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德蘭八十年戰爭中血腥一幕:西班牙血洗安特衛普


八十年戰爭又稱為荷蘭起義、佛蘭德戰爭,是一場哈布斯堡王朝領地尼德蘭(或西屬尼德蘭,大致相當於今天的比利時與荷蘭)與西班牙帝國於1568年至1648年期間爆發的漫長戰爭,其中包括1609年—1621年的“十二年休戰”。八十年戰爭結束後,北方的尼德蘭七省獨立,成立“聯省共和國”(即我們熟悉的“荷蘭共和國”),南尼德蘭則繼續由西班牙帝國統治(直至18世紀的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八十年戰爭在史書上也被稱作荷蘭獨立戰爭,不過,許多慘烈的戰事卻是在南尼德蘭(今天的比利時)進行的。1576年冬季,發生於尼德蘭名城安特衛普的大屠殺可謂駭人聽聞,此事改變了八十年戰爭的走向,並在歷史中留下了慘烈的印記。


尼德蘭八十年戰爭中血腥一幕:西班牙血洗安特衛普

佛蘭德畫家丹尼爾·範·海爾(Daniel van Heil,1604-1664)的畫作《1576年11月4日,熊熊烈火中的安特衛普市政廳》。


緣起


尼德蘭與西班牙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要從“美男子”費利佩一世(1478-1506)說起。費利佩作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馬克西米連一世之子,出生於尼德蘭城市布魯日(今屬比利時),本人則繼承了佛蘭德伯爵、勃艮第伯爵的頭銜和領地。1496年,他與卡斯蒂利亞女王伊莎貝拉一世和阿拉貢國王費爾南多二世的女兒胡安娜結婚。胡安娜對費利佩相當痴情,嫉妒心很強,婚後發現費利佩不忠,大受刺激,精神失常,人稱“瘋女胡安娜”。儘管如此,費利佩一世依舊通過本次聯姻,為自己的後代獲取了西班牙王位繼承權。

1516年,費利佩一世與胡安娜的長子查理繼承了西班牙王位,西班牙人稱卡洛斯一世,稍後他又繼承了神聖羅馬帝國帝位,即查理五世,此外,他還在意大利擁有許多領地,並繼續保有尼德蘭。實際上,查理五世出生於尼德蘭的根特,並在當地接受教育,尼德蘭算得上他的故鄉。查理五世在位時期,以西班牙為統治核心,積極對外擴張,打造了一個哈布斯堡王朝的“日不落帝國”。他對待尼德蘭尚算寬容。然而,查理五世之子腓力二世繼承西班牙與尼德蘭後(神聖羅馬帝國由查理五世之弟斐迪南一世繼承),由於常年對外征戰,財政緊張,不得不對工商業發達的尼德蘭課以重稅。此外,腓力二世是個狂熱的天主教徒,對尼德蘭的新教徒採取歧視、打壓政策。這就越來越激起尼德蘭人的不滿。終於,進入1560年代,尼德蘭人的不滿轉化為了公開的起義。當然,在西班牙帝國眼中,這是不折不扣的叛亂。

1567年,腓力二世任命西班牙名將第三代阿爾瓦公爵費爾南多·阿爾瓦雷斯·德·托萊多為尼德蘭總督。後者採取鐵腕嚴厲鎮壓尼德蘭人的反抗運動,成立了“特別法庭”大肆搜捕處決尼德蘭異己分子。這反而激起了更大的矛盾。尼德蘭人在奧蘭治親王威廉一世(Willem I,1533-1584,後被尊為荷蘭國父)領導下組成“乞軍”與西班牙軍隊周旋,聲勢日漸壯大。阿爾瓦公爵的殘酷政策並未奏效,於1573年被召回。


尼德蘭八十年戰爭中血腥一幕:西班牙血洗安特衛普

費爾南多·阿爾瓦雷斯·德·托萊多

17世紀的西班牙可謂如日中天,不僅海軍號稱擁有無敵艦隊,其陸軍在西歐也首屈一指,西班牙陸軍的精銳即著名的“西班牙大方陣”(Tercio)。此方陣創造性地將長矛兵、火槍兵、騎兵、炮兵有機混編,並且士兵為職業常備軍而非徵召兵或僱傭兵,訓練有素,戰力強悍,為西班牙帝國立下了赫赫戰功。尼德蘭起義軍自稱“丐軍”,正面對抗不是西班牙大方陣的對手,但他們熟悉地形,擁有民意支持,神出鬼沒,常常以游擊戰的形式騷擾西班牙駐尼德蘭軍隊,也令後者焦頭爛額。西班牙政府及軍隊都存在用更加嚴酷的手段鎮壓起義者的傾向。這為後來的慘禍埋下了伏筆。

