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孩子的性格,後天的努力也可以,他的成功有你的影響

都說“性格決定命運”,可見一個人的性格對其影響有多深遠。面對一個孩子,他的性格由誰來決定呢?不僅僅是父母,還有他的主要照顧者。

除了基因還有什麼可以影響孩子的性格

邁克爾·莫斯利,作為BBC健康節目的製作人和主持人,在他即將從光鮮的工作中退休的時候發現了自己性格的問題。他尋根問源,是不是隻有基因決定了我們的性格?後天的教養是否有機會改變性格?

帶著困惑,邁克爾來到了位於倫敦的聖托馬斯醫院,該醫院深入觀察一個特殊的群體——數百對同卵雙胞胎,致力於探索遺傳與環境對性格的影響。

同卵雙胞胎擁有同樣的DNA,他們外表相同、養育環境相同,從小經常衣著統一,對同一個笑話捧腹。如圖中這對中年雙胞胎,二十歲以前,她們一直成長於同一個環境,上相同的學校,交往相同的朋友,性格同樣樂觀陽光。可是20年後,一個依舊樂觀,一個卻患上了抑鬱症。

改變孩子的性格,後天的努力也可以,他的成功有你的影響

蒂姆教授對比尋找她們DNA的差異,然後驚奇地發現——即便同卵雙胞胎擁有同樣的DNA,但人的一生中,基因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這證明了遺傳和環境之間微妙的相互作用:

“基因不是一成不變的,在我們的一生中,基因是在不斷變化的,隨著年齡的增長,一些基因被激活,一些基因被關閉,我們認為這跟環境和生活方式有關,基因就好比我們生命線上的標記,這是現代醫學最振奮人心的消息:生活經歷會改變我們的基因。”

改變孩子的性格,後天的努力也可以,他的成功有你的影響

隨著年齡的變化,環境、生活方式、人生經歷的不同,基因的活性被改變,一些被激活一些被關閉,例如面對死亡和分離都容易導致抑鬱,影響基因的表達。

所以,蒂姆·斯佩克特教授認為——

  • 遺傳因素決定了性格的40%到50%;

  • 性格的其他決定因素來源於環境。

改變孩子的性格,後天的努力也可以,他的成功有你的影響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更加覺得後臺教育對於孩子影響更加深遠,身上的責任也更加重了呢?

即使雙胞胎,他們不僅有類似的遺傳基因,似乎還擁有同樣的教育生活環境,卻仍然有驚人的差異。這不得不讓我們思考,後天的教育,哪怕只有微小的不良影響,都需要及時調整。

教育方法對孩子性格形成的影響

記得看過一篇文章,文中強調:孩子的每一種性格,都可以在你的教育方式中有跡可循。

其實我並不是完全認可,我還是相信孩子的底色是不同的,所以未來的可能性也千差萬別。

大家有興趣可以當做一個參考來看:

