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處理好“十三對關係” 向脫貧攻堅發起“總攻”

西藏,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中央確定的全國唯一的省區級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和整體性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任務艱鉅繁重。

全國兩會期間,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標誌性的指標是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打好脫貧攻堅戰,關鍵是打好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戰。

“同全國其他地區一樣,西藏和四省藏區已經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定性階段。”“要大力推進基本公共服務,突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紮實解決導致貧困發生的關鍵問題,儘快改善特困人群生活狀況。”西藏廣大幹部群眾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開發的重要戰略思想,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以處理好“十三對關係”為根本方法,舉全區之力、集全區之智,向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發起“總攻”。

持續高位推動,完善頂層設計

深度貧困地區是脫貧攻堅的重中之重、難中之難。

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2020年全區74個貧困縣區全部摘帽、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自治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不斷加強對精準脫貧攻堅工作的領導。

打贏脫貧攻堅戰,是我們黨向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也是自治區黨委、政府向總書記和黨中央立下的軍令狀。區黨委、政府深入貫徹落實中央脫貧攻堅決策部署,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重要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始終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戰略,持續高位推進。區黨委、人大、政府主要領導帶頭選擇海拔最高、條件最差、氣候最惡劣、貧困程度最深、脫貧難度最大的縣作為聯繫點。

去年以來,區黨委多次召開黨委常委會、專題會和領導小組會議,總結脫貧攻堅工作經驗,分析形勢,研究對策,解決問題,為深度貧困地區把脈問診。全區上下按照西藏扶貧開發規劃,緊緊圍繞脫真貧、真脫貧,堅持“五級書記”抓扶貧,強化工作落實、責任落實、政策落實,做到了組織到位、領導有力;堅持精準精準再精準,動態調整、規範清退、自查自糾,基本做到了貧困人口應納盡納、應出盡出。

根據不斷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新要求,我區脫貧攻堅堅持目標和問題導向,進一步完善頂層設計,制定出臺各項政策措施,建立完善了我區“四梁八柱”的脫貧攻堅政策體系。

2017年,我區先後制定出臺了《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與扶貧開發政策有效銜接》《關於進一步加強對口援藏扶貧工作的意見》《西藏自治區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辦法(試行)》《西藏自治區農牧區貧困人口大病專項救治工作實施方案》《西藏自治區脫貧攻堅責任追究暫行辦法》《西藏自治區產業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考評暫行辦法》等政策文件,全區脫貧攻堅配套政策文件達到60多個。

堅持完善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金融扶貧、援藏扶貧“六位一體”的大扶貧格局,推動各類涉農資源向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聚集。

據統計,2017年,預計減貧15萬人,貧困發生率降至12.4%,1705個貧困村退出,25個縣區達到脫貧摘帽要求,全區脫貧攻堅實現了從面上幫扶階段向深度貧困地區攻堅階段的全面轉變。

突出問題導向,精準施策強基礎

扶貧開發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於精準。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西藏各級政府抽調精兵強將拿出繡花的功夫,精準找出致貧原因,解決致貧的癥結,把識別工作精準到戶到人,把脫貧措施精準到戶到人。

以問題為導向,以解決對貧困人口識別退出不精準、措施落實不精準、戶檔資料不規範、幹部能力素質待提高等問題為抓手,夯實脫貧攻堅的“四個基礎”。

夯實精準識別的基礎。堅持把精準識別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前提,在已識別深度貧困區域和對象的基礎上,進一步健全完善組織保障、責任到戶、人對人長期負責的精準識別機制,通過走鄉查看、進村問情、入戶訪問等方式,對全區47.9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和39.6萬深度貧困人口的從業結構、學歷結構、年齡結構、勞動能力、致貧原因等一項一項地再列出明細表、一戶一戶地完善建檔立卡,做到退出和新錄入動態調整更加精準。以準確錄入科學採信為目標,抽調專門精幹人員,對全區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信息統計指標進行統一規範,完善戶籍明白卡,加強區、地、縣、鄉四級建檔立卡數據的銜接;實現從自治區到鄉脫貧攻堅信息數據完全一致無誤。

夯實清理整改問題的基礎。以開展扶貧領域作風問題專項治理為契機,在對扶貧領域存在的問題進行逐一系統梳理的基礎上,明確整改責任人和整改時限集中進行整改。

夯實制定可行可用可操作方案的基礎。緊扣脫真貧、真脫貧,堅持短期與長期相結合、點與面相結合、難與易相結合,研究制訂本地區、本行業脫貧攻堅實施方案,繪製脫貧攻堅施工圖,掛圖作戰。

夯實精準扶貧的幹部基礎。把夯實基層黨組織同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有機結合起來,堅持黨建帶扶貧,特別是對困難集中的地方,組建脫貧攻堅專班,集中力量、攻堅克難。

強化措施落實,攻堅克難盯關鍵

“2018年是脫貧攻堅轉向深度貧困地區攻堅的第一年,為實現這一目標,我們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戰略部署,按照‘六個精準’‘五個一批’和脫真貧、真脫貧的總要求,牢固樹立‘四個意識’,緊密結合西藏實際,把處理好‘十三對關係’為根本方法,把打好脫貧攻堅戰、走中國特色西藏特點減貧路子作為重點,瞄準日喀則、昌都、那曲3個深度貧困市(地)和44個深度貧困縣,緊盯全區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和深度貧困人口,緊扣‘兩不愁’‘三保障’,統籌‘十項提升’工程和基本公共服務,著力解決不平衡不充分發展問題,堅決補齊貧困地區這個最大短板,努力使各族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自治區扶貧辦副主任陸華東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怎樣通過扶持,建立起貧困群眾持續增收的有效機制,實現自力更生自我發展,防止返貧?

怎樣使少數群眾思想由“要我脫貧”轉變為“我要脫貧”,激發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

這兩個問題,是脫貧攻堅路上的兩個暗堡,不攻克它,精準脫貧就無法取得全勝。針對這些問題,自治區脫貧攻堅總指揮部制訂了一系列方案,採取了有力措施解決這些問題。

一是用足用好優惠政策,把好效益關;二是發揮資源優勢,把好就近興產脫貧出路關;三是堅持興業與技能培訓相結合,把好自我脫貧關;四是堅持能人典型引領,把好專合組織帶動示範關;五是立足構建社會行業大扶貧格局,把好幫扶責任關;六是改善基礎設施,把好公共服務配套關;七是履職盡責、抓細抓實,把好真脫貧關;八是因地制宜、創新方式,把好多樣化扶貧關;九是正確處理搬遷和產業的關係,把好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的結合關;十是增強大局意識,把好落實財稅、土地、資金等政策關;十一是建立持續穩定增收機制,把好鞏固脫貧成果不返貧關;十二是堅持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把好激活內力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