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168萬公里還沒有大修?這就是帝豪家族成功的祕訣

走過168萬公里還沒有大修?這就是帝豪家族成功的秘訣

你還記得四行倉庫的“八百戰士”嗎?還記得他們與日軍激戰三個月圖的是什麼嗎?

他們圖的當然不是打敗鬼子,反攻上海(這是最終目的,但不是他們死守四行倉庫的目的)。他們圖的就是一份存在感。就像四行倉庫阻擊戰一線最高指揮官謝晉元所說的:“我們不只是在這裡抵抗日本人,我們是在給他們看,中國人還在。”


走過168萬公里還沒有大修?這就是帝豪家族成功的秘訣

時隔83年,四行倉庫的“硝煙味”飄到了距離上海約290公里外的浙江台州。這裡也有一位正努力證明民族存在感的“戰士”。它遭遇的情況可不比“八佰”輕鬆。因為它要在幾乎被合資品牌壟斷的轎車市場裡證明中國品牌還有一席之地。

這位“戰士”叫做吉利帝豪。

10月20號,一座寫著“3000000”字樣的大門徐徐打開,從裡頭出來的是一臺紅色的帝豪GL。如無意外,這輛帝豪不會交付給普通消費者,而是會留在工廠裡作為紀念。因為它身上有著“第300萬輛帝豪”的印記。

走過168萬公里還沒有大修?這就是帝豪家族成功的秘訣

在2009年8月正式上市的吉利帝豪終於迎來了它第300萬輛下線儀式。用10年突破300萬,這速度不算快。11年8月上市的哈弗H6僅僅用了8年時間就已經取得300萬銷量的成績。10年10月上市的五菱宏光就更快了,快到根本來不及舉辦什麼慶祝儀式。

毫無疑問,哈弗H6和五菱宏光都是值得被中國汽車史書寫的功勳車型。但在我看來,和吉利帝豪這位前輩相比,它們還是得敬讓三分。

畢竟,帝豪這300萬輛的速度雖然是慢,但份量卻更重。

走過168萬公里還沒有大修?這就是帝豪家族成功的秘訣

▲2009年上市不到半年,帝豪單月銷量破5000輛、三年半破35萬輛、5年超60萬輛;2012年首登自主轎車銷冠,2013年起陸續躋身轎車前十;僅7年實現第一個百萬,刷新轎車最快破百萬速度。

當年哈弗H6進攻的是合資品牌不屑進入的15萬以下的SUV市場。在那裡,它沒什麼直接競爭者,可謂是獨霸天下;而五菱宏光就更是直接創下了一個新品類,開啟了國人們可商可家的汽車生活。

帝豪可沒有這般待遇。它所進入的轎車市場早已經被合資品牌築起高高的圍牆。十萬元左右的轎車市場早早就呈紅海的態勢,合資品牌使盡渾身解數來搶佔市場份額,A-、A級、A+……他們恨不得把A級轎車市場剁成碎片吞進胃裡。

例如,當時的一汽大眾就有寶來、高爾夫和速騰;上汽大眾就有Polo、桑塔納和朗逸……你看,光是大眾就已經在A級轎車市場佈置了6款車型。當時的大眾是瘋狂,但其他品牌也不見得理智,即便是相對保守的豐田也佈置了不少車型——雅力士、威馳和卡羅拉(花冠)。

走過168萬公里還沒有大修?這就是帝豪家族成功的秘訣

“兩虎相爭,必有一傷”這個道理在商場上不見得是真理。巨頭之爭,餓死的往往是那些參與不了競爭的“小頭”。

據我不完全的統計,過去十年能進入轎車銷量排行榜前十名的自主轎車,五根手指頭都能數過來,且最多時,你也只能同時在前十榜單(月度)裡看到兩位自主轎車的身影。競爭壓力大,利潤微薄,面對這樣的市場,正常人都會選擇退出。

當時夏利、比亞迪F3、奇瑞QQ作為國產裡的代表,都有著比較不錯的銷量,但隨著合資競爭越趨激烈,他們的利潤空間不斷被壓縮,最終導致它們退出市場。

走過168萬公里還沒有大修?這就是帝豪家族成功的秘訣

經過8年半虧損超百億的苦撐,2020年9月17日,一汽夏利(現*ST夏利)資產被1元甩賣。

這就是帝豪突破300萬銷量的份量要遠比哈弗H6和五菱宏光重的原因。可以說,後兩者都是通過下沉式的手段打開自己的一片天,但帝豪卻需要直面合資品牌密集的攻擊,從虎口裡奪食。

打個不太恰當的比方。發現新大陸的哥倫布和重寫西方秩序的拿破崙,哪個之於世界歷史重要些?我不知道你會怎麼選,如果要我來選,我會選擇後者。

因為哥倫布只是發現了新大陸,即便那時候沒有哥倫布,我想還是會有“弟倫布”、“姐倫布”……,新大陸永遠都在那裡等待被人發現。但拿破崙是靠自己打敗對手,打出一片新天地。如果沒有拿破崙,或許西方的新秩序就沒辦法構建。

這裡,哈弗H6和五菱宏光就好比前者,而帝豪家族就好比後者。

走過168萬公里還沒有大修?這就是帝豪家族成功的秘訣

知道那300萬輛帝豪的意義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我們能否從帝豪身上看到它獲得這一成功的秘訣?有人說帝豪的成功無非是空間、動力、燃油經濟性、配置等等方面都在同級中處於較優的水平。

