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話和廣東話沒有關係?這些常用詞可否吃下去?淵源還很挺深

四川話和廣東話沒有關係?這些常用詞可否吃下去?淵源還很挺深


四川,以川渝地區食物的麻辣而出眾,廣東則是以廣府、客家、潮汕三大民系地區食物的清淡而出彩,看似兩個地方飲食差異比較大,加上相距千里,也讓人聯想到他們的語言也大不相同。事實上,四川話和粵語有時候你聽起來的話,感覺是出自於一個語言體系。

從日常用詞裡你會聽到四川和廣東兩個地方有著很多相似詞,首先是從捲舌與否來區分比較明顯,比如四川平時說的“鞋子”念“孩子”,“開車”念“開切”,“下級”讀作“哈級”,“逛街”唸作“逛該”還有很多就不一一列舉了。

四川話裡的這些常用詞相同字的發音分別對應“hai”、“qie”、“ha”、“gai”,你可以直接張開嘴巴,伸直舌頭就可以發出對應的聲音,與粵語發音基本相似,不像北方語言體系裡的捲起舌頭念“xie”、“che”、“xia”、“jie”,這叫做平翹舌合流的區分。

其次就是韻母e的運用,古代北方遊牧民族在大草原放牧時,由於與遠處的牛羊馬或者人的距離比較遠,需要憋氣發音,才能把聲音傳輸得更遠。比如“唱歌ge”的歌字,用普通話大聲來讀的話,你會感覺腹中有一股氣憋著久久不能散出來,有點小難受,尤其是在大聲喊“鵝”的時候更不好受。

而四川話和廣東話對應的發音則是屬於韻喉牙音,發音為o,如“歌go”,根本就不用憋氣,很大聲地來喊出來的話,反而會發散出腹中的那團氣。除此之外還有一種叫做麻韻章組,四川廣東兩地的發音都為ɛ,如“蛇sɛ”,普通話的諧音唸作“斜”。

另外就是以通攝三等體系表現出來的詞語,代表詞語是:永遠的永都讀“yun”或者“yung”。所以,你可以想象一下某個四川小夥去佛山學習詠春拳的時候,“詠”的發音和佛山當地口音會比較相像的場景。

還有比較有趣的是,這麼多年來,這個有著足夠代表性的詞語的發音帶給我們很多語言方面的歡樂,當然這沒有什麼調侃之意,同時也說明了四川和廣東有著某種淵源。

那就是“湖fu南”、和“老虎fu”兩個代表詞,四川和廣東都是把普通話的H音唸作F音,這就是常人所說的H、F不分,才有了“扶南”和“扶北”的語言樂趣,也體現了四川人的淳樸和可愛。其實,說句實話,也不算是H、F不分,只不過參考標準是以普通話為主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