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特迪瓦GDP總量430億美元,與中國關係如何?

在過去二十多年裡,非洲大陸有數個國家經歷了“從小康人家而墜入困頓”,科特迪瓦算是其中一個。

科特迪瓦GDP總量430億美元,與中國關係如何?

科特迪瓦舊譯名象牙海岸,國土面積32.2萬平方公里,過去因盛產象牙而得名。科特迪瓦是西非幾內亞灣沿岸國家之一,海岸線長550公里。境內地形單調,西部有幾處較高的山峰,地勢由北向南微微傾斜,起伏不大,海拔不超過二、三百米。境內四條主要河流一一卡瓦利河、薩桑德拉河、邦達馬河和科莫埃河,幾乎平行的向南流入幾內亞灣。

從氣候上而言,科特迪瓦南部地區終年炎熱潮溼,雨量充沛,平均溫攝氏25度左右,每年5月至11月為雨季,年降雨量在2000-3000毫米之間。中北部地區,炎熱乾燥,年降雨量約1000毫米,屬熱帶草原氣候。

科特迪瓦GDP總量430億美元,與中國關係如何?

優越的農業條件

科特迪瓦農林資源豐富,地面覆蓋著一層腐殖土,雖然土層不厚,但很肥沃,很適宜發展農業。科特迪瓦可耕地面積800萬公頃,全國近三分之二的人口生活在農村。科特迪瓦一直把發展農業作為推動整個國民經濟的中心,農業產值佔到國民經濟總產值的四分之一,農產品的出口則佔國家出口總值的7成以上。

科特迪瓦GDP總量430億美元,與中國關係如何?

科特迪瓦也是著名的木材生產國,原有森林面積16萬平方公里,幾乎佔全國總面積的一半,後來因為濫砍濫伐,森林面積在迅速減少,目前只剩下不到300萬公頃。在茂密的熱帶森林中,有名貴的伊羅科樹、非洲紅木,阿佐貝樹、馬科雷樹等,是造船、建築和製造傢俱的優質材料,主要供出口。

咖啡可可大發展

踏上科特迪瓦這片土地,就會感到是置身於咖啡與可可的世界裡。特別是在中部和南部各省,咖啡、可可種植園連綿不絕,收購站與加工廠隨處可見。咖啡與可可向來的科特迪瓦經濟的支柱產業,兩者的種植面積佔全國可耕地面積60%,從業人口占全國人口的四分之一。科特迪瓦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可可生產及出口國,其產量佔全球總產量的三分之一強,可可出口佔其全部出口總額的40%。對經濟的貢獻率高達15%。

科特迪瓦GDP總量430億美元,與中國關係如何?

近年來,科特迪瓦大力發展腰果種植業,每年產量約70萬噸,是世界第二大腰果生產國。除可可、咖啡、腰果外,科特迪瓦還大力發展油棕、椰子、甘底、棉花、橡膠,均取得了可喜成果,農產品多樣化改變了過去單一依靠一兩種產品的經濟狀況,促進了科特迪瓦經濟的發展。

新興的石油工業

科特迪瓦主要礦產資源有鑽石、黃金、錳、鎳、鈾、鐵和石油。已探明的石油儲量約12億噸,天然氣儲量160億立方米,每年石油產量1200萬桶。在首都阿比讓有一座煉油廠,年煉油能力200萬噸,基本滿足本國民眾的用油需求。

起死回生的經濟

自1960年獨立後,科特迪瓦曾連續二十年保持經濟快速增長,年均增長率在7%以上,取得了顯著的成就,被稱為非洲的經濟奇蹟。按人口計算,獨立之初,科特迪瓦人均GDP只有150美元,到80年代初已接近1200美元,是當時中國的三四倍。放在整個非洲大陸,人均收入也能排入前五。

科特迪瓦GDP總量430億美元,與中國關係如何?

但是從90年代末開始,科特迪瓦發生動盪,國內形成了政府軍和叛軍割據的局面,雙方進行了曠日持久的戰爭,直到2012年才結束內戰。多年的戰爭至少導致科特迪瓦經濟倒退十年,百姓生活陷入困頓。

內亂結束後,科特迪瓦農業優勢仍存,依靠先前打下的厚實基礎以及優惠的投資政策,經濟強勁反彈,連續多年保持7.5%以上的經濟增幅,同加納、埃塞俄比亞、吉布提三國,被稱作“非洲四小龍”。

科特迪瓦GDP總量430億美元,與中國關係如何?

數據顯示,擁有2500萬人口的科特迪瓦,2018年GDP總量達430億美元,在整個非洲大陸50多個國家中排名第8位。打了十多年的仗,經歷五六年的發展,科特迪瓦能起死回生,再度進入非洲經濟十強,可見其經濟底蘊的深厚。

最近幾年,中國與科特迪瓦經貿交往日益密切,在去年,兩國雙邊貿易額25億美元。其中,中方對科特迪瓦出口20.4億美元。中國企業在科特迪瓦新籤工程承包合同額34.9億美元, 主要集中在採礦、基礎設施、通訊、建築、電氣等行業。

科特迪瓦GDP總量430億美元,與中國關係如何?

毋庸置疑,與中國加強合作,勢必為科特迪瓦經濟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


分享到:


相關文章: