鍵盤俠今年尤其多!騰訊對CBA這樣說

鍵盤俠今年尤其多!騰訊對CBA這樣說

時隔兩個月,CBA聯賽就完成了從“上賽季”到“這賽季”的跨越。受疫情影響,新賽季CBA延續賽會制。儘管還沒能恢復昔日主客場有狂熱球迷吶喊助威的常態,但在不平凡的2020年,CBA聯賽能夠衝破阻力,在重重困難之下實現重啟,顯得尤為不易。

這兩天很多球迷猛然發現,新賽季CBA直播平臺發生了變化,昔日的“籃球大戶”騰訊體育並沒有得到新賽季CBA版權,這也使得很多球迷的觀看習慣發生了不小變化,包括我在內也是如此。畢竟長時間在一個平臺停留,觀賽習慣已經慢慢形成。

就在一週前,CBA和咪咕公司開了場發佈會,一個很重要的信息就是——截至目前,咪咕成為唯一的CBA新媒體直播平臺。我也看了一下網絡上的新聞稿,相比咪咕直播CBA新賽季這個信息,其實雙方在全新的5年合作計劃裡,還包含了很多其他重要內容。很多時候商業層面的事情,咱們垂直球迷並不太關注,只是閒來無事“視察”一下,看看這風起雲湧的中國體育產業都發生了什麼。

咪咕拿到CBA未來5年的直播版權,能否大幹一番,現在不吹不黑不預測,但你得知道,背靠中國移動這顆茂盛的大樹,人家是有“背景”的,還是能給人帶來N多遐想。

自從2014年46號文出臺後,中國體育產業迎來井噴似的爆發,在政策的陽光普照之下,中國體育產業似乎嗅到了春天的味道,滿眼是一片鳥語花香、生機盎然之景。

這幾年,看到了樂視、暴風迅速崛起後的戛然而止,看到了PP、騰訊在一段時間內“掌管”足球和籃球兩大賽事IP,而從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之後,新入局的“咪咕”在足籃排三大球及其他賽事項目全面開花,“咪咕”已逐步走進中國體育產業的視野中,也成為更多體育迷選擇觀看賽事的重要陣地。至此,中國體育產業的格局,不再是現象級的一家獨放。

其實我一直都覺著,有競爭挺好的,當然這個前提首先得是“正當的”、“光明的”、“磊落的”,而不是背後捅刀子,這樣的格局未免低下,而且很不得人心。

鍵盤俠今年尤其多!騰訊對CBA這樣說

為啥談到這個話題呢?最近,業餘時間刷刷微博,看看虎撲,逛逛貼吧,瀏覽瀏覽網站,結果發現個很詭異的現象,這種現象在我個人看來極不正常。咪咕這邊剛開始CBA新賽季的轉播,那邊“黑粉”就迅速集結,訓練有素,整齊劃一,還很有節奏感和韻律感,看樣子像是有組織、有預謀、有策劃的。這麼多年的網絡經驗告訴我,能讓網民團結的,一個是奧運賽場升國旗那一刻,另外就是一群無腦噴子的“水軍出征”。

這些自帶“攻擊屬性”的水軍是誰操縱的?騰訊、優酷的相關負責人,會怎麼看?

這個現象看上去是一種“情感宣洩”,實際上它背後藏著一套不能挑明的“商業邏輯”。咱們來分析一下,騰訊、優酷這類平臺失去CBA直播版權,當然會有很大損失,不論是對他們自身平臺的品牌塑造,還是版權IP結構,包括自身的平臺用戶引流,都是一種衝擊,甚至打擊。

既然引入賽事IP,簽署合作協議已經成為市場行為,那現在再說哪個平臺“抬高價”擠壓競爭對手,這就很沒意思了。相反,那些失去版權的平臺,對持有版權的平臺不斷地冷嘲熱諷,絮絮叨叨,跟祥林嫂一樣唉聲嘆氣,感嘆生活的不如意,這種博同情的心態就太廉價了。

這時候咱們以一個“正常人”的思路分析一下騰訊吧,前幾年騰訊15億美金購買國外NBA版權,這一下付出的成本極大,再趕上去年眾所周知的體育之外的原因,加上今年疫情干擾,NBA這個極具潛力的大IP,其價值在騰訊手中並未達到最佳。為了玩好NBA,騰訊甚至把NBA版權轉移到比體育頻道覆蓋更廣的騰訊視頻,這或許也能夠說明,他們本身亞歷山大。

此外,騰訊之前連續收購外國體育IP版權,比如英超聯賽,直接從PP手裡以抄底的價格“搶”了過去。儘管是“抄底”,但留給購買CBA版權預算也許變少了,以至於無法在正面交鋒中取得勝利,所以搞搞輿論戰,抹黑下友商,這些其實充其量是表象。深層次的原因是什麼?很簡單,友商能力有限啊,無法釋放CBA價值啊,平臺運營不成熟啊……最終目標就是為了增加和CBA談判的籌碼。這個道理,可以說得通吧?

