中可存活39天。由此看來,隨地吐痰就是在隨地傳播病毒、細菌。範月玲科長提醒廣大網友,在日常生活中,要將痰液吐在含有消毒液的帶蓋痰盂中,不方便時,應該將痰液吐在消毒溼紙巾或密封的痰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