尼德蘭八十年戰爭中血腥一幕:西班牙血洗安特衛普

1600年時的西班牙大方陣行軍示意圖

尼德蘭明珠——安特衛普


如今的安特衛普,是比利時王國第二大城市,重要貿易港,世界三大鑽石加工中心之一。然而在文藝復興時代,安特衛普的地位甚至高於現代,可謂當之無愧的尼德蘭明珠。

15世紀末,尼德蘭貿易中心從布魯日轉移至安特衛普。16世紀,安特衛普成為歐洲糖業中心,大量西班牙美洲殖民地的粗糖送至安特衛普精煉,再轉賣歐洲各地。它也是葡萄牙銷售其胡椒、肉桂等香料的重要貿易港。此外,英國、意大利的紡織品,德意志、法國、西班牙的葡萄酒、法國的食鹽、波羅的海地區的小麥,也紛紛在此轉口貿易。每天有數百艘商船進港。工業、金融業也隨之蓬勃起來。在安特衛普最鼎盛的時期,它為西班牙王室貢獻的稅收竟然是其美洲殖民地的七倍!


尼德蘭八十年戰爭中血腥一幕:西班牙血洗安特衛普

16世紀後期的安特衛普,注意左下角的堡壘


正由於安特衛普對西班牙帝國的重要性,尼德蘭總督阿爾瓦公爵費爾南多·阿爾瓦雷斯·德·托萊多面臨亂局,以重金聘請意大利工程師在城市一角修築了一座堅固的要塞,即安特衛普城塞(Antwerp Citadel)。1572年,要塞完工棄用。它被譽為當時世界第一城防工事。具有諷刺意味的是,誰能料到,原本設計用於保護安特衛普免遭起義軍攻擊的要塞,最終卻給城市帶來了死亡與毀滅?


1576,安特衛普之劫


安特衛普的浩劫是大環境下一系列歷史偶然疊加的後果。如前文所說,腓力二世擁有西歐最精銳的西班牙大方陣,然而成也蕭何敗蕭何,這支常備軍需要鉅額的軍餉。西班牙帝國雖坐擁廣袤國土,尤其是美洲殖民地盛產黃金白銀,但腓力二世為爭奪歐洲霸權連年用兵,奧斯曼帝國、法國、英國均為勁敵,軍費開支浩大,西班牙國家財政竟多次宣佈破產。

1575年,尼德蘭戰爭如火如荼之際,腓力二世再度宣佈國家破產,債務違約。由於信用大幅下降,西歐主要銀行紛紛拒絕為腓力二世開通匯票服務。於是尼德蘭政府軍的軍費就不同藉助“銀行轉賬”這種快捷安全的方式兌現了。眾所周知,尼德蘭與西班牙本土並不接壤,中間橫亙著西班牙的老對手法國。於是西班牙政府不得不採用艦隊運送高達40萬弗羅林(一種歐洲金幣)的軍費前往尼德蘭。不幸的是,艦隊途中遭遇了風暴,被迫來到英格蘭港口避風。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作為新教君主,支持尼德蘭新教徒起義,順理成章地扣押了這筆送上門來的西班牙鉅款。如此一來,1576年的西班牙駐尼德蘭政府軍便面臨了極其嚴重的欠餉。


尼德蘭八十年戰爭中血腥一幕:西班牙血洗安特衛普

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

西班牙高層為了殺一儆百,此前的確出現過故意劫掠屠城的情況,例如1572年在阿爾瓦公爵授意下洗劫梅赫倫。但安特衛普的慘禍卻並非西班牙政府高層指示,畢竟,這顆尼德蘭明珠對帝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安特衛普新建堡壘駐紮了一支精銳西班牙政府軍,其領袖為阿維拉的桑丘(Sancho d'Avila,1523-1583)。他與部下已經飽受拖欠軍餉之苦,加之長期高負荷的平叛作戰,士氣低落,滿懷怨氣。而安特衛普作為西歐最富庶的城市,不啻於一座金山。桑丘及其政府軍原本是派來保衛安特衛普的,在1576年冬卻起了監守自盜的邪念。