這時候,可以再拋出一個問題,現階段騰訊自身的口碑怎麼樣?發自靈魂的思考一下。他們打著為球迷呈現更多賽事的旗號,乾的卻是打壓版權價格,以謀求分一杯羹的勾當。兄弟,這麼玩兒,恐怕不會有真正朋友的。抄底英超聯賽這個“商業壯舉”,用在CBA上顯然行不通。

鍵盤俠今年尤其多!騰訊對CBA這樣說

以我個人有限的瞭解,咪咕和CBA這次攜手,不僅僅是籃球賽事直播層面,當然圍繞5G展開的一些直播、黑科技以及全新的觀看體驗以及叫不出名字的專業術語就不說了,咱以後慢慢看,還是那句話——做事先做人。

今年的中國體育已經很難了,在這種情況下,不論是哪個平臺接手CBA,理應獲得更多的支持、理解和期待。CBA已成為中國體育產業重要IP,拿到這項黃金IP後,咪咕目前也實現了足籃排三大球版權內容的全覆蓋。這時候再說人家“人傻錢多”,那隻能是見不得別人好的“loser行為”。

想想之前PP體育,購買中超版權,一樣也花了大價錢,而且今年疫情之下,通過免費的方式全程直播中超聯賽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這都是在犧牲商業利益的前提下做的“得民心”的事情。

其實,咪咕也一樣。如果今年各平臺真搞得魚死網破,CBA版權遲遲不落地,那球迷去哪兒看比賽?關鍵時刻CBA、中國籃球、姚明都深陷死海,且孤獨無援,留給中國籃球和中國體育一場悲劇的空白,那又會是怎樣的缺憾?

當然,就現階段來說,咪咕平臺確實還有一些運營方面的問題需要解決和提升,但付出真金白銀的他們,我個人覺著不該被這麼有組織性的惡意攻擊。運營不完善,可以提升,但這決不是被黑的理由。這現象就好比,你鄰居過年期間買了鞭炮禮花,你在一邊看完絢爛煙火、聽完噼裡啪啦,最後還得來一句,什麼破玩意,花這大頭錢。

很久不寫長文了,今天就不吐不快說說我所見到的,以及我能理解的。網上還有一些百家號挺逗的,通過球迷之口,攻擊咪咕。球迷不好好看球,關注什麼商業層面的東西,這也不搭嘎啊。這還不像我,做過媒體,幹過品牌,平時也會時不時地關注下體育產業。所以呢,看到網上這些烏七八糟的“公關稿”,不免得出來說兩句,我當然有立場,也當然會站隊,能左右的因素只有一個——正義!

真的很希望咱們國內互聯網媒體平臺,能夠和諧一些,也能寬容一些,更重要的是希望能真正地形成自己的格局,把心思用在正地方上。歪門邪路必然行不通,而“機關算盡太聰明”後邊的那句話,想必大家也知道。在此希望大騰訊以及優酷們啊,為自己想想後路,狂奔在“沒有退路”的山頂,非但形不成壯觀的瀑布,而且還容易一命嗚呼。

鍵盤俠今年尤其多!騰訊對CBA這樣說

鞭風血雨中,總有一些心懷不軌的平臺小人物在獰笑,這種卑微的笑聲浸染正在崛起的中國體育產業,使其在疫情瀰漫的2020年變得沉重而晦暗。當體育的激情,競技的陽光,籃球的熱度,重新引燃球迷對新賽季的期待,一場看不見的商業硝煙,順著互聯網的屏幕不斷飄散。讓人遺憾的是,在一些社交平臺和自媒體新聞平臺,一批水軍又開始了他們的表演,只是他們還沒成為合格的演員。看樣子,騰訊、優酷這些平臺有必要趕緊開設一個臨時演員培訓班,不然水軍時不時地翻車,也挺給人添堵的。

咪咕入行兩年多,時間不長,一直在悶頭穩步前進。很多時候我真覺著,咪咕就像一個“嘴笨”的小哥,他腳踏實地地默默耕耘,不求鮮花掌聲,結果在娶了CBA這樣一個“大家閨秀”之後,卻被其他競爭者惡意攻擊,刻意抹黑。想起張文宏醫生說的一句話,“這個社會不能再讓老實人聽話的人吃虧了!”

今天就聊到這兒了,希望CBA的開啟帶給球迷們更多的美好,也希望咪咕小哥好好幹,在足籃排賽事運營和直播技術的變革創新上,繼續為中國體育產業的全面復甦匯聚力量。

最後一句與君共享:抹黑和攻擊決不是戰鬥,正義與和諧才是共同的追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