1、如果你的孩子自卑、懦弱,那父母中必有一人是苛求之人。

2、如果你的孩子暴力或者奴性十足,說明父母中必有一人喜歡打罵。

3、如果你的孩子膽小、害羞,說明父母管的過多,時常責備,包辦代替過多。

4、如果你的孩子不善良,說明父母中有一個人沒有同情心。

5、如果你的孩子不懂是非,說明父母中必有一個專制,喜歡替孩子做決定;或者有一個不明事理的家長。

6、如果你的孩子是個小心眼,說明你營造的家庭環境缺乏寬容,喜歡經常指責他人。

7、如果你的孩子不上進,說明你要求過高,讓他產生無力感;或者是要求過低,他覺得很簡單,反而不願意去做。

8、如果你的孩子很懶惰,說明你們替他做的過多,他懶得做了。

9、如果你的孩子喜歡抱怨,說明你們中有人經常在孩子面前傳遞負面情緒,讓孩子耳濡目染。

10、如果你的孩子脾氣暴躁,說明你們中有人脾氣不好,經常對孩子發火,不是打罵就是吼叫。

11、如果你的孩子自以為是,說明你們溺愛過多,讓他掂不清自己的分量。

12、如果你的孩子不會關心人,說明你們寵愛過多,家裡什麼事都不讓他參與,他自然就不懂得承擔責任。

13、如果你的孩子不快樂整天板著臉,說明家庭氛圍不好,例如夫妻不和經常吵架,或者是親子關係緊張。

14、如果你的孩子過於敏感、多疑,說明家庭環境不包容,缺乏溫暖,孩子的戒備心高。

15、如果你的孩子不愛學習,說明你們不愛學習,或者是不認為學習有多重要,帶給他心理投射。

16、如果你的孩子冷酷、孤僻,說明你們中有人對孩子放任不管,或者是喜歡用暴力解決問題。

17、如果你的孩子很自私,說明你們對他很溺愛,滿足他的任何要求,養成他的自私性格。


為什麼我不完全認可但還是分享呢?在我看來,這樣的17條給我們家庭教育一個指引的方向。

第一:合格的自己

一個合格的父母(照顧者)首先是一個合格的自己。比如,自己脾氣好,不亂能發火,孩子才不會脾氣暴躁;自己有同情心,孩子才能善良。身範的作用從孩子降臨就已經開始了。我們對待生活,對待他人,對待自己的態度和習慣,都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的發展。

沒有人是完美的,但這並不影響孩子的發展。只要我們是正向,積極的面對和陪伴,孩子就會學到其中的樂觀、公平、關愛。自己也更加自信,敢於探索和嘗試。

第二:平等

家庭中的每個成員擁有平等的待遇。這包括一起要完成的家務,家庭責任。孩子要逐漸獨立完成分內的事情同時要去去關心其他成員。

把穿衣服的機會還給孩子,把倒水喝的機會還給孩子。不要因為他很慢,或者總是弄的亂七八糟而剝奪了他自我服務的機會。平等的對待孩子,把他看做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不是任何人的附屬品。你不用做的過多,他也不用做的過少。有機會,就相信他,在安全的前提下,讓他嘗試。

第三:和平

好的父母關係、家人關心,是影響孩子的基礎。家庭成員之間互相體諒,不責罵,推卸責任。總是以積極的狀態互相鼓勵,對孩子也會有正向的幫助。

多講幾句家人的好話,在孩子面前多誇誇其他成人,就是不錯的選擇。有些家庭父母或者與長輩之間有意見不統一的小矛盾,就到孩子面前故意說一些貶低他人的話,可往往是這個瞬間,讓孩子無助,為孩子的性格發展埋下地雷。不管別人再不好,用正向的語言解釋給孩子聽,告訴他成人意見不和也會吵架和爭論,但是我們是希望在爭論中找到更好的解決辦法。也許更和平的講幫助更大,下次我們應該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更加和平的解釋自己的想法。

第四:學習

當我們重視學習,自己也開始不斷學習,孩子對於學習的態度將直接受到影響。樹立學習的權威性,在孩子心中種下“學習重要”的種子。當孩子不斷的重視自己這件事情,他的成績也將有所改變。

改變孩子的性格,後天的努力也可以,他的成功有你的影響

好好說話和親密動作,是最好的良藥。

在邁克爾·米尼教授(Michael Meaney)的實驗室,他找到了自己後天性格改變的原因。

十幾年來一直致力解開基因和人格謎題的邁克爾·米尼教授,在魁北克擁有一個“大腦儲存庫”。他進行的一項“大鼠媽媽”的實驗,幫助我們找出了大腦中控制焦慮的精確區域。

大鼠媽媽會通過“舔舐”來幫助小鼠梳理身上的毛,這就相當於我們成人對嬰兒的愛撫,和親密的接觸。他們發現,被大鼠“關愛”更多的小鼠,往往攻擊行為相對更少。哪怕是雙胞胎,被“舔舐”更多次的小鼠情緒更加平和,自控力更強,有旺盛的好奇心,更願意冒險,更喜歡社交,也更健康和長壽。

實驗還發現,親密動作這件事情會被遺傳。小時候獲得更多親密接觸的小鼠,會把這以行為更多的傳遞到自己的寶寶身上,他們會更多的“舔舐”自己的小鼠。

改變孩子的性格,後天的努力也可以,他的成功有你的影響

如果我們人類和小鼠一樣,那就相當於,更多的親密動作,陪伴將帶給孩子更好的性格,至少讓他有更少的焦慮。

在家庭中,好好和孩子說話,經常默默他的頭,後背,和孩子手拉手,給孩子愛的抱抱,鼓勵的包包,安慰的抱抱。都是不錯的選擇。

你可以和家人有一個約定。當你脾氣來臨,開始生氣時,發現的人只能做一件事,就是擁抱你。當你發現自己情緒快失控時,也鼓勵自己做一件事,就是“笑出聲音”來。這樣的方式總是很有效果,至少讓你的生氣時間變短或者變得不那麼生氣。

夫妻之間也是如此。堅持和你的愛人每天擁抱1次以上,你會發現你們的關係總是越來越信賴。為了孩子鼓勵大家“抱起來”。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希望這些內容對你的生活有所幫助。我是愛生活的【小米花】,期待你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