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總攻行動全紀錄」記者手記丨和揹包工作隊上山我們看到了什麼?

「百日總攻行動全紀錄」記者手記丨和揹包工作隊上山我們看到了什麼?

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脫貧攻堅中有這樣一支閃耀的“揹包工作隊”,他們肩上馱著被褥、行囊上掛著水壺,每天翻山越嶺在各個村小組的高山密林來回穿行,過著打地鋪,煮大鍋飯的日子,只為幫助當地群眾早日搬入新家園、過上新生活。4月10日,雲南脫貧攻堅“百日總攻行動”採訪組為了更真切感受這支揹包工作隊如何“啃下”脫貧攻堅道路中的“硬骨頭”,決定跟隨揹包隊的步伐,前往海拔約3000米的福貢縣子裡甲鄉俄科羅村。

下午7點,就在出發前半小時不到,天空突然下起了雨,我們心裡就咯噔了一下,下雨天走山路安全嗎?經過短暫思考後,採訪組一行還是跟隨揹包工作隊的腳步,朝著目的地出發了。

「百日總攻行動全紀錄」記者手記丨和揹包工作隊上山我們看到了什麼?

駐村第一書記餘燕聰正拉著記者楊萍跨上約半人高的山坎

順著一條蜿蜒的公路盤龍般曲折而上,卻不知道前方一個個“Z”字形的急轉彎正默默地等著我們,遇到90度的直角彎,即使是經驗豐富的本地老司機都需要倒一把車才能順利轉彎。

右側是峭壁,左側是懸崖,眺望遠處起伏連綿的崇山峻嶺,偷瞄腳下駛過的盤山公路,這才切身體會到身心飄在半空中的感覺。

艱難爬行了20多分鐘的盤山路之後是一條泥濘的土路,採訪組只能徒步跟隨揹包工作隊前往今晚的目的地——和坡益的家。“因為白天老百姓需要務農,只有晚上在家我們才有時間入戶進行政策的講解,做群眾的思想工作。”揹包工作隊隊員劉武雄解釋說。

剛剛下過雨的土路格外地難走,在步行30分鐘後,我們終於看到了一間十多平米石棉瓦房,房內一個電視、兩張床,一家三口就住在這裡,隔壁還有一間傈僳族傳統的廚房,和坡益點亮了家裡最亮的一盞燈,採訪組圍坐在火塘邊,聽著揹包隊用傈僳語使出渾身解數勸解和坡益搬出大山,看到和坡益慢慢地開始鬆動,最終才答應揹包隊工作人員下山實地去看看未來的新家。

「百日總攻行動全紀錄」記者手記丨和揹包工作隊上山我們看到了什麼?

和坡益正在炒制“土爆米花”

“每一戶情況不同,都需要‘對症下藥’,才能打消村民的顧慮。”劉武雄說,目前已經進駐50天的俄科羅村揹包工作隊共有12人,負責全村146戶,任務重,大約一人需要負責12戶。“幹不完我們就不走,這是我們的使命,再苦再累都值得。”

「百日總攻行動全紀錄」記者手記丨和揹包工作隊上山我們看到了什麼?

和坡益家已在4月16日抽房,並領取鑰匙,即將入駐安置點新房。

採訪組為了更好地體驗和感受已經在這裡駐紮了50多天揹包工作隊的生活環境,提議“轉戰”去工作隊的住所看看,當詢問距離和坡益家有多遠時,工作隊回答說,“不遠,離這隻有1公里。”

1公里,確是不遠,我們當即出發。沒過5分鐘,徹底顛覆我們對1公里只走10多分鐘的概念,這1公里,我們整整走了30分鐘。

1公里,我們走過了狹窄的石板路,爬過了近90度的溼滑斜坡和石梯……雨停了,頭頂星光、繁星作伴,用手機的手電筒那微弱的燈光照著腳下的每一步,褲腿和鞋底沾滿了厚厚的泥漿,每走一步都感覺在“漂移”、在“溜冰”。

「百日總攻行動全紀錄」記者手記丨和揹包工作隊上山我們看到了什麼?

和工作隊一起摸黑下山,腳下的路只能靠電筒指引。

“路走習慣了就不難走了,平時這段路我們也就走10多分鐘。”耳邊傳來劉武雄的聲音,如果不是親身經歷,真的很難想象揹包工作隊的工作環境有多麼艱辛,工作強度有多麼大。

30分鐘後,當我們走到這間在海拔近3000米住宿時,揹包隊拿起手電筒照向不遠處告訴我們,我們是沿著懸崖邊繞著走了一圈,這才發現揹包隊所住的地方不遠處的一側就是百丈深淵。

抵達這間由黨群活動室臨時改建為揹包工作隊的住所時,我們看到在一間僅10多平方米的房子裡擺放了4張床,還打了2個地鋪,6個工作隊員就擠在這裡。

「百日總攻行動全紀錄」記者手記丨和揹包工作隊上山我們看到了什麼?

地鋪

地鋪上薄薄地鋪了3層,最下面一層是隔離泡沫墊、中間為一層草蓆、最上面是一層褥子,最後蓋上一床被褥,我們用手摸了摸,居然發現被褥上是潮溼的。“幸好最近陰雨天少,不然被褥還會更溼。”工作隊員笑著說,山上溫度低,晚上也就5度,大家擠在一起睡還暖和些。

一句自我調侃的話道出了揹包工作隊工作的艱苦條件,但是即使條件艱苦,揹包工作隊依舊打起揹包就走,不講任何條件,走上脫貧攻堅的道路上,幹不完堅決不撤,踐行著揹包工作隊的“揹包精神”。

雲南網記者 楊萍 趙家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