當然,這些必然是帝豪賣得好的原因,但未必是帝豪能獲得如此成就的主要原因。畢竟,這些年,自主轎車早已湧現出不少優秀的產品,當中不乏與帝豪家族旗鼓相當的系列車型,例如長安的逸動系列,傳祺的GA系列……但能稱之為成功者的寥寥可數。

其實吉利帝豪的踏腳石只是一個簡單的數字——它的轉介紹率達到了30%以上。

據吉利的官方統計數據,天津車主吳先生、吉林王先生各介紹人購買15臺,福州曉秋、邱車主介紹40臺,鄭州帝豪用戶楊默轉介紹人買了35臺吉利車,還有車主轉介紹別人買了100臺。


走過168萬公里還沒有大修?這就是帝豪家族成功的秘訣

這四位都是帝豪的車主,他們來自五湖四海,但都有一個特點,就是身邊有不少帝豪的車友。

怎樣的家用車會讓你把它推薦給身邊的人?動力強勁?空間寬裕?還是安全可靠的?不可否認,這些都是在購車時打動你的重要原因,但對於大部分消費者——不怎麼會把油門踩死,一輩子也不出什麼事故的人——來說,這些未必是他們推薦給他人的原因。

秉著不坑他人的責任感,我相信大多數人都會把一個不會錯的答案推薦給別人。

一輛讓人選擇後不會後悔的車,必然是性能過關的同時,品質可靠、少進修理廠的車。就好比豐田的車主,他們最自豪的一句話不是什麼加速多快,空間多大,而是這車開不壞,保值率高。

帝豪就是這麼一款車。在淄博的蘇先生就說到:“10年初就已經把帝豪提回家了,至今已11萬公里,依舊無大修。”更誇張的還數西安的張先生,他家的帝豪已經累計走過168萬公里了,同樣也是無大修。

走過168萬公里還沒有大修?這就是帝豪家族成功的秘訣

品質毫無疑問是一款家用車最重要的性能。我們常掛在嘴邊的指標,例如動力、空間……其實都是建立在這一基礎之上的。好比它們是一棵樹的枝枝葉葉,是消費者最喜歡看到的,品質就是支撐這些枝枝葉葉的主幹。

同時,品質也是造車領域中的最高門檻。汽車是大眾商品中複雜性最高的產品,不僅零部件多、供應鏈長,批量大,同時這個行業已進入到充分競爭的狀態,各項成本的約束已近乎剛性,尤其是像帝豪這些價格廉價的車型。

用有限的成本把好品質做出來,這不是每一個造車廠都能做到的。為什麼造車新勢力都從高端入手?因為高端車型的成本敏感度不高,他們可以放縱一些。

談到品質,在臨海工廠負責質量品質的戴總立馬精神了。

在帝豪300萬輛下線儀式之前,我們有一個小小的參觀互動環節,其中一個環節是讓我們從兩個鈑金件中找出瑕疵。誠然,這對於大部分媒體老師來說不是容易的事情,戴上手套進行“望聞問切”的三位老師都找不到問題在哪,最終還得靠工廠裡的老師傅揭曉。

走過168萬公里還沒有大修?這就是帝豪家族成功的秘訣

即便老師傅找出來標明瞭,可我依舊摸不出這瑕疵,我的手是不是該剁了?

我問戴總:“這麼小的瑕疵,塗上車漆之後還能發現嗎?”

“現在這個裸件你都發現不了,塗上車漆你還能發現!?”

“那你們把這個瑕疵檢查出來的意義在哪?”

“這個我不管,但這個瑕疵在我這裡就是不允許存在的。”

這個“我不管”可以說是他的口頭禪了。每每問到他的成本問題時,他總是回答一句話:“我只負責搞品質的,其它東西我都不管。”上行下效,領導的主觀意識就是整個工廠的主觀意識——品質是臨海工廠的頭等大事,甚至凌駕於成本之上。

例如,帝豪家族會用上藍光測量儀來檢測零部件的公差尺寸。這個儀器我之前見過一次,但那是在奇瑞捷豹路虎的工廠,在普通品牌的工廠裡還真沒有見過。按照戴總的說法,這儀器“咔咔咔”的一套照片就要200多塊,一套下來只要0.01秒,其成本可想而知。

例如,帝豪還用上了2K清漆工藝,這個來自德國的巴斯夫可謂是車漆中的“勞斯萊斯”,硬度高、光彩更豔,同時耐擦傷性比普通車漆高3倍。戴總說,普通的車漆洗幾年後就暗淡了,但他的這個車漆5年之後——哪怕經常洗車——還是如新車一般。

走過168萬公里還沒有大修?這就是帝豪家族成功的秘訣

過去一些年,我們總是思考一個問題:“用料、動力、空間……方方面面都比合資品牌好的自主轎車,為啥賣不過人家?”

戴總給出了他的答案:“性能固然要勝過對手了,但更重要的是,我們也要用越級的品控手段來對待產品,例如十幾萬的產品,你就得用二三十萬的品質工藝來對待。這些越級體驗對於準車主來說可能吸引力沒那麼強,但它卻很能維護老車主的口碑。”

這或許就是帝豪能連續8年獲得自主轎車銷冠,累計47個月成為轎車前十中唯一自主轎車的秘訣吧。


文 | 大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