不過,安特衛普並非只有桑丘一支武裝。城內還有另外一股德意志僱傭軍,由奧托伯爵率領。為了兵不刃血洗劫安特衛普補充軍餉,最初阿維拉的桑丘試圖說服奧托交出整個安特衛普,雙方瓜分城內財富。出乎意料的是,奧托並未利慾薰心,反而向安特衛普市長預警。市長大驚失色,倉促與伯爵商議,加強城防,動員民兵,此外,還邀請阿弗爾侯爵查理·菲利普率領6000瓦隆人軍隊入城增援。查理·菲利普在尼德蘭頗有名望,並且查理五世皇帝還是他的教父。按照常理,即便看在侯爵顏面上,安特衛普也足以轉危為安了。然而,善良的安特衛普人顯然低估了西班牙軍的兇悍亡命程度。


援軍的到來不僅沒有令桑丘偃旗息鼓,反而激起了他和部下的怒火。西班牙人也開始“調兵遣將”——著急臨近各尼德蘭城市的駐軍。這批駐軍同樣飽嘗欠餉之苦,聽聞有機會打劫富甲歐洲的安特衛普,無不躍躍欲試,士氣空前高漲。

11月4日,西班牙軍開始攻城。他們原本就屬於精銳部隊,加之為了獲取拖欠的薪水,如同猛虎下山,一鼓作氣,很快就粉碎了上萬守軍的抵抗。瓦隆人首先崩潰,他們甚至反戈一擊,加入了對城市的洗劫。民兵和德意志僱傭軍還試圖繼續抵抗,但大勢已去。奧托伯爵在撤退途中淹死在斯海爾德河裡。守軍失去了統帥,土崩瓦解。


尼德蘭八十年戰爭中血腥一幕:西班牙血洗安特衛普

西班牙軍洗劫著名的安特衛普大廣場


隨後,安特衛普的噩夢來臨了。西班牙軍隊破城後,完全失去了紀律,他們獸性大發,不僅想要討回拖欠的軍餉,還期盼著大發橫財,此外,他們也將常年征戰的怨氣發洩到了無辜市民身上。

許多市民逃回家中,以為能夠躲過一劫。西班牙軍人成群結隊地掃蕩官邸、市場、商鋪、富人貴族的宅邸,連婦孺老弱也不放過。他們挨家按戶索要、席捲財務,稍有抵抗,便“滿門抄斬”。如果所獲贓物低於預期,還常常對他們認為隱匿財產的富人及其家眷嚴刑拷打。折磨市民的手段花樣百出,慘不忍睹。甚至出現了當著新郎及家人的面,凌辱虐殺新娘的暴行。其中細節過於血腥恐怖,本文就不詳述了。讀者可從下列版畫中獲得大體的印象。簡而言之,1572年法國巴黎爆發的聖巴託洛繆大屠殺與之相比,只能算小巫見大巫。


尼德蘭八十年戰爭中血腥一幕:西班牙血洗安特衛普


尼德蘭八十年戰爭中血腥一幕:西班牙血洗安特衛普


尼德蘭八十年戰爭中血腥一幕:西班牙血洗安特衛普


尼德蘭八十年戰爭中血腥一幕:西班牙血洗安特衛普


尼德蘭八十年戰爭中血腥一幕:西班牙血洗安特衛普


屠殺和洗劫持續了三天三夜。劫掠之後,西班牙人還縱火焚城,導致了更大的破壞。共有超過7000市民死於非命,房屋被毀超過800座,直接經濟損失達200萬磅白銀。安特衛普百年積累的財富,幾天內便毀滅殆盡。

城內猶太人遭受的屠殺迫害尤其慘烈。由於猶太人掌握了金融和商業的核心,導致安特衛普此後的商業、銀行業一蹶不振。它也失去了歐洲紡織品第一大市場的地位。因為英國紡織商人同樣因屠殺而膽寒,他們不敢繼續與如此危險的城市貿易,轉而尋找其他替代貿易港……1576年的屠城之後,雖然安特衛普也得到了重建,但它的財富、聲望、信譽以及文化中心地位,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正因為安特衛普的蒙難,客觀上竟然給阿姆斯特丹的崛起創造了條件。進入17世紀後,尼德蘭的明珠,便成了荷蘭的阿姆斯特丹,而非西屬尼德蘭的安特衛普了。

這件看似因欠餉誘發的慘劇,也深刻改變了尼德蘭起義的歷史走向。此前還有不少尼德蘭省份與城市對西班牙的統治抱有期待或幻想。然而,安特衛普的瘡痍令大部分尼德蘭人擦亮了眼睛,站到了西班牙的對立面。抵抗軍越發堅決,也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民意支持。尼德蘭人面臨西班牙這樣的超級大國能夠堅持鬥爭80年之久,並最終讓北尼德蘭成功獨立,安特衛普之劫起到了不小的推動作用。這恐怕是當初阿維拉的桑丘始